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网络交际中干预的语用特征、效果及理据(3)

时间:2017-06-12 来源:外语教学 作者:陈倩,薛媛. 本文字数:11413字
  5. 网络交际中干预的趋异取向分析。
  
  5. 1 关系管理取向。
  
  冉永平、刘平( 2015) 指出,关系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境因素而依附于对面子和礼貌的谈论之中,它可以是独立的研究对象,很多理论架构以参与者关系为核心,比如 Holmes & Marra( 2004) ,Spencer-Oatey( 2005) ,Loc-her & Watts( 2008)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来临,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不断转向虚拟空间( Hass & Wchter 2014:2) ,虽然网络环境下的交际呈现不同于面对面交际的特征,但不论在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人际关系的建构与解构都是言语行为研究的核心。Spencer-Oatey( 2013)认为,通过语言实践探究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改变是目前语用学研究的“关系转向”,由此她提出了人际关系管理理论,从人际语用视角探讨语言实践。正如冉永平( 2012) 所指出的,关系管理理论是一种具有普遍阐释力的人际语用模式。因此,本文尝试应用该理论视角解读干预这一言语行为。
  
  Spencer-Oatey( 2008) 认为,影响关系管理的关键要素在于交际者所持的关系取向,包括关系增强、关系维护、关系忽视和关系威胁等四种取向,前两种是和谐取向,后两种是挑战取向,就是本文所讲的趋异取向。基于网络语境的因素制约,我们认为干预实施源于干预者对人际关系所持有的忽视及威胁取向。具体来讲,当交际者持有类似取向,就会不太在意人际关系质量,注重维护自我利益和实现自我诉求; 当交际者持威胁取向时,他们会挑战或损害和谐的人际关系( Spencer-Oatey2008: 32) .也就是,干预者所持关系取向促使他们采用冒犯性和面子威胁性的言语手段,就很容易引发矛盾与冲突,破坏或解构他们之间的关系。
  
  5. 2 干预的趋异取向。
  
  5. 2. 1 差异与自我身份诉求。
  
  在线交际者群体以共同兴趣为基础,礼貌不再是引导社区实践行为的唯一规范,维护和谐也不再是必须遵守的交际准则( Dalton 2013: 115) ,因此,干预者通过对他人面子的贬损和自我面子的提升,维护自我身份或实现其它的个人诉求。Spencer-Oatey( 2000,2008) 指出,面子与个体、关系和社会价值密切相关,包括素质面子和身份面子,前者是个人的、独立的,与个人自尊紧密相关,后者是社会的、相互依赖的,与社会身份和角色有关。研究发现,干预者的话语选择有意突显自己和被干预者在认识、群体、身份、期待等方面的差异,故意拉大双方在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语用距离,通过攻击被干预者的素质和身份面子,引发后者的对抗性回应,在不断的冲突中维护自我身份或实现其它的人际语用目的。趋异取向的存在有助于说明干预为什么体现蓄意冒犯性、面子威胁性、冲突对撞性等的语用特征,以及交际者之间关系破裂的原因。试看下例:
  
  ( 7) ( A 和 B 对军人是否该无私奉献产生了冲突)。
  
  01 A to B: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02 B to A: 问题是,我们就在现场,我们就是铁路复转军人。
  
  ( 省略 A 和 B 之间的两个话轮)。
  
  →05 C to A: 军人的苦,普通人哪里懂? 不要侮辱军人!
  
  06 A to C: 就是个当兵的,还军人?
  
  07 C to A: 当兵的怎么了? 出什么大事还不是我们在第一线,保护你们这些人民群众。
  
  08 A to C: 保家卫国是职责所在,当兵之前就知道是这样,对吧?
  
  该交际片段中,C 在实施干预时 ( 03) ,突显自己和被干预者之间的身份差异,首先通过使用身份标记语“军人”来强调自我身份的荣誉感; 其次称对方为“普通人”,构建出 A 的外群体身份,显示自己较高的权势身份,同时,反问“普通人哪里懂”间接传递 C 对 A 素质面子的挑战; 最后通过使用祈使句“不要侮辱军人”来指责A 在前面话轮对“军人”身份的贬损与污蔑,着重突显自己群体身份“军人”的自豪感。对此,A 选择贬低 C 所突显的群体身份( 06) ,从而降低对方身份的优越性。后续话轮的争论也反映出交际双方对于个体身份的不同认知,二者的矛盾持续增强。
  
  5. 2. 2 分离与社交权需求。
  
  社交权管理是人际关系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交际者持有关系忽视及威胁取向时,就容易导致与其他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分离,以获得个人的社交权。Spencer-Oatey( 2008) 认为社交权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平等权,指交际者认为自己应被平等对待,不受他人的驱使,个人利益不受他人影响; 二是联系权,指交际者认为自己有参与和解脱交际的权利,能够选择情感上的融入与分离。就网络论坛中的干预行为而言,干预者会追求更多的平等权,通过驱使他人、受益自我的原则实现人际关系的趋异管理,因此该言语行为必然体现出一定的冒犯性和面子威胁性; 其次,干预者在联系权上选择与被干预者的分离,或与被支持者的结盟,从而解构甚至破坏和谐人际关系,这样人际冲突便不可避免。下面,我们结合具体实例分析。
  
  ( 8) ( A 和 B 在争论人口多少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01 A to B: 只有自己的家庭美满了,作为一个男人才会幸福,不是吗?
  
