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企业社会工作研究成果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06 共1019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员工压力缓解中社会工作介入探析
【第一章 第二章】 企业社会工作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章】A公司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分析
【第四章】 A公司社会工作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在员工压力管理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1 导论

  1.1 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

  企业社会工作,也被人们称为工厂社会工作和劳工辅导等,这些名称属于英译过来的,企业社会工作在香港及台湾以工业社会工作称之。总体概括而言,企业社会工作实质就是企业社会工作者以相关专业知识和服务模式为载体,帮助企业员工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使员工的工作生活状态步入正常轨道,成为员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从而使员工企业归属感和安全感被进一步提高,实现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这个终极目标。而社工的工作对象涵盖了很多方面,在企业内企业员工遇到的问题只是一部分,其与家人和亲戚等的社会关系问题也在其中,所以说,企业员工是企业社工工作的中心。小组工作人员认为,真正的企业管理工作在组成上必须涵盖企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要想达到更好的服务企业员工和企业,真正融入到企业就是唯一途径,把社会工作有效地融合到企业管理之中,是企业社会工作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的唯一有效途径。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社会工作与工会工作不完全相同,工会是工会工作组织开展的主体,工会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属于工人阶级意愿行为,目的是对工人权益进行维护,依靠集体的形式,与企业谈判或者协商具有平等特征为工会帮助工人的方式。

  1.2 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我国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下,就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来看,深刻的变化都在悄然发生,日趋复杂化成为企业内部各种关系面临的状况,诸多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也需要新时代的企业员工面对,企业员工是离不开复杂社会环境的,受经济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需要对多重压力进行承受。企业员工多样困扰也正是源于各种压力的层叠,对企业员工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对员工的工作态度等方面还会产生负面影响。作为企业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压力管理。在压力管理的实践中,把组织和个人作为针对对象,各种措施被许多企业采纳实施,但企业管理者还是被员工压力所困扰,一些措施对员工问题的解决也只是维持短暂的时间。对于企业行政部门和工会而言,在上述问题的处理上可谓挑战性极大,有心无力也是日益加深的感受。

  企业社会工作在新时期属于企业管理创新范畴,是新兴起来对企业矛盾进行处理的力量,以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引入为平台,管理好员工适应生产等方面工作,其宗旨就是以发展员工职业与福利为前提,把企业效率提升上来,这恰与新时期企业面临的问题相吻合,就以深圳"富士康跳楼事件"来看,在企业突发事件应对上,社工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发挥了不可替代功能。本文立足企业社会工作视角对管理企业员工压力问题进行探讨。当前重要的新课题就是如何与企业具体实践相结合,以社会工作方法为平台积极的干预与引导员工压力问题,从而使员工向健康方向发展。
 

  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2.1 理论研究成果。

  据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对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是近年才幵始火热的,最早是在 2005 年,这一年发表了两篇有关企业社会工作的论文,其中有一篇最早对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急迫性进行了探讨,到 2012 年各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有关企业社会工作的论文 56 篇。在研究的主题上,主要涉及的方面有: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某一社会问题、介入模式(空间与路径)研究;企业社会工作的理论探讨;某一理论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实践研究;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对企业木身的意义;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基木目标、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企业社会工作模式;某一社会背景下的企业社会工作的功能与应用;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积极因素分析;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等等。

  国外:Stuart在其相关文章中提出,在美国人生活中,社会工作的贡献是极为独特的,已经与个人和团体等方方面面相涉及.自19世纪开始的职业特征成为这种关注独特性的起源因素。慈善组织把客户和大系统关系作为强调对象。社会工作者以社会调查方法为依托,对慈善组织客户环境进行理解。客户系统及其环境是社会工作关注的重中之重。

  Bakalinsky在其相关工作中指出,处于工业社会的社会工作,提出了需要认真考虑的几个问题。其中其在人民福利贡献所发挥的作用与奉献行业利润导致的冲突方面为最主要问题.对这一冲突如何解决成为决策其他相关问题的决定因素。提供服务的本质就是这个问题范畴,基于这样的服务支撑,事实上,还不能确定工业社会就是社会工作的唯一工作范畴。

