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痰热清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和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06 共2148字
论文摘要

  痰热清注射液为棕红色澄明液体,属清热、解毒、化痰类药它的主要成分有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辅料为丙二醇,临床上主要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症见:发热、咳嗽、咯痰不爽、咽喉肿痛、口渴舌红、苔黄;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属上述症候者[1].

  近几年痰热清注射液在中心注射室广泛应用的同时,药物不良反应(ADR)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分析,实施干预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统计我科 2010 年 9 月~2013 年 9 月静脉点滴痰热清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 56 例,年龄 3~78 岁,平均年龄 39 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 31 例,急慢性支气管炎 19 例,肺炎 6 例.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 56 例痰热清 ADR 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汇总、分析,从中探寻 ADR 的干预措施.

  2 结 果

  56 例患者在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 ADR.其中头痛头晕 11 例,恶心、呕吐 3 例,药物性皮疹 21例,皮肤瘙痒 10 例,水疱 3 例,心悸 8 例.56 例患者经对症处理ADR 症状均消失,无任何后遗症.

  3 原因分析

  3.1 药物自身原因:由于痰热清注射液是由多种中药成分组合在一起制成的复方制剂,存在中药类注射液的常见缺点,其中金银花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等,绿原酸具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导致药物过敏[2-3].

  3.2 查对不严格:收药或加药者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变色、浑浊、漏气等不合格药物被使用.

  3.3 不规范用药:药物应用不严谨,未对症治疗;与其他药物联用时,联用药物之间未开具冲管液,两种药物混合后发生药物反应.

  3.4 静滴速度过快:护理人员未按药物说明书中规定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因滴速过快导致患者头晕、胸闷或局部疼痛等.

  3.5 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差异大,不同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和机体反应性各不相同,尤其是过敏性体质及伴随各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更易发生 ADR.

  4 干预措施

  4.1 加强对中药注射制剂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痰热清注射液说明书,重点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及注意事项.痰热清用于风温肺热病属痰热阻肺证及风热感冒等,对寒痰阻肺和风寒感冒属不对症治疗范畴,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中医辨证用药的原则,注意寒热辨证合理应用,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4.2 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用药前认真检查药品及配制后的药液质量,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盖漏气、瓶身细微破裂,均不能使用.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过敏史,尤其是中药注射剂过敏史,对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要重点督导、观察、防范.

  4.3 规范操作流程:参照热毒宁注射液说明书"注意事项"得知,痰热清注射液不得和其他药物混合滴注,如确需联合用药,在换药时需先用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50ml 以上)冲洗输液管或更换新的输液器,并应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以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药液稀释倍数不低于 1∶10(药液∶溶媒),稀释溶媒的温度要适宜,确保在输液时药液为室温,一般在 20℃~30℃之间为宜,稀释后药液必须在 4h 内使用.

  众所周知,不溶性微粒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药物配制时应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管理要求,选择洁净环境,无菌操作,务必使用具备双层过滤功能的一次性输液器.有研究表明,精密过滤输液器能有效减少输液微粒,减轻输液疼痛,提高患者依从性[4].

  4.4 用药过程中全方位巡视:尽量将输注同类药物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便于实施全方位统一观察.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儿童滴速控制在 30~40 滴/min 为宜,成年人滴速以 30~60 滴/min为宜.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刚开始的 5~30min,一旦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同时妥善保留相关药品、残存药液及输液用所有器具,不良事件在第一时间及时上报,记录.

  4.5 特殊人群的监管:医护人员要严格筛查用药患者,对含有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制剂过敏或醇类过敏者,以及肝肾功能衰竭、严重肺心病伴心衰者、孕妇、2 岁以下婴幼儿、过敏体质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均禁用痰热清.

  5 讨 论

  为了尽量减少痰热清 ADR 的发生,医护人员在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发扬慎独精神,在整个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痰热清注射液使用的规范要求,尽可能避免超说明书用药.这就需要科室进行培训,组织人员认真学习 ADR 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措施;加强对各操作环节的细节管理,及时找出产生问题的环节并解决问题,提高医护人员对中药制剂 ADR 的认知与防范水平.告诫接诊人员应遵循首诊、首问负责制,详细询问就诊患者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牢固树立防止 ADR 发生的第一道防线.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 ADR 需及时报告医师并进行对症处理.

  通过对痰热清注射液 ADR 的分析和探讨,分析其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和探讨在各个环节减少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了中药制剂用药安全性,减少了不良反应,为患者安全输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进明,马军党.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调查与分析[J].陕西中医,2013,34(17):906-907.

  [2]周淑群,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 16 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33.

  [3]蔡庆顺,朱丽萍,葛红星.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江西中医药,2010,41(331):75-77.

  [4]林玲,万长秀.7 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 0.9%氯化钠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15):48-5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