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日常会话中消息告知行为的实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22 共4921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消息传递是日常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与人之间通过传达消息实施社会行为,密切人际关系,加强彼此的合作。但消息并不是泛指任何事、任何信息,而是特指交际参与者在言谈互动中,随着会话序列的展开,动态协商的那些事情和信息。在日常会话中,宣布一个消息就是发起一个话题,话题发起之后交际者必然会围绕话题的确定、接受、展开、结束等一系列相关的因素来发展会话序列,从而实现交际目的。

  Jefferson(1981) 认为消息宣布由 消息的宣布、回应、确认、评价四部分组成。Sacks(1992) 总结了消息宣布的几个部分: 宣布、告知、回应、详细描述和评价。

  而 Maynard(1997) 在 Sacks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普遍、更精炼的消息告知序列(News Delivery Sequence) ,包括消息告知、告知回应、详细说明、消息评价四部分,人们在发布或接收消息时通常会遵循这样的序列结构,但在实际交流中,这一序列结构可能会被缩减或扩展。本文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从序列结构入手,通过一些具体的会话来分析人们是怎样实施消息告知这一社会行为的。

  二、序列结构分析

  (一) 宣布消息

  消息告知者在告知消息之前会通过前序列来表明自己有事要讲,这个前序列就是提前宣告。消息告知者在提前宣告话轮中有时会通过词汇手段来预示消息的性质和价值等,但是消息告知者的预示纯属个人意愿,能否与其他交际者达成共识,是由整个交际过程的每个细节决定的,而不是某一个交际者的权利。

论文摘要

  A1 没有用任何描述性的词,只是表明自己想说一件对方可能不知道的事情的意愿。A2 和 A3 分别用 “terrible”和“good”来表明自己认为所宣告的是坏消息或好消息。不管是哪种构建话轮的方式,都只是消息告知者个人的态度而已。这一话轮结束后,可能的消息接收者会作出反馈,或者实施阻止行为或者使用鼓励性的标识语要求消息的告知,如 B 的上述反馈。阻止行为的实施会结束会话,如 B2,告知者在听到这样的回答后,会停止继续宣告。而鼓励行为则可以诱发消息告知序列的产生,使会话继续进行,如 B1 会激发告知者把消息讲出来。被激发的告知者会怎样实施消息告知的行为呢? 本文将展开分析。

  (二) 消息告知

  消息告知话轮主要是通过以下行为的实施来发起或完成的。

  1. 主动提出

 论文摘要

  Excerpt 2 中的 Carrie 打电话给 Leslie 是因为有特殊的好消息要宣告,但她并没有像常规的电话谈话开始那样进行一番寒暄之后才提出话题,而是在第一个话题位置就主动宣告了自己刚出生的(外) 孙女的消息。人们在宣告一个自己非常迫切想让人分享的好消息,或是情况危急时都会在第一话题的位置进行消息宣告,当交际者在第一话题的序列位置进行消息告知时,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一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急切心理。

  2. 他人询问

论文摘要

  此例中 Emma 是在 Lottie 询问后才宣告了她去看牙医想要拔牙的消息。这种情况在日常谈话中也较为常见,交际一方的主动询问可能是熟人之间的关心,也可能仅仅是发起会话的一个手段,因为任何交际行为都有一个开始,他人询问不仅可以使消息告知者将消息宣告出来,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始会话的机会。

  3. 别的话题激发

  论文摘要

  先看会话的第 7 行,Vera 说她昨天遇到了 Milly,并且说Milly 拿到了工作申请表,此处很显然是话题的转换,因为一开始 Vera 谈论的是天气,在第7 行向 Jenny 宣告关于 Milly 的消息完全是由于 Jenny 在前一话轮中提起 Milly 而激发她突然想到了 Milly 的事情,然后转换话题。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也常会被一些事或人触发突然想起另一些人或事,当被激起的人或事对于交际的一方来说是新的,告知者就可以视其为消息进行宣告。但当被激起的人或事是交际双方都熟知的,这时就只能是作为一个谈话的话题而不再是消息的告知来对待。

  4. 掩饰

  掩饰是消息告知者构建谈话的一种方式,指表面上是在通知这件事,实际上却是在向对方透露另一件事,并希望消息接收者能做出回应。

 论文摘要

  Anne 打电话告诉她的邻居 Gilda 她(Anne) 丈夫 Bob 把Gilda 家的报纸放在了门口。表面上 Anne 似乎是在向 Gilda宣告报纸已取回的消息,但是结合这段对话发生的语境我们就会明白 Anne 别有它意。Anne 和丈夫 Bob 发生争吵,Bob离家出走数日,所以 Anne 打电话的真正意图是想告知 Gilda她丈夫 Bob 已回来的消息。而且后来她们之间的谈话也证明了 Gilda 领会到了 Anne 的用意并就此事进行了积极评价。