  2001年Maiden.在相关文章中认为在过去的十年中,专门服务复杂工作等方面的员工服务项目出现,工会和公共部门以及私人已经认可这些服务。这些项目独特性并不具备,对酗酒和心理问题等最近发现的问题也不能解决.目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独特方面的体现。就历史视角分析,公司的生产目标等已经凸显出紧张不安状态。

  工作与个人问题则以单独部分进行划分。因此,员工援助计划等这些员工服务项目成为社会工作在美国工作场所新发展的一个标志。

  1992年,Ramanathan在其相关文章中指出,道德和实践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工作服务关注对象,但是对这些问题的专门解决,尚未得到实证研究的证明.虽然个人与员工压力紧密联系,员工援助计划干预措施虽然发挥了把员工的生产率提高作用,但对员工的压力却没有发挥减少功能。"人在环境中"正是职业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

  就职业社会工作来看,已经不属于新领域范畴。近年来,更多的工作组织已经开始把社会服务提供给员工和他们的家庭,更多的就业机会已经带给社会工作者。把咨询或EAP"员工援助计划"提供给员工和他们的家庭成为普遍被人们接受的项目。危害员工最大的因素就是工作条件和相关精神紧张问题。例如,参与决策率低和欠缺工作技能等等问题都属于此类。仅停留在把咨询提供给员工的层面上,设置更大的工作环境往往被忽略,伦理和实践问题被提出来:工作场所受益社会工作的是公司还是个人,这些问题很重要,但专门解决它们的实证研究至今作者还没有发现。有人认为,社会工作职业对员工处于工作环境的紧张状态与个人问题联系没有给予充分解决.许多社会等因素都是压力因素范畴,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发展和疾病诱发因素。通常这类疾病是生产力降低导致因素。本文对使用EAP与员工感知压力水平等关系进行了调查。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有利于社会工作对工作场所社会服务的影响进行了解,对职业社会工作者角色的重新界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职业压力源的研究是职业压力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不同的职业压力源之间会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从而影响个体。Ivancevich 和 Matteson(1980)借鉴了以往研究成果,从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两个维度将职业压力源分为生理条件、个体层面、团队层面与组织外因素五种类型,并强调个体差异对压力感知的影响.Hendrix 等人(1995)认为个人特征、组织内部因素和组织外部因素是引起职业压力的三大因素,其中组织内部因素是引发职业压力的直接原因.Summers 等人(1995)则认为引起职业压力的原因有四类,分别为个体因素特点(性别、工龄、抚养人数等)、角色特点(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等)、组织结构特点(集权化、正规化)、组织过程特点(决策方式、绩效考评与反馈).Robbins(1996)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确认了三种潜在的压力源,即个人、组织和环境因素.

  国内:吴迎新在其相关文章中指出,员工的压力源来自工作和生活中,而且其具有不等和多种强度特征.压力源属于不可抗力危机类型,使员工压力的增加依靠两种方式:一是不可抗力危机损失到员工或亲友财产,或伤害到人身,对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直接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员工的精神。从而使员工处于身体不良或安全感丧失状态之中。二是不可抗力危机往往使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的泥潭之中,间接施加给员工压力。

  如"非典"阶段商场客流量急剧减少,民航客运量降低;汶川地震后,严重损害到灾区的企业,企业面临厂房倒塌和设备损毁状态,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不具备对如此大的风险进行抗御的能力,不具备自救能力,恢复生产更是处于困境之中。企业经营困难员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工作压力,在工作上没有积极性,员工流失严重;员工对自己的地位不能正确的认识,从而使人际关系陷入紧张状态;甚至机会主义行为会出现。

  刘立祥在相关文章中深入的探析了企业社会工作中应用 EAP 的状况,作者认为,我国在 80 年代后期的 EAP 对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质量等问题就开始进行了重视,把在工作中和工作后对未来健康问题引发行为进行改善作为工作的重心。系统性和动态性等为这时的 EAP 特征.

  高钟在相关文章中认为,当代中国正面临着劳资冲突日益严重的趋势下,而企业社会工作发挥着沟通劳资桥梁的功能,因此企业社会工作的关注度呈现上升态势。以巴尔廓帕尔"扩展的临床视角"观点为基础,对企业应用社会工作的挑战性进行阐述。

  越来越多企业在被员工流失率较高困扰时,把企业社工运用在选取的新员工上可行性具备,而对社工向企业领域介入来看,属于新契机.

