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土壤污染论文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完善(4)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4 共10686字

  2.建立土壤污染监测预警制度

  由于土壤污染具有滞后性,污染的危害往往是经过一定的时间才出现。土壤污染的滞后性决定了必须对土壤环境进行早期监测,而我国现在对此项工作处于缺失状态,不能在早期发现污染源及污染组成。土壤污染监测注重的是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地方土壤污染治理行政部门预警,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相关部门可以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防治土壤污染状况的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在法律制度上确立土壤污染监测制度,强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最终目标是建立全国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首先,要成立土壤污染监测部门。根据现行环境法的相关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职权的主要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授权部门。国家现在主要立法是针对农用地的监测,而迅速崛起的工业用地土壤污染监测缺失。因此,建议我国建立起统一的全国范围内的土壤监测网络,国家设立专门的监测部门统筹施划。

  主管这项工作的一线机关应当是地方监测部门,其主要工作是会同具有监测资质的大型企业、环境监测机构监测土地污染情况。土地监测目前还应当着重检测一些新指标:如农业生产中的新的化学合成污染物;矿场附近的土壤状况;迁移工厂原址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等。再次,对土壤监测数据进行详尽记录与科学分类。县一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单位要对己经获得的数据信息记录建档;要定期更新相关的动态信息。此外还应将相关信息及时纳入国家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库中。最后,建立土壤监测的预警机制。在监测部门监测过程中,一旦某些区域的土壤环境检测数值不正常,就应当及时通报向相关主管部门,还应当参照相关治理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此时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相关信息采取应对措施,启动污染防治应急预案。

  3.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土壤污染防治坚实后盾,主要是针对土地开发与规划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阐明了环评的含义和方法,我国土壤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参照环评法举措,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估土壤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减轻恶劣环境影响对策并采取预防措施;建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的相关制度。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包含两个主要内容:第一是规划项目评价,第二是建设项目评价。

  规划项目的环评针对的是新建工业用地、生活用地等开发项目,在报批前,对这些草案进行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该项目进行预测并分析、评占,考察其是否刘环境造成影响;其次,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应当提出措施或对策;最后,对土壤环境影响的最终定论予以明确。建设项目的环评则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已经开始建设的相关项目进行的土壤环评,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在建设项目的概况;对该项目进行预测并分析、评估,考察其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项目本身的环保举措、损益分析以及最优方案的论证;项目实施环境监测制度及具体部署;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然而在法律方面,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笔者认为土壤环评是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法律中规定土壤环评制度,弥补立法空白,完善我国的环境评价制度,使其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在构建制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完善:首先,设定土壤环评标准,根据其质量的标准设定切合实际的土壤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参数,并建立相应的基础评价数据库。其次,完善环评立法,制定贴合实际的土壤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利用多种法规形式全方位的细化土壤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填补法律上的空白。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土壤环境评价制度的具体构建:首先,建立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制度。在发达国家此方法运用较为广泛,相关技术也比较成熟。比如在工业用地的置换过程管理中,应该明确工业用地实际的情况,并且有计划、分步骤的调查土壤、地下水的情况,做到可以及时的了解地块污染等相关情况,然后开展健康风险评价活动。必须针对相应的评价结果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应对的措施,让土地得到更为合理利用,还要预防工业用地置换后出现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现象。通过全方位的风险评价制度,人们能够很好的了解国内土壤质量情况,预防土壤污染,减少土壤污染危害。另一方面风险制度也有重要作用,可以起到追宄相关治理责任,让相关责任者受到惩罚。其次,通过预测和评估项目,明确土壤受污染程度。以得到的相关信息与数据作为制度治理措施的基础,最大限度的进行污染后弥补。再次,针对相关结果,针对在土壤污染整理工作中存在问题,采取新的措施使之完善。建议废止不适于继续的建设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推进合适的工程项目建设。建议大致包括:危险废弃物安全管理、动植物保护措施、实施土壤修复工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内容。最后,作出项目土壤污染和环境影响评价最终结论。

  4.农业清洁生产制度

  ”清洁生产“已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八十年代末提出,于1996年正式进行定义的。[5]清洁生产实际是将创造性的新思维运用于产品生产中。清洁生产就是指以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指导生产过程、产品、服务持续运用,以此达到提高生态效率,降低人类生活 '

  与环境风险的目的。基于基本国情我国政府为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减少环境污染危害,本世纪初发布了两批《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并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该法对清洁生产的审理核查、专项资金流向以及清洁生产标准等也做出了明确规定,逐步将清洁生产落实到具体的生产流程中。

  农业部2011年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意见》,指出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仅是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也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迫切任务。农产品产地污染源头预防,首先是对农产品产地周边,进行污染源的控制,主要是指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途径,以及控制周边工业污染,并加强治理设施;其次对畜禽和水产品的农业生态化养殖加以发展,一定要控制养殖场的污染,确保农产品的健康安全。同时加强对诸如粪便、污水、生活垃圾等种种农村废弃物资源化的再利用,使之转化为资源。在生产环节方面,首先应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绿肥,绿色植保技术,提髙灌溉水利用率等;《清洁生产促进法》细化了农业清洁生产的指导原则,为建立更完善的法律提供了切实依据。笔者认为,农业清洁生产标准、技术规范以及财政资金支持等方面具体规定应逐步落实;加强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与清洁生产意识,将其融合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农业的真正清洁生产和农产品的纯正绿色生态,将农业的污染控制在源头,对于土壤污染预防和治理都极为重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