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保健学论文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分析

时间:2015-08-18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2590字

  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调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拳术, 太极拳具有修心防身、 强身健体的效果和理论, 因此受到各个年龄阶层人士的青睐。 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与演练, 可以治疗、缓解和控制一系列心理、 身体疾病。 身心素质的下降使得当代大学生更迫切需要一种合适恰当的方法来进行锻炼。 太极拳运动对调节躯体性亚健康与心理性亚健康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经常从事太极拳运动, 可以达到增强体质、 健身防病、 提高身体各个系统器官的机能以及心理素质的作用。

  2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2.1 太极拳具有调整气血 、 平 衡阴阳 、 疏经通络、 祛病强身的功效

  太极拳运动的基础与规律在于阴阳之道,其各招各式讲究的是左右平衡, 通过左右的协调配合使得人体左半身与右半身的经络气血得到均衡的锻炼, 从而保证了经络系统的阴阳平衡。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做到集中精力并且放松, 从而使人更好的沉浸其中, 使得大脑与身体都处在安静的状态下, 紧张与紊乱的情绪一扫而空, 对于嘈杂噪声和周围的干扰听而不闻, 视而不见, 使整个身心处于宁静状态, 气血导通, 运转顺利, 压力、 焦虑、 烦恼统统摆脱, 使人的身体与精神得到双重的净化和修炼。

  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人体健康的关键在于气血的调和与通畅。 俗话说 “痛则不通, 通则不痛”. 太极拳能使气血不通之处畅通, 这样慢性病症状就得到缓解或消除。 具体的来说, 太极拳运动是大脑中枢神经的一种指挥动作, 在它处在松静的要求下镇定的完成,使得交感神经的活动降低, 使血流中能够引起血管收缩性的一些物质的活性降低, 例如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 并且血液中能够引起血管舒张的物质的活性相互升高, 例如组织胺激肽胺等。 由于全身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血管壁也反射性的放松, 在二者的协同下, 使得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轮换开放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进行扩张并使微循环增强, 从而降低了血管总外周阻力, 致使血压下降, 是有效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手段。

  练太极拳讲求形体外动, 意识内静。 中医学认为, 时常打太极拳之所以能健身, 是因为此项运动能畅通经络, 培补正气。 正因为太极拳运动具有的这些独特之处, 所以它对体力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 并且能够促进睡眠。

  2.2 太极拳太极拳具有改善循环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特有的胸腰开合旋转、 手脚顺逆缠丝动作, 可以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循环, 减少了体内的瘀血现象。 练习时气沉丹田, 由于呼吸的加深, 从而促进了冠脉循环, 对动脉硬化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经常打太极拳的人得循环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人体的衰老、 高血压、糖尿病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微循环功能发生障碍有关。 人体的毛细血管微循环不通畅, 会逐渐引起组织细胞和脏器的衰老。 所以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 是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2.3 太极拳具有调节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强调丹田内转、 胸腰折叠, 所有动作都要求以丹田带动, 腰不动手不发, 因此,它首先通过丹田内转运动, 使横膈肌活动加大,进而对肝脏、 胃肠均起到了自我按摩的作用, 提高了小肠壁毛细血管的功能, 促进了肠胃器官的蠕动, 增强了消化系统的功能, 改善了体内物质代谢, 对诸脏腑产生的疾病, 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等, 都会有良好的疗效, 这对预防和推迟消化道的老化十分有益, 对大便结燥有明显改善作用。

  由于丹田内转加强了腹部运动, 还能够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对减肥有一定的作用。

  2.4 太极拳具有锻炼并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 患有神经衰弱症的人也越来越多。 神经衰弱症主要是大脑过度兴奋, 不能自我抑制, 经常失眠, 越想睡越睡不着, 越睡不着就越兴奋,这在医学上叫植物神经紊乱。 练太极拳能使紊乱的神经协调、 平衡。 因为太极拳要求心静,思想集中, 精神贯注, 排除杂念, 只想练拳,思想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 在解剖学领域中来解释头颅内有脑, 脑在神经系统中枢有司令部之称。 太极拳要求头部自然正直, 而且头的要求是在意识调控下进行, 使大脑相应中枢得到良性刺激, 促进了脑的血液循环, 有助于健康。

  因为调节内脑运动的植物性神经传导速度较身体运动的躯体慢, 因此, 太极拳中的 “慢” 能大大提高内脑器官的一系列功能。 所以慢练通过肌群有效治疗神经衰弱, 有序和协地改善神经的调节作用。

  太极拳由于动作繁多复杂, 要求练拳者练习时思想集中, 全神贯注, 故使大脑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动作的协调, 使神经系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在 “用意不用力” 和 “以意导动, 意动身随” 以及 “以意行气, 意动气行” 的太极拳练习中, 对整个神经系统是一种极好的训练, 可以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 而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2.5 练太极拳能增强人的下肢力量, 提高人 的平衡能力, 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很好的疗效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人体内的钙质会大量的流失, 尤其是老年人的钙质会严重缺乏, 易出现因骨质疏松而带来的各种不同症状。 而在太极拳运动中, 对肌肉、 关节、 韧带及腰部和腿部力量等均有较高的要求, 有许多动作常常是单腿支撑, 这样一来人的腿部受力会增加, 骨质的含钙量也会随之增加, 骨骼就会变得坚固起来。 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腰酸背痛、 腿抽筋的症状会明显减轻, 爬楼梯也不会感觉到太吃力, 相比较而言不容易摔跤甚至骨折。 因此说, 练太极拳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很好的疗效。

  3 结束语

  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 具有其特有的内涵及特性, 其固有的强身健体、 防身自卫、 修身养性的独特功能是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比拟的。 太极拳松静自然、 柔缓舒展的练习形式能使人身心得到放松, 进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 使经络畅通、 气血调和、 协调脏腑的功能, 对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增进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路。 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影响的探讨 [J] . 沈阳体育学院报, 2004, 23 (3): 375-376.
  [2] 汤慈美, 赵元明。 太极拳在延缓老年人某些心理功能衰老中的作用 [J] . 中国心理学学报, 1991 (2): 20-22.
  [3] 孙耀, 花蕊。 太极拳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26 (3): 353-354, 386.
  [4] 张 肇平 , 杜飞虎。 论 太极拳 [M] . 北 京 : 北京体育大学版社, 2002.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