  02 B to A: 孩子只是负担,特别是现在这个污染环境,应该尽可能减少人口。
  
  →03 C to B: 周末都不敢带孩子出去玩,谈 XXXX 美满。
  
  04 B to C: 我说的是道理,不想和你骂。首先你没触碰到道德底线,其次和你骂只会降低我的身份。
  
  05 C to B: 道理? ……你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06 B to C: 你这种人不骂人是不是活不了啊?
  
  ( 9) ( 针对污染问题,A 和 B 对是否该搬家出现了争执)。
  
  01 A to B: 怎么还不搬家呢,都麻木了。
  
  02 B to A: ……不会说人话就滚。
  
  03 A to B: 搬家走人,或许能活命,不得癌症。
  
  →04 C to B: 你跟五毛讲什么道理呀。
  
  05 A to C: 谁是五毛? 让搬家就是五毛了? 你有病吧!
  
  05 C to A: 不是五毛,激动什么呀?
  
  06 B to A: 五毛,滚! 越远越好!
  
  例( 8) 中,由于篇幅所限,只列出 A 和 B 的两个话轮。针对 A 所表述的相关事件及所持有的评价( 01) ,C进行了干预,借助禁忌类辱骂语( 03) 否定 A 的评价与认识,进而突出自我观点的正确性,趋异性自我意见破坏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冲突升级( 04,06) ,这充分彰显了干预行为的冒犯性和所产生的人际关系负面性,逼迫 B 做出对撞性回应,这体现了交际双方之间的冲突关系,这就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趋异管理。例( 9) 中,第三方参与者 C 支持 B,表达了与之在情感立场上的一致性,认同 B对 A 的负面评价,C 与被支持者 B 的结盟间接实现了与被干预者 A 的关系分离,体现了其所持有的人际关系趋异取向。由于该语用取向的冒犯性和负面性,当 A 识别C 的意图之后进行了回应( 05) ,进一步加剧了 AC 双方和 ABC 多方交际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冲突,和谐人际关系受到威胁。
  
  尽管以上列举的两种情况不能完全涵盖网络论坛中干预类言语行为的趋异取向情况,却能明显呈现人际关系管理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证据和语用上的负面性特征,很值得继续探究。
  
  6. 结语。
  
  网络论坛中干预言语行为的动态表现及其人际关系影响极为复杂。本文仅对其语用特征、语用效果及语用理据做了初步探讨,揭示了网络交际语境下干预类言语行为的蓄意冒犯性、面子威胁性和冲突对撞性等典型的语用特征,其实施会引发和加剧人际冲突,根本原因在于干预行为所体现的人际关系趋异取向,导致交际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关系分离。本研究没有分析网络交际中的表情符等副语言信息,这有待进行多模态语境下网络互动的人际关系语用研究。在网络语境下,虽然不礼貌性的语言现象( 如詈骂、谴责、贬损、威胁等) 较为常见,但我们并不认为冒犯性、冲突性等负面的话语或言语行为是占主导地位的交际方式,“与现实世界面对面的交际一样,语言实践所处的具体语境是影响交际表达的重要因素”( Dalton 2013: 18) ,所以我们不能以一概全。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干预这一现象,帮助我们深入认识网络交际中话语不和谐、人际冲突等发生的动因及破坏性,以此引导和规范网络用语,促进人际关系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
  