  人们在交际中经常会有不愿意或不能直截了当说出的事情,这时有意掩饰真实的目的便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会减少面子威胁或伤害,促使交际顺利进行。那么对于消息告知者告知的消息,接收者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呢? 接下来分析消息接收者所做出的回应。

  (三) 告知回应

  消息告知者在告知消息时会用多种话语类型来设计自己的话轮,并且通过词汇选择、音调语调的韵律节奏来体现自己对于宣告的消息的看法,好与坏、重要与不重要、是否有价值等,而接收者在收到消息时也会有不同的回应,我们可以从告知回应的序列结构推断出接收者对于告知的消息所持的态度。

  1. 消息否认

  当消息接收者认为前一话轮告知的消息不具有新闻价值时,可以否认。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第 1、第 3、第 4 行是 Sally 发起的提前宣告,她设计话轮的方式说明接下来要说的可能是一些闲话,第 6、第 7 行的消息告知话轮很显然是一个坏消息的告知,但是 Judy 在下一话轮的回应中否认了它的新闻价值,因为 Vickie 妈妈的病已经到晚期这件事情是他们早已知道的,至此,在告知者看来是坏消息的消息对于接收者来说却没有任何消息价值,所以说消息能否成为消息,是好还是坏,是由交际者在交际中共同决定的。如果在消息被否认之后告知者没有进一步解释或下一话轮没有出现新的话题,会话可能会终止。但如果像 Excerpt 6告知者继续提供新的情况,会话就会继续进行。

  2. 消息接收

  消息接收者使用“oh”,“oh really”或“oh + good/lovely等评价性的词语”这样的形式,或类似“she did?”这样的非句法形式来回应消息的告知时,仅仅是希望告知者在下一话轮对消息进行简单的确证而不是详细说明。

  论文摘要

  Nancy 在第 4 行的回应话轮仅表明自己得知了前面话轮的消息,需要告知者在下一话轮再次确实,这种回应方式常常标志着消息告知序列的结束。

  3. 消息标志

  和消息接收不同,消息标志包括“oh + 部分重复前面话轮中的话语”或询问的“really?”及使用疑问句“did she?”等形式,除了是对前一话轮的简单回应,还暗含着鼓励告知者对消息进行详细说明,推进了消息告知序列的发展。

  再看 Excerpt 4,第 1 至第 3 行 Vera 说是因为天气她没有去干某事,第4 至第6 行 Jenny 一开始就用拖长的“A o h”表示接受前一话轮提供的原因,然后继续谈话提到了交际之外的第三者 Milly,Vera 在听到 Jenny 提起 Milly 后,就讲述了她昨天见过 Milly,Milly 已经拿到了工作申请表的事情。第 10行 Jenny 的回应方式是“oh + 部分重复前一话轮的话语”,一方面表明虽然 Milly 是他们共同的熟人,但 Vera 在第 7 行中所说的情况是 Jenny 不知道的,所以对于 Jenny 来说 Vera 是向他宣告了一个消息,他的回应是对消息告知的回应。另一方面这样的回应是寻求进一步的信息,Vera 紧接着在下一话轮提供了更详细的说明,讲到了 Milly 不仅拿到了工作申请表,并且成功地找到了工作。所以说消息标志区别于消息接收。

  4. oh 前序列

  oh 前序列是特指 “oh good”和 “oh dear”这两种形式,因为抽象、简短,所以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之中,“oh good”用来回应好消息,而“oh dear”用来回应坏消息。

论文摘要

  Excerpt 9 中,在 Leslie 宣告了 Katherine 面部仍然疼痛的消息后,Mum 在第 4 行的话轮只是简单地回应,没有发表任何看法。Excerpt 8 和 Excerpt 9 箭头所标注的话轮都是标准的 oh 前序列回应,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回应只是传达了一种含糊的信息,并不包含接收者对于消息的明确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不知道该如何作答的消息,或者不能进行评价的事情,或者是不愿意参与的事情,不妨这样笼统含糊地应对。

  一般认为,标准化的 oh 前序列和消息标志都是对前一话轮的回应,对后一话轮的激发,因此,得到类似回应的消息告知者会继续接过话语权,构建新的话轮,也就是下面将谈到的详细说明的话轮。

