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微信的传播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12 共357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探究
【绪论】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的作用研究绪论
【第一章】微信的传播概述
【第二章】微信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3.1】微信自我呈现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2】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扩展的影响
【3.3】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维护的影响
【第四章】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总结及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微信人际传播的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1 微信的传播概述

  1.1 微信的发展概况。

  2011 年 1 月 21 日,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微信。这是一款依托于智能移动终端,能够帮助用户实现即时发送和发布语音短信、文字、视频和动静态图片,并支持多人群聊和分享的近免费即时通讯应用。作为国内首款世界级的 IM(即时通讯)产品,在四年的时间里,微信的全球累计注册账户数高达 11.2 亿,创造了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的全新发展纪录。根据目前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数据显示,在 2013 年第一季至 2014 年第一季期间,全球不含中国大陆的市场,用户增长率达 1098.8%,高居全球与亚太区社群品台之冠。在 16 至 64 岁的中国网民群体当中,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比重上升至 73%.

  截止 2014 年 11 月,微信和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用户数已上升至 4.38 亿,相比去年同期涨幅为 39%,增速超过腾讯的另一个王牌社交产品手机 QQ.Global Web Index 指出,微信已迅速发展为全球社交网络的主力,微信几乎在每个市场都有增长,是第一个触角伸入全球的非美国社交平台。

  微信在市场需求上有两大优势。首先是微信的潜在目标群体庞大。从微信的用户来源来看,我国网民数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其中手机网民的增长速度更是不容小觑,其上网人数占比上升至 85.8%,一举超越 PC 网民规模。其次是微信的用户质量大为提升,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替代和几近免费的即时通讯,使得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增加了在线使用时长。据企鹅智酷(腾讯科技频道的深度研究性栏目)最新发布的《微信平台收分数据研究报告》

  数据显示,微信的重度用户比例已接近 1/4,这部分用户每天打开微信的平均次数超过 30 次.这些都为微信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并使其成为至今增速最快的智能手机应用,同时也是发展最为迅猛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1.2 微信的传播特点。

  1.2.1 传播私密性。

  微信传播中传播主体的强连带关系和主体真实性,决定了微信所具有的私密性特点。具体来说,微信的这种传播私密性主要是指在用户通过微信互相之间进行一对一和点对点的人际传播过程中,只有传播双方的移动终端才能够显示传播内容,第三方在自己的移动终端界面上则无从得知。无论在微信朋友圈还是对话界面上,每一位用户能够自主发布和发送语音短信、文字、视频、动静态图片和第三方信息链接,与此同时也能够看到微信通讯录好友发布和发送的同类信息。然而在互动的过程中,每一位微信用户仅可见自己与微信通讯录好友的相关信息(点赞和评论等),却无法看见在微信通讯录之外的第三方的信息。同样,这第三个人也看不到自己对朋友的评论。这是微信与国外的 Facebook 或 Instagram 非常显著的区别所在。每位微信用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一对一、点对点沟通的私密性特点而得以保障,这使得用户在沟通过程中始终掌握话语权以主导话题内容和传播进程,从而得以避免在交流中陷入单向传播的误区,同时也很好地保障了微信用户的隐私安全。

  1.2.2 传播可控性。

  基于米尔格伦的"六度分割"理论基础的微信,生而就是为了社交。换句话说,微信传播的基石就是微信用户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虽然每个社会个体的人际关系网络相对稳固,一般只会在关系网外缘发生改变,但是在微信传播过程中,其用户能够圈定传播对象,控制传播范围,社交圈富于弹性。微信不像微博或传统 BBS 存在多对多的传播中争取话语权的情况,也不必像 SNS 网站那样更多地需要 PC 端来维系点对点的关系,社交时间更灵活。这是由于微信在功能设计上尽可能地注重用户体验,赋予用户尽可能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如微信朋友圈可以依照用户的意愿,随意设置隐私权限或对通讯录好友进行分组,另外,以移动客户端为主体的微信登陆不会显示用户的在线或离线状态,以自由控制交流手段、交流节奏和沟通时间,并且最大限度地使微信用户不受非自愿的信息推送的影响。

  1.2.3 传播主体上的准实名性。

  与一般的网络人际传播相比,微信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准实名性上。因为有别于传统网络人际传播主体的匿名性和多面性,在微信的人际互动过程中,传播主体大多具有准实名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微信用户个人的社交关系。