  注释:  
  ① 在网络论坛中,由于交际者身份的匿名性和隐身性,不文雅,甚至污秽的语言现象较多,为了避免不文明用语,引导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使用,本文作者在示例中均以“X”代替骂语等粗俗类用语,在不影响阅读和交际效果的情况下还省略了部分话论。 
  参考文献:  
  [1]Bolander B. Language and Power in Blogs: Interaction,Disagreementsand Agreements[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3.  
  [2]Brody N,& A. L. Vangelisti.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cyberbullying[J].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16( 1) : 94-119.  
  [3]Brown,J. ,J. Amanda Broderick & L. Nick. Word of mouth commu-nication within online communities: Conceptualizing the online socialnetwork[J]. Journal of Interactiv Marketing,2007( 3) : 2-20.  
  [4]Coates,J. Women behaving badly: Female speakers backstage[J].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1999( 1) : 65-80.  
  [5]Dalton,E. J. Impoliteness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D].San Digeo: San Digeo State University,2013.  
  [6]Dovidio,J. F. ,J. A. Piliavin,D. A. Schroeder & L. A. Penner.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osocial Behavior[M]. 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7]Goffman,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 London,England: Allen Lane,1971.  
  [8]Goffman,E. Forms of Talk[M].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1.  
  [9]Hass,J. R. & S. Wchter. Culture and the question of impoliteness in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research gap[J]. Revista Educ-aOnline,2014( 1) : 1-12.  
  [10]Haugh,M. Intention in pragmatics[J].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2008( 2) : 99-110.  
  [11]Haugh,M. ,W. Chang & D. Z. Kadar. Doing deference: Identitiesand relational practices in Chinese online discussion boards[J]. Prag-matics,2015( 1) : 73-98  
  [12]Holmes,J. & M. Marra. Leadership and managing conflict in meet-ings[J]. Pragmatics,2004( 4) : 439-462.  
  [13]Kádár,D. Z. & R. Márquez-Reiter. ( Im) politeness and ( im) mo-rality: Insights from intervention[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15( 2) : 239-260.  
  [14]Kádár,D. Z. & M. de la Cruz. Rituals of outspokenness and verbalconflict[J]. Pragmatics & Society,2016( 7) : 1-21.  
  [15]Latané,B. & J. M. Darley. 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 Whydoesn't He Help? [M].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 Crofts,1970.  
  [16]Levinson,S. Cognition at the heart of human interaction[J]. Dis-course Studies,2006( 8) : 85-93.  
  [17]Locher,M. A. & R. J. Watts. Relational work and impoliteness:Negotiating norms of linguistic behaviour[A]. In Bousfield,D. & M.Locher( eds. ) . Impoliteness in Language[C]. Berlin: Mouton deGruyter,2008: 77-99.  
  [18]Markey,P. M.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 2) : 183-188.  
  [19]Nickerson,B. ,A. M. Aloe,J. A. Livingston,et al. Measurementof the bystander intervention model for bullying and sexual harassment[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4( 4) : 391-400.  
  [20]Sifianou,M. Disagreements,face and politeness[J]. Journal ofPragmatics,2012( 12) : 1554-1564.  
  [21]Spencer-Oatey,H. Culturally Speaking: Managing Rapport throughTalk Across Cultures[C]. London: Continuum,2000.  
  [22]Spencer-Oatey,H. ( Im) politeness,face and perceptions of rapport:Unpackaging their bases and inter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05( 1) : 95-119.  
  [23]Spencer-Oatey,H. Culturally Speaking: Culture,Communication andPoliteness Theory ( 2nded) [C].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2008.  
  [24]Spencer-Oatey,H. Relating at work: Facets,dialectics and fac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3( 58) : 121-137.  
  [25]Suler,J. 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4( 3) : 321-326.  
  [26]Tayebi,T. Why do people take offence? Exploring the underlying ex-pectations[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16( 101) : 1-17.  
  [27]Ting-Toomey,S. The matrix of face: An updated face-negotiation the-ory[A]. In Gudykunst,W. B. ( ed. ) .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2005: 71-91.  
  [28]Vuchinich,S. The sequential organization of closing in verbal familyconflict[A]. In Grimshaw,A. D. ( ed. ) . Conflict talk: Soci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s of Arguments in Conversations [C]. Oxford: CUPArchive,1990: 118-138.  
  [29]Wong-Lo M. & L. M. Bullock. Digital metamorphosis: Examinationof the bystander culture in cyberbullying[J]. Aggression and ViolentBehavior,2014( 4) : 418-422.  
  [30]冉永平。 冲突性话语趋异取向的语用分析[J]. 现代外语,2010( 2) : 150-157  
  [31]冉永平。 人际交往中的和谐管理模式及其违反[J]. 外语教学,2012( 4) : 1-5.  
  [32]冉永平,杨 巍。 人际冲突中有意冒犯性话语的语用分析[J].外国语,2011( 3) : 49-55.  
  [33]冉永平,刘 平。 人际语用学视角下的关系研究[J]. 外语教学,2015( 4) : 1-7.  
  [34]周 凌。 汉语文化特性的面子表征语用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15.  
  [35]赵英玲。 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08.  
  [36]周树江。 机构性网络抱怨语中的不礼貌现象分析[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 3) : 56-60.
陈倩,薛媛. 网络互动语境中干预及其关系取向的语用研究[J]. 外语教学,2017,(01):61-66.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