  (四) 详细说明

  简短、笼统的消息标志和标准化的 oh 前序列回应,除了表示鼓励消息告知者对消息进行详尽说明外,也反映出接收者在最初听到消息时的谨慎,他们不会草率地表明观点,而是在交际的进一步发展中,依据消息告知者的行为来决定如何作出更具体更确切的评价。言谈互动是参与交际的双方或多方共同的行为,消息宣告的目的是为了执行某种社会行为并得到预期的反应,同时促进人际交往。因此,告知者在消息告知话轮完成后,会根据接收者的回应而发起详述话轮,而且也只有消息接收者在告知回应中作出一些继续标志,告知者才会在下一话轮提供消息的核心内容和相关的更多细节,从而进一步激发接收者作出更准确的评价。

  如上面的 Excerpt 9 中,在第 4 行 Mum 的告知回应话轮后,Leslie 开始了详细说明,针对 Katherine 面部仍然疼痛的消息提出应对的方案,就是去看医生。第 7 行的括号表示转写中没有听清 Mum 的话,或对她的话有疑虑。第 8 行仍然是Leslie 对消息的更详尽的说明,说她会安排 Katherine 去看牙医。通过 Leslie 对详述话轮的构建,我们不难发现她是在消息告知之后,根据接收者的回应行为,再次提供了关于消息的更多更具体的内容。所以,无论是告知、回应还是详述,都是交际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离开参与者的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序列结构就不会逐步展开。

  另外,详述话轮并不是绝对由消息告知者独自完成的,有时当消息接收者想弄清楚告知者在消息宣告话轮中所缺失或含糊不清的信息时,他们也会参与到详述话轮中。或者当告知者在“搜词”时,接收者会提供帮助,这时消息告知者和接收者共同构建消息详述话轮。

  消息告知者对消息的详细说明同样也会得到接收者的回应,但相比第二话轮的告知回应,这次更具体,更贴切,因为它包含了说话人的态度,我们称其为消息评价。

  (五) 消息评价

  消息的评价标志着消息告知序列的结束,当然,消息告知序列在这一话轮之后有可能继续扩展,因为消息告知者在此话轮后还可以对前面详述话轮中的消息进一步渲染、添加更多更复杂的细节,并且也会得到接收者的评价; 交际者甚至可以构建更多的话轮切入不同的话题,使序列无限循环与延伸。

  但无论会话的发展沿着什么样的轨迹,都是连续转换的话轮形成的一个个序列结构,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第三话轮之后的消息评价。

  还是在 Excerpt 9 中,Mum 在一开始听到消息后使用了一个可以回应任何坏消息的规范模式来回应,说明她在等待和静观消息的进一步发展。在 Leslie 作了一系列的说明之后,Mum 在第 11 行才作出更符合发展了的消息的细节特征的评价,也体现了她对于此消息的看法和态度,认为 Leslie 让Katherine 看医生,并且会做好安排纯属多管闲事,因为她用反问的语气评价此消息为“nuisance”,同时还质问 Leslie“是你的牙吗?”从 Mum 的措辞及语调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她是根据 Leslie 对消息详细说明的每个细节作出的合适的评价。

  消息告知序列就这样随着交际的进行,交际者之间的合作,话轮之间的联系有序地、逐步地由始而终,消息告知与接收的行为也在这一序列结构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三、小结

  消息告知序列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并不是任何事件或信息成为消息要经过的四个“步骤”,而是交际者在言谈应对的过程中,根据交际的需要和会话的发展进程协商的结果,展现交际者在互动中共同探寻、共同完成消息的传递与接收。

  这四个部分以第一个话轮的发起为前提,每一个都是在前面话轮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说它们是有序的。虽然可以出现前序列,也允许后延伸,中间也能插入其他话轮,但话轮数量的增或减并不影响消息告知和接收的行为在告知、回应、详述、评价这样的序列结构中的逐步展开。此外,序列结构的逐步推进并不是对消息发出和接收的静态描述,而是动态地反映交际者合作完成的行为。消息的好与坏、普通还是特殊,以及好与坏的程度、重要与否的程度,并不是消息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交际者在会话进程中寻找与消息相关的信息,根据彼此的行为共同提供合适的理解与解释,共同维持或推动序列的发展。所以,消息之所以为消息,并有好坏、一般和特殊之分,完全是言谈应对的每个细节所决定的,脱离言谈互动的组织结构和会话结构去谈消息告知是毫无意义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