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九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0-04-02 共4986字
  初三数学复习是初中所有数学课程都结束以后的一个完善、系统并且深化的关键环节。因为它可以对前面所学内容做一个总结,也可以将前面所学内容和后面所学内容融合起来,所以它起着很大的作用。下面是搜索整理的九年级数学教学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九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第一篇:九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探析
 
  初三总复习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它不同于一般的期末复习,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该如何上好每一节复习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复习更高效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了解《新课标》,熟读《中考说明》
 
  《新课标》的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着我们教师的“审美”意识,进入总复习后,面对琳琅满目的复习用书,面对深不可测的题海,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挥官,需要具备较高的战术素养,在选择例题和布置练习时尽量做到不偏不离,重点突出。所以领会《新课标》思想,能影响我们的选题方向。《中考说明》则能让我们了解最新的考点信息和考试动态,它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每一年中考命题新变化,能让我们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立足课本,扎实基础
 
  初三总复习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一)基础知识点复习,(二)专题复习,(三)模拟考试。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这里我重点说说第一阶段复习策略。
 
  (一)注重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落实与渗透
 
  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对学生易错的概念,运算和思路了然在胸,再精心设计课堂上的“问题链”,让学生通过一个问题而想到相关联的一组题、一类题,从而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故而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习题的教育功能。比如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书本上有这样一道题,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针对这一基本问题,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变式,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变式(1)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变式(2)顺次连接矩形、菱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变式(3)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又会是什么图形?经过这一题组的设置,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影响组成中点四边形形状的主要因素是原来四边形的对角线所具有的特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此部分知识。
 
  (二)注重例题及练习的基础性、提高性和综合性
 
  进入总复习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有较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复习课的选题方面一定要有针对性,既要面向基础较差的后进生又要让中等生和优等生有所收获和提高。
 
  (三)注重学生课前的预习与热身训练
 
  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负担较重,教师为了让课堂更紧凑高效,可针对学生所用的复习用书进行课前的布置,即要求学生课前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或通过较简单的练习回顾知识点,这样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才能更加顺利地完成典例的分析与讲解。如《中考新评价》这本书上有考点(知识点归纳)及体验题,这部分内容就可以整合使用,尽可能让学生课前完成,有时不能课前完成,则需我们做出课前准备,设置好与本节课所授知识有关的基础性问题可以通过先练后讲的方式呈现知识点,并通过师生的互动的形式进行板书,加深印象。
 
  而第二轮复习最关键的是精选范例,例题既要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又要注意中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此轮复习主要面对的是中等生和优秀学生,但同时也要适当关心后进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全体学生不要轻易放弃,一般此类综合性问题是分几个步骤,而且有先易后难的特点。此时教师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将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答题的准确度,树立解题的信心,对于会做的题目要确保不出差错,有必要通过精选例题和专题训练的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三、因材施教,认清学情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我多年双班教学的经验来看,同一份教案,同一个教师在两个不同的班级授课可能会有明显不同的感受。是什么原因产生如此大的的反差呢?这就是“学情”。学生学习基础、性格、兴趣、班级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结合班级的特点,调整上课的策略,从而达到更佳的效果。
 
  四、重点突出,讲解有度
 
  每一节复习课根据其复习内容的不同,其各自侧重点也不同。特别是第一轮复习,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较乱,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和例题强化知识点。特别是重点内容,更应着重讲解。既要尽量做到不遗不漏,又要保证重点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好这个“度”。“宁缺勿滥,舍卒保将”,不也是教师课堂上的一种大智慧吗?
 
  五、联系生活,注重交流
 
  现在中考的命题,题目越来越新颖,实用性越来越强,更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所复习的内容,链接一些中考实战题型,特别是形式新颖,实用性强的题型作为主要例题重点讨论和讲解。我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尽量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当下热门的事件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出发,去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九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第二篇:初三数学二次函数解题中的心理控制
 
  摘要: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二次函数的解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由于二次函数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有一些学生,包括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哪怕是同一种题型,也需要好多次重复才能真正掌握.这些学生的主要问题出现在解题过程中的自我监控方面,通过在自我监控方面进行一些策略的运用,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二次函数解题过程中初三学生容易出现的自我监控方面的问题包括:一是无法确定解题方向时心里慌张,二是无法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时心里急躁,三是解题完毕之后缺少有序的检查反思.
 
  关键词:初三学生; 二次函数; 解题; 自我监控;
 
  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二次函数的解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由于二次函数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所以数学教师在学生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倾注很多的精力.这样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一种情形,那就是有一些学生,包括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哪怕是同一种题型,也需要好多次重复才能真正掌握.这种结果与过程的不匹配,让笔者思考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通过简单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些学生的主要问题出现在解题过程中的自我监控方面,通过在自我监控方面进行一些策略的运用,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本文就以二次函数解题中的自我监控为例,谈谈笔者对初三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研究.
 
