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学中语言信息输入对策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29 共4174字

  一、概述

  如今,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大爆炸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与 2004年初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根据教学要求,“全国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而逐步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的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由于国际化的需要,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指导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 1) 听力方面: 能听懂英文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慢语速的英语节目,语速每分钟 110 - 120 词左右,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能够运用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 口语方面: 能够就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回答,能够复述课文大意并参与讨论; 能够与他人用英语沟通信息并且合作完成任务; 能够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并且能够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基于大数据( Big Data)的网络教学资源目前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传统的语言信息输入以纸质教材为主的状态,使得语言信息输入越来越呈现出多模态、多媒体、立体化、多元化的特征。本文拟从语言信息输入的多模态性和多媒体性来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策略。

  二、语言信息输入策略研究

  ( 一) 语言信息输入概述

  语言输入是着名语言学家 S. D. Krashen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提出着名的二语习得模式,包括五大假说。其中,输入假说提出对学习者输入的语言信息的难度应该略高于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水平,太难的话,学习者会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 太容易的话,学习者会觉得学习没有意义。“Krashen 认为,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备条件,认为语言输入具有四大特点: 可理解性、趣味性、相关性和量的充足性。”由于英语基础、性格特征、学习习惯、学习理念等个体差异,普通的大学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往往只能部分消化、吸收、内化所输入的语言信息中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取、优化、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将从网上下载的生资源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相结合,使生资源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熟资源,切实做到语言信息输入科学化、技术化、人文化。在准备语言信息输入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需求以及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共同决定了语言信息输入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教师要了解学生想听什么,想看什么,想读什么,将语言信息输入放置在鲜活的语言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在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有时候会滞后于学生,学生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方面的素养有时甚至会超过老师,这使得教师与学生在选取合适的语言信息材料进行语言信息输入这一环节的互动显得尤为迫切。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材、教师、学生、媒体这四个现代教学系统要素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借助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设备( 语言实验室、电教室、iPad、手机、电子阅览室、调频广播发射台等等) ,大学英语课程的语言信息输入呈现典型的立体化、多媒体化和多模态化,常见的语言信息输入资料有光盘、视频资料、图像、动画和音乐等等,教师在备课前要了解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兴趣和将来的职业规划需要,从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中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信息输入材料,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控性,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目前流行的一些经典美剧如《不死法医》、《破产姐妹》和《尼基塔》等等以及经典影片如《傲慢与偏见》、《露西》等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结对、小组讨论、主题讨论、辩论、模仿等等方式对视频资料里的内容进行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运用,为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让学生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熟悉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能力。

  ( 二) 语言信息输入的多模态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语言学习的多模态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认为: “多模态是通过运用几种符号模态,或综合使用若干符号模态来强化同种意义的表达或行使补充功能,或进行有层次排序。”人们在听或者说某种语言时往往要从若干个符号模态中来理解语言的内涵,比如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气、面部表情、手势、姿势、眼神、神态等等都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说话者想要表达的语言信息。“与单模态相比,多模态文本的意义潜势大大增强,因此衣的创造成为互动的、动态的和共生的过程。”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多媒体教学,注重听觉和视觉在语言信息输入中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能力,激发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倾向于忽略听说能力的培养,比较注重读写译等印刷文字这一部分。这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学校信息硬件设施配置情况差距较大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地区,有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往往没有相应的硬件条件进行英语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导致部分大学生刚上大学时听力喝口语较差,语音、语调不标准,甚至开不了口,这种英语被称为“聋哑英语”.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千差万别,并且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之后,面临的是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培养新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理念,适应多模态的语言信息输入方式,按照语言学习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来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多元的、多媒体的、多模态的、动态的、立体的大学英语学习体系。大学英语课程在语言输入方面要尊重语言学习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充分调动听觉和视觉等感觉器官对语言信息进行输入和输出,实现语言学习的多模态化。“人类通过视听、嗅闻、舔尝、触摸灯感觉方式来感知和认识大千世界,并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沟通和感情交流,因此,人们日常的信息交流并不是通过单一模态进行传递的,而是语言、视觉图像等多种模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三) 语言信息输入的多媒体性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级各类高校纷纷致力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计算机硬件设施和各种教学软件的投入,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根据 2011年王守仁的我国高校信息资源现状的调查: “在参加调研的学校中,月 2/3 的学校拥有并使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库,但在不同的学校,其资源库的来源也有所不同。网络资源较多的是来自出版社,较少由学校自主开发。985 工程学校、211 工程学校和非 211 工程学校使用学校自主开发网络资源库的比例分别为23. 5% 、21. 9% 和 6. 5% ”.7 基于计算机设备的多媒体硬件设施建设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多媒体理论于 2001 年由美国学者 R. E. Mayer 在双编码理论( Dual Coding Theory) 、工作记忆模型 ( Working Memory Modal)和认知负荷理论( Cognitive Load Theory) 的基础上提出的,他将多媒体呈现的信息与感觉通道、工作记忆及先前知识相联系,强调学习者对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和知识的整合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信息输入时可以采用多媒体综合运用的方式,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常见的语言信息输入资料如光盘、视频资料、图像、动画和音乐等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师在运通多媒体进行语言信息输入时也会产生问题,根据 Mayer 的研究结果,多媒体主要在听觉和视觉通道中进行加工,而这两个加工过程是相对独立的。进入工作及以后产生语词表征,并未产生图像表征,语词和图像之间并未建立直接的联系。“如果在呈现语词的同时呈现相关的图像,就能在产生语词表征的同时产生图像表征,从而实现语词、图像与先前的知识三者之间的整合,完成学习过程。但是,由于工作记忆的有限性,不适当的多媒体组合信息会加重学习者认知负荷,对整合过程产生干扰,学生的认知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语言信息输入时,教师要把握和掌控相关的认知负荷,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减少超负荷认知干扰,提高多媒体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减少多媒体的负面效应。

  结 语

  在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已经由传统的以纸质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转变为立体化、多模态、多媒体、多元化教学体系。基于计算机硬件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强调视觉和听觉的新型语言信息输入模式提供了硬件设施方面的保障,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在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语言信息输入材料和手段,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语言信息输入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有效地促进的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加工、吸收和内化,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严绍阳。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1) : 38.
  [2]刘晶晶。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考试周刊,2011( 12) : 93.
  [3]Cheng Yin - yuen. The Construal of Ideational Meaning in Print Advertisement[A]. In Kay L,O'Halloran ( ed. )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C]. London: Continuum,2004: 163.
  [4]Baldry,A. &Thilbault,P. J. 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 A Multimedia Toolkit and Coursebook [M]. London: Equinox,2006: 31.
  [5]王守仁,王海啸。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 中国外语,2011( 5) .
  [6]Mayer,R. E. Multimedia Learning[M]. 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