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微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来源:西部素质教育 作者:李春霞
发布于:2020-04-01 共3032字

小学数学微课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四篇:微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利用微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包括利用微课讲解数学概念,避免学生混淆数学知识;利用微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微课构建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等。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由于其抽象性、复杂性,教师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仅能做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滋生厌学情绪,而微课是教育领域的一种前沿技术,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教学有效性。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微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日益突出,有碍于教学发展。虽然在新课程改革后,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进入了小学数学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改变,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依然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1].具体来说,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容易混淆数学概念。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有了明显扩展,涉及的内容更广,而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接触数学学科的时间不长,经常混淆一些数学概念,如统计和概率等,影响其学习效果。第二,学生学习兴趣偏低。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师一直采用板书加口语讲解的教学模式,经过新课程改革后,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板书加口语讲解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过程无趣、手段落后,很难满足学生快乐学习的需求,学生兴趣相对偏低。第三,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明显。新课程提倡以生为本,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在板书加口语讲解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只能机械化的听课,自身的主体性难以体现。第四,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小学生生性喜欢动态的图像,而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资源以文字为主,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对动态教学资源的学习需求。第五,难点知识教学困难。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导致教师对这部分数学知识教学很难顺利展开,特别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把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讲清楚,增加了教学难度,造成教学困难。

  二、利用微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微课讲解数学概念,避免学生混淆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程是数学学科的入门阶段,虽然内容浅显,但是课程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全面,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较大的理解难度,其在学习中经常会混淆一些数学概念,难以进行有效学习。对此,教师可以把学生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制作成微课,以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数学概念,使学生准确理解数学概念,避免其混淆内容相似的数学概念,同时,教师在课后把微课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利用微课复习课上所学的数学概念,这样一来,即使学生课上没有完全理解数学概念,课后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巩固课上所学。

  例如,讲"统计"内容时,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容易混淆统计和概率的概念,为使学生准确掌握统计这一概念,笔者借助微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对统计概念有了较为形象的认知,避免学生混淆统计与概率。此外,对于课上没有理解统计概念的学生,可让其在课后利用微课复习巩固。

  (二)利用微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适合利用动态的微课进行教学,因为微课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顺利展开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2].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把书本上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动画视频,使数学知识富有趣味化、形象化、亲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加减法"内容时,笔者通过微课呈现了一段动画视频,其内容是:一个鱼缸内,16条小鱼游动着,一只猫咪看见了,准备过去捉鱼,紧接着画面一转,鱼缸内只有4条鱼。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视频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主动投身于课堂学习。

  (三)利用微课构建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生为本,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留白"少,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探究,难以养成自学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构建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活化学生思维,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具体地说,把生活化元素融入微课,借助微课视频表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构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同时养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例如,讲"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时,笔者通过微课视频展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图形,如长方形的桌子、圆形的时钟、长条的吸管、长方形的相框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图形,然后,结合视频内容向学生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图形,这些图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请问视频中哪些图形是四边形?"以此构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激烈讨论,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四)利用微课引入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本身具有的内容已经十分广泛,但是形式比较单一,除了文字就是图片,很难满足学生对教学资源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把课外的视频、图像、动画等教学资源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动态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讲"比例尺"内容时,笔者把用直尺测量图上距离的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辅助比例尺教学,提供给学生动态的学习视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利用微课讲解难点知识,突破教学困境

  微课主题突出,能够把知识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数学知识,突破教学难点[3].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围绕着一个知识点制作微课,通过微课把这一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呈现,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为简,加强学生的理解消化。

  例如,讲"图形与几何"一课时,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平面图形和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学习掌握图形变换方法,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这一数学概念是抽象的、无形的、是复杂的,教师只凭语言很难讲解明白。为此,笔者通过微课制作了一节关于"空间观念"的教学视频,把空间观念在数学范畴内的概念内容,以及实物到图形的转换过程,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换过程生动具体地加以呈现,帮助学生认识空间观念的同时,使其建立起空间观念。

  三、结语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兴趣偏低、教学资源形式单一等问题,亟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因此,教师利用微课讲解数学概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构建问题情境、引入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难点,可以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改善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 李晓丽。小学数学微课应用的体会探究[J].中外交流,2018(19):74.
  [2] 范伟江。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一代,2018(6):147.
  [3] 欧阳梅。微课在小学数学辅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79):87.

点击查看>>小学数学微课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临洮县洮阳镇五爱小学
原文出处:李春霞.如何利用微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04):124+126.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