  初三学生在二次函数解题中的心理现状
 
  具体到二次函数解题这一细节当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二次函数解题中运用到的技巧包括“待定系数法”等,用其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初三代数教材中的基本教学内容.同时又应当认识到,部分学生在具体实施时,往往因设函数式形式不当或者其他一些问题,而给解题带来麻烦.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自我监控问题.
 
  自我监控问题本质上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当然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是解题心理具体地讲,二次函数解题过程中初三学生容易出现的自我监控方面的问题包括:
 
  一是无法确定解题方向时心里慌张.二次函数本身就是一个较难的知识,与二次函数相关的数学问题通常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基础题除外),初三学生在遇到较难的二次函数问题的时候,首先容易在解题方向的确定上出现问题,这个时候他们心里就会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慌张.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问: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MBA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图1   
 
  动点问题本身就是初三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当动点问题与二次函数结合在一起时,好多学生都找不到解题的方向,于是心里就很慌张着急.
 
  二是无法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时心里急躁.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确定解题的方向,但是方向的确定并不意味着解题的成功,因为这其中还有丰富的逻辑推理过程,实际解题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是“死”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在求而未解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学生的心里是非常急躁的,很难表现出一种有效的自我监控状态.
 
  三是解题完毕之后缺少有序的检查反思.自我监控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就是学生在解题之后能够进行有序的检查与反思,这样一个自我监控的环节,特别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学生的解题心理往往是比较急躁的,答案出来就认为大功告成,于是自我监控就落不到实处.
 
  初三学生在二次函数解题中的自我监控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要面向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培养他们在二次函数解题中的自我监控意识与能力.有老师在教学中提出了“做数学的思想者”的思路,并让学生从已有的二次函数基本知识出发,去探究并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思路与笔者的实验探究不谋而合,结合以上三点分析,笔者在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时候,做了这样一些工作:
 
  一是确定解题方向时,保持冷静的自我监控状态.
 
  笔者跟学生强调,遇到二次函数问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一定要告诉自己“它是有解题方向的,很快就会被我发现”.比如上面一个例题中,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发现一条辅助线,即“过点M作MD垂直于x轴”,只要作出这条辅助线,并且设出M点的坐标如(m,n),那就可以用m和n来表示MD的长度,进而可以用m去表示n.
 
  二是进行逻辑推理时,保持理性的自我监控状态.
 
  逻辑推理的困难在于学生不能熟练地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是建立起题目给出的要求与学生已知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就需要提醒学生:解题过程当中一定要保持理性,尤其是不能急躁.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在进行了上面的初步推理之后,要让学生认识到△ABM是由△AMD、梯形DMBO以及△ABO组合而成的,用梯形DMBO面积加上△AMD的面积,减掉△ABO的面积,则可得△ABM的面积,其后关键是用相应的表达式去表示各个图形的面积,这是需要细心推理的地方,也是心理监控的重要环节:一是充分建立数形关系;二是保证推理逻辑正确;三是保证所写与所想一致(不出现失误书写);四是确保表达式符合预期———因为要求最值,必然会出现与求二次函数最值相关的表达式.
 
  三是解题之后的反思时,保持兴奋的自我监控状态.
 
  解题之后的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而且相对于逻辑推理而言,往往更加重要.例如反思的过程中需要去除一些思维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环节,又或者是思维过程中走过的一些弯路,这样可以让利用二次函数解题的思维过程更加简洁.在笔者的实践过程当中,特别重视这个环节,强调学生不仅要去思考,而且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要能够当着别人说出来.例如上面的例子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遇到这种类型的问题,如何想到去作出合适的辅助线?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之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小组之内畅所欲言,然后在当堂反馈环节也能够准确表达,这就提纯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完成了一个较好的心理监控过程.
 
  初三学生在二次函数解题中的研究总结
 
  初三学生是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初三学生在二次函数解题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值得研究,尤其是关注学生解题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数学教师既要认识到二次函数是反映变量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的数学模型,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又要认识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心理历程,实际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自我监控状态下进行的,无论这种自我监控是否为学生所意识到.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以初三学生在二次函数解题中的自我监控为研究对象,可以更好地把握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脉搏,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初三学生的数学学习迈向更为高效的境界.所以说这实际上是研究初三数学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值得尝试.
九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
第一篇:九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探析 第二篇:初三数学二次函数解题中的心理控制
第三篇:初三数学老师如何帮助学生攻坚克难 第四篇: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结构性复习策略
第五篇:初三数学学习中学生拖延的特点探究 第六篇:分层教学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七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三数学总复习策略 第八篇:初三数学教学中深入浅出思想的应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