  温谋富在有关文章中指出,环境和个体进行互动产生的障碍成为人们的问题来源,这是社会工作系统理论观在。"个体-环境匹配"理论指出个体与环境匹配不合理导致员工压力。基于此,企业员工是在多个环境系统交织下生存的,当一些企业员工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与环境互动具有障碍,处于不能很好匹配环境时,产生压力就是不可避免的。个体的因素是导致互动与匹配过程中障碍产生原因,但非常重要的因素还有环境,以下两方面为主要体现:压力源自企业内部环境,压力源自企业外部环境.

  郭小发在与社会工作相关文章中指出,个案主动寻求帮助和转介等方式成为企业个案主要来源。而企业员工和其家属以及管理部门为其服务对象。其目的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调动和利用,把存在于职工和企业的问题给予解决,从而使员工福利被提高,企业效率得到提升,实现和谐发展员工和企业.

  陈琳等人在有关文章中认为,在对工作压力管理策略进行选择时,应以对压力来源进行调整与减少为基础,立足根源视角把问题解决了.因此可以以两部分划分工作压力管理模式:一是以实际社会工作方法为依托,对社会环境因素中的压力源进行调整与减少,这样就在根源上把员工的压力减少或消除了;二是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平台指导和帮助职工,从而使来自组织和员工个人方面的压力源消除。这两部分紧密相连,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成为基本管理体系的两个构成要素。

  邱爱芳在有关文章中探析了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她把三种模式提出来,一是员工服务模式,以员工服务模式为指导企业对专任的社会工作者进行聘用任职在员工服务部门,在企业中社会工作者属于正式雇员.他们隶属于企业人力资源和工会等部门,负责协助与发展企业员工心理等工作,他们以社会工作的原理与方法为指导对企业员工进行服务。二是顾客服务模式,依靠顾客服务模式,工作者就不属于企业的雇员,而是社会服务机构的雇员,他们的职责是服务于存在问题的企业或员工,帮助他们对自己的需求进行辨识与满足。三是社区责任模式,社会工作者将协同企业等对个人和家庭的计划发展支持,从而把咨询服务提供给企业,完成对现有工作计划和方案评估任务,对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产生影响,从而使员工工作和生活被有力的得到改善。

  赵永想在相关文章中研究了创新员工压力管理方法,作者指出以小组工作方法为依托实施管理员工压力,将会使学生团体合作能力和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小组工作方法是依靠组员互动实现彼此分享和支持等效果,从而使组员在态度与行为上发生质的变化。管理者将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对员工进行适时引导和强化暗示,从而使组员的发展呈现出健康和积极以及建设性特征,这样有利于把员工过大压力的问题解决.

  张二红则针对我国企业员工的状况,研究了其压力管理的现状,进而把对策提出来,他认为把相应压力咨询组织或机构建立起来是极为必要之举,通过"员工帮助计划"的实施,将成为员工压力排解的促进因素。"情绪发泄室"在日本的许多公司被建立。而就员工压力和心理问题解决而言,EAP(也就是员工帮助计划)则是最有效和最全面的。因此组织在压力管理上把 EAP 作为重要手段。EAP 是企业解决压力和心理问题相关的系列方案,以职业心理健康为核心,由专业心理服务公司负责调查研究企业员工心理问题,开展改进组织管理建议和心理培训等方面服务。目前 80%以上的财富 500 强企业,已经实施 EAP 服务企业员工工作,而目前我国企业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员工帮助计划的实施在员工工作压力降低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 EAP 只有被少数企业实施。

  徐明和杨慧名则以知识型员工为针对对象,研究了在其中应用员工帮助计划,管理压力的情况,工作压力源就是知识型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刺激其身心的具有一定作用和心理负荷需要承受的因素。社会环境和组织以及个体自身是这些刺激的来源处。

  员工对压力是否感受得到,压力将会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员工,影响因素是源于多方面的.压力与效率以倒"U"型曲线关系呈现,这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这意味着适度的压力将会积极的影响到员工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工作绩效的提升,但如果员工过于强烈持久的处于紧张反应状态,在机体自身不能实现良好调节和控制能力下,压力就是消极的,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使劳动效率降低,严重的使员工导致生理与心理的疾病。郭晟以压力构成为标准划分了知识型员工的压力源,以工作内源和工作外源对压力进行了确定,工作内容等为主要工作内源压力来源;工作环境等因素为工作外源压力来源.