  每个微信用户的朋友的添加途径大体上分为三种:手机联系人、QQ 好友和陌生人(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和微社区)。其中,微信用户添加朋友的核心来源是用户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这意味着微信更多地为手机通讯录联系人之间的沟通服务,依托线下熟人链的手机通讯录使得微信上的传播主体具备了典型的准实名性特点。其次,准实名性体现为号码绑定。微信为了账号安全和登陆方便,主张其用户主动绑定自己的手机号码和 QQ 号码。通常手机号码要求个体实名登记,符合实名性要求,QQ 号码中则蕴藏了用户大量的个人资料与上网痕迹,这些数据里不乏透露用户身份的所需资料。最后是微信在最初就鼓励实名交友,定位于熟人社交工具,不仅鼓励用户提供了个人的基本信息,还可以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名片实现朋友的添加,这使得微信用户互相可以方便地进行真实身份比对。这种准实名性的互动从另一角度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络诚信和隐私等互联网热点问题,增加用户粘性,改善移动网络社交环境。

  1.2.4 传播情境少虚多实。

  作为一种跨平台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微信中的人际传播本身是基于网络这一虚拟的空间情境来开展的。与传统网络传播情境一样,微信传播冲破了现实人际交流中空间环境的约束。比如消除了实体距离的阻碍,摆脱空间大小的束缚。因此它在这一方面是一种在抽象的虚拟情境中的传播。但如上文所述,微信更多的是要求实名认证,因此传统的网络人际互动中戴面具式的 ID 社交,转变成了基于真实身份的熟人社交。

  相比于同样基于现实身份和关系的 SNS 网站(如开心网、人人网),微信的即时性更强;相比于实名性和即时性兼具的微博,微信则主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熟人圈,其虚拟人际关系依靠的仅仅是微信的插件功能("附近的人"、"摇一摇"等),熟人社交更显著。这使得微信从诞生之日起,其传播情境的虚拟性就大幅减少,而现实性则大大增强。这种虚实程度的转变意味着社会个体之间、网络与现实自我之间互动关系的改变,网络不再是个体为了逃避现实的"避风港",而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延伸,虚拟与现实的进一步融合。

  1.2.5 传播关系以强连带为主。

  对于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在点对点的传播基础上可能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人际网络,这时人际传播的手段与渠道可能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而对于微信中的人际传播来说,微信集 QQ 好友、手机通讯录联系人和陌生人(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和微社区)等渠道为一体,拓宽了交友层面。根据 1973 年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从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称呼和互惠交换四个标准来判定强弱连带关系,个人的人际关系圈重合度越高,连带关系越强,反之越弱。

  微信中的传播关系则是以强连带为主、弱连带为辅,在用户的真实性人际关系基础之上建构而成的微信中的人际关系。微信将虚拟社交圈与现实社交圈相融合,并以此形成一个以强连带为主的社区化网络。基于这种社区化网络的在线沟通可以提供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通过网络的可接近性,理论上来说只要条件符合,人们就能够参与微信上到任何一个广泛的话题讨论中,或者投身于一项社会运动当中去。可见,微信本身不仅是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更是一个全方位熟人社交平台。与微博相比,微信的社交圈更熟人化,传播情境更加趋向现实化;与 QQ 相比则具有更大的用户粘性,限制性和私密性更强,这使得微信上的人际传播无法形成大众传播的效果。

  1.2.6 传播范围上以确定性为主,偶然性为辅。

  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传播受时空的限制较大,其传播范围相当有限,主要局限于线下熟人圈。虽然传播主体也可在旅途或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进行人际传播活动,但从范围和数量上来说都是十分有限的。在传统网络人际传播中则呈现出人们随时随地在旅途中的状态,人们可以不断地来回变换传播对象,具有广泛性和偶然性。

  而在微信这种新型的网络人际传播中,除了打破了现实人际传播中地域和时间的局限性,人们对口语化、部落化的人际传播同时进行了回归。人们的传播对象大都是确定的,其来源绝大多数来自通讯录和 QQ 好友中的熟人。另外微信的人际传播在很多时候也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因为微信传播对象的来源除了通讯录和 QQ 好友之外,还来自于微信设置的插件功能,如"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和公众账号中微社区,这些特有功能使得微信用户会与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进行一些偶然性的人际互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