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学生潜力的练习形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05 共2019字
论文摘要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组织好学生的练习首先应该大胆让学生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宁可让时光淹没在无穷的讲解和训练中,也不愿拿出充足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思考.这样的教学,虽然可以完成基本的目标,却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出见解的能力.

  思考,是学生发展智力的起点,也是推动它们积极学习,奋发上进的一种推动力.通过思考探索的过程,拓宽思维,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今天,当我们身处在这个纷繁迅变的知识经济社会,书本已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其价值远胜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那么,怎样让学生成为一个会思考有思想的人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乐于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权威"下,学生只是附属的角色.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情形:有时针对一个答案,教师问":这样回答,对吗?"学生回答":对",当教师又问:"对吗?"就会有学生应道:"不对",若教师再问:"究竟对还是错?"时,有些学生则干脆不回答了.在老师的"权威"下,学生怕思考,不愿也不爱思考.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增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中教师影响着课堂的心理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信任和宽容学生,课堂上要多肯定,少批评,在布置任务时,应该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余地,不要因为急于赶教学进度或公开课时为了"避免冷场"而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力.即使学生真的犯错误,也不要急于指责,而应该多用一些"没关系,再想想"和"相信经过思考,你会回答得更棒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引导他们.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从不断地犯错,不断地纠错中成长起来的.只有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要讲究练习形式.

  1.我在教学中,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练习要以课内为主,注意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有较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开火车"、"接力"、"送信""、对口令"等数学游戏活动,这些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这些练习形式具有游戏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兴趣.同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还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创设运用新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提高口算和计算能力.

  2.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我认为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要做到:练习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对比较难掌握和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习.例如两位加、减一位数中进位和退位的口算比较难,要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46+6=?70-9=?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和不退位减,可以适当减少练的次数.总之,要注意本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安排练习,并及时反馈练习中的信息,提高练习的效果.

  3.多进行口头练习.小学生书写有一定的困难,并且速度较慢.多进行口头练习,可以增大练习容量,也减轻了学生的书写负担.同时,口头练习的形式多样,便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口算能力的提高有着重大的作用.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注意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多给参与的机会、关心、鼓励他们,使他们飞快赶上自己的小伙伴,达到教学目标.练习中,对个别的学生采用直观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4. 注意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意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利用教材资源和本校班级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为学生创设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再让学生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要的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问题.探索计算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练习题中的插图展示了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或操作,讨论、分析、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做法使学生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能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我努力,我成功.

  此外,还要引导动手操作,提高思考实效.我们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尽量给学生必要的帮助、支持,进行适时、适当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思有方向,思有成果.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冥思苦想,不知道该怎样解答.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总而言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可以逐步形成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