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社区管理中融入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实践路径探讨

来源: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刘艳
发布于:2021-08-02 共490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大学生志愿者论文(参考阅读6篇)
【第3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第4篇】 社区管理中融入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实践路径探讨
【第5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帮教的优势、缺陷及长效机制探讨
【第6篇】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的价值及问题对策探讨

大学生志愿者论文范文第四篇:社区管理中融入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实践路径探讨

  摘要:推动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融入社区管理是加强高校党建和促进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大学生党员志愿者的积极作用,阐述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融入社区管理的实践意义,分析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融入社区管理的实践路径,为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促进高等教育功能发挥和推进社区管理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管理

  作者简介:刘艳,女,江苏如皋人,南通大学副教授。;

  基金:2017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SJBFDY554);南通大学2017年度党建研究科研项目(项目编号:DJ2017YB01)的研究成果;

大学生志愿者.png

  岁末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们挺身而出,不畏危险,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筑牢抗疫防线,为有效防止疫情传播和打赢抗疫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大学生党员是党组织中的一支充满蓬勃朝气的新生力量,党员质量高低关乎党和国家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更进一步明确了实践育人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各高校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拓展实践育人路径,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与学校周边城市社区合作,探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式,为促进党员成长成才,拓展高校党建路径,发挥大学教育功能,促进社区管理创新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融入社区管理的重要意义

  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社区管理。社区管理又称社区治理,是指在基层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实现社区生活的有效运行和推进社区发展而开展的各种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总称。[1]加强社区管理,搞好社区工作,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文化素质,维护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符合国家对社区治理理念的更新,有利于学生党员成长,有利于社区和高校协同发展。

  (一)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经

  大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是党的新鲜血液和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2]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高校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校党的工作、加强高校党建的客观需要,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促使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3]大学生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党员的社区服务意识,而且能够检验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还可以凝练专业方向,拓展就业空间,是高校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是推进社区管理创新,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不断出现,尤其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意愿越来越高。新时代,只有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继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社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推陈出新、稳中有进,才能使全社会在保持秩序井然的同时更加充满生机活力。[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大学生党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富有激情和活力,强烈要求实现自我价值,是促进社会发展、文明传播的中坚力量。在社区管理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志愿者参与并发挥其作用,有利于满足居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打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切实巩固基层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是促进校地协同发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现实需要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理从不是单方面的行动,而是所有相关主体通过有效整合而形成合力的过程,只有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继而实现国家的发展繁荣富强。[5]高校协同社区,创新党建工作形式,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社区管理,既是促进校地共建的创新路径,也是高校和社区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互动,实现大学与社区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的协同共赢模式,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现实需要。

  二、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融入社区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中的意义,积极主动与学校周边社区联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展党建路径,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也积极发挥特有功能,促进高校党建创新和社区管理进步。但是,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要融入社区管理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困境:

  (一)如何把提升党员素质与社区管理需求有效对接

  社区管理的内容有: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社区康复等,社区管理具有区域性、层次性、互助性、复杂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理论上讲,大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可以为社区管理工作提供国家政策咨询、法律知识宣讲、环境保护宣传、公共卫生、社会救助行动、医疗保健、专业技能培训、文化体育比赛等服务。但事实上,许多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党员参与社区管理过程中,存在需求单位或服务单位对接却不对口,以及在服务前缺少有效调查、评估和沟通,造成当前我国大学生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服务效率和效果不够理想甚至服务错位、服务异化等现象。[7]

  (二)如何把创新服务品牌与落实长效机制有效结合

  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各高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拓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项目,积极组织学生党员服务社区管理的案例很多。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志愿服务项目单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为了吸引眼球而临时搭凑的情况广泛存在,一些项目的开展存在随意性和局限性,甚至缺乏对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的整体规划和方向引领,许多活动停留在较浅层次的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上。活动项目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活动经费保障和场所,导致一些项目不能坚持,品牌效应无法形成,长期效果不能保证。[8]

  (三)如何把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有效融合

  高校与周边社区的综合管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9]目前,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管理的实践受到高校和社区的广泛重视,但是高校和社区两个系统从旧结构转变为新结构的机理还没有梳理顺畅,离二者实现互联互动、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协同治理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囿于二者在总体规划、发展目标、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等存在差异,如何用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基层党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积极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是急需关注的重要问题。[10]

  三、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融入社区管理的实践路径

  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已然成为社会新风尚,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管理的实践日益受到重视。针对现存状况,校地双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梳理关系、把握规律,切实将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融入社区管理。

  (一)深入调研,加强沟通,把实践育人与精准服务有效结合

  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管理,要从加强党员教育培养和促进社区治理双效共赢的角度深入思考工作开展的路径。这就需要校地双方在深入沟通和调研的基础上,讨论合作的详细方案,搭建能够将实践育人与精准服务有效结合的平台,有效提升学生党员的调查研究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专业特长、技能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将学生党员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有效应用,做到靶向精准服务社区管理,为社区提供国家政策咨询、法律知识宣讲、环境保护宣传、公共卫生呼吁、社会救助行动、医疗保健服务、专业技能培训、文化体育比赛等有效系统的志愿服务。

  (二)突出特色,立足长效,把机制建设与品牌塑造有机统一

  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管理的内容不必千篇一律,仅追求数量上的多,没有质量上的足;也不必盲目跟风,只为博人眼球,追求政绩。志愿服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非盈利、无偿性、非职业化援助,但是具有品牌效应和长效机制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能够更好地让党建发挥长效作用,彰显志愿服务效果,增强示范引领作用。为此,校地双方要针对可行性特色志愿服务,凝练双方资源优势、凸显时代发展需求、完善考核管理制度、提升品牌示范效应,从而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地促进志愿者服务融入社区管理。

  (三)顶层设计,协同治理,把高校和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深度融合

  高校和社区作为两个主体,要促进党员志愿服务融入社区管理,不能仅从各自单方面需求出发,而应从更高的层面和角度,设计协同治理的路线。双方应围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方向和路径,制定详细的配套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细节指导性文件,积极指导实践。要完善活动策划、过程认证、质量评估、条件保障,注重激励,推行党员挂牌服务制度,并把志愿服务社区的经历作为党员评优的必要条件,有必要建立配套的党员志愿服务指导中心,通过加强中心党建,推进党建服务中心标准化,着力强化阵地建设,来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

  积极组织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融入社区管理,既是提升党员综合素质、促进优良校风形成和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区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的重要性,拓展和丰富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完善服务的运行机制和路径,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和人员共同参与其中,不断推动志愿者服务积极融入社区管理,提升高校党建水平,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夏志强,王建容社区管理的理论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10.

  [2]高光宇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J].时代教育,2011,(09):66-67.

  [3]刘礼俊。论如何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J].才智, 2018,(17):100-101.

  [4]光明日报评论员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一-九论学习 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N].光明日报, 2019-11-09(1)。

  [5]韩震。人民民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EB/OL].求是网, 2019-12-04.

  [6]王标。学生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模式探析[J]科技风, 2015,(04):232-233.

  [7]蒲俊霖,庄玉琳,卢春慧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J]科教文汇, 2012.,(36):3-4.

  [8]庞秀艳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路径研究-基于逻辑、 优势及选择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01):140-147.

  [9]宋倩。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城市社区党支部共建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0):185- 186.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原文出处:刘艳.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融入社区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4):65-67+7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