  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介入模式、对企业本身的意义及其现实需要和基本目标上,在研究的主题上,主要集中在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某一社会问题及其介入模式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居首位,同时研究企业社会工作对企业本身意义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多。当前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重点在于企业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及理论的探讨,所以研究其介入模式的文章居多实属理所当然,故而,关于怎么幵展企业社会工作即怎么介入的问题也成了研究的重点。社工都知道,理论对于社会工作来说,其作用首先在于帮助专业建立权威地位,取得在社会中的合法性。理论不但可以解释问题,更能指导服务实践的发展,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介入方法和模式,所以理论对企业社会工作而言很中重要,而关于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压力管理问题研究,却是寥寥无几,亟待加强。故此,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压力管理问题,期望能为企业社会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支持。

  2.2 企业社会工作实践成果。

  2.2.1境外企业社会工作。

  (一)境外:境外企业社会工作属于全新的专业服务领域。是以专业机制的利用为手段,对企业员工问题进行解决的专门职业,在劳资问题的解决上,工作困扰缓解等方面企业社会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在西方社会,工会模式等有关企业社会工作多种特色模式已经形成,开辟了新的服务途径更好的服务个人和家庭以及社区,也把专业服务提供给众多的劳工.

  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工业酗酒方案"在美国开始推行,聘用社会工作者把服务提供给酗酒者,这样社会工作者就会以专家的身份为酗酒者解决问题。随后,社会工作者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人群,"员工协助计划"被衍生(简称EAPs),与人力资源管理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内容相关。根据提供主体和场所把EAPs以内置和联合等模式进行划分。在EAPs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工作环境影响员工的情况并没有给予重视,把员工的个人改变作为重点,这样EAPs的真正受益者就是企业,而并非员工.

  德国:从1980年起,德国社会工作者被企业雇佣,隶属于人事部门负责把社会咨询或社会服务提供给企业员工。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理论研究和小组讨论等等。目前,内置模式被德国企业社会工作采用,超过2000员工的大型企业成为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提供的对象,很少在中小型企业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而其他欧洲国家社工服务是把一套外部服务系统建立起来,而德国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就是在当前还是建立在雇主自愿基础上,把内部社会服务提供给员工,这是对社会工作效用发挥产生直接影响的决定因素.

  印度:心理咨询和员工培训等为企业社工服务范围。就社工角色和功能来看,凭借其服务达到使员工需求被满足和实现企业组织目标的目的,这是导致社工一直在两者张力之中的根本原因。在很多情况下,社工选择企业利益和员工福利其一也是迫不得已的。服务正式就业的员工是社工以往的范畴,受非政府组织近年来积极推动社工的影响,印度社工已经转向服务于建筑业和采矿业等非正规工.

  日本:外部 EAP 和内部 EAP 为 EAP 在日本的两种方式。外部 EAP 就是外包的方式,把企业外部专业咨询师雇佣到企业开展 EAP 服务。在日本拥有一个"生活平衡管理"公司,在日本 EAP 服务公司中属于最大规模的.这个公司拥有精神医生和咨询师等90 位专业工作人员。他们为不同企业客户提供服务。三井物产等大企业也是他们的客户。对员工关爱,把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起来为其宗旨,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把EAP 服务开展在全公司,核心内容就是"更好的工作环境",实施该项目达到了把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升的目的,促进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健康、劳动和福利"奖项为日本政府对其颁发的。实施"更好的工作环境"EAP 服务后,三菱东京日联公司不仅提升了员工身心健康,而且也提升了员工工作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务意识。企业关怀员工实现了提升这些员工主观指标,并获得了政府奖励,良好地企业形象被树立起来,社会对其给予认可。

  2.2.2 港台地区。

  香港:90年代后的香港地区,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处于不断变迁之中,许多挑战和冲击需要各行各业面对。因此,一些非政府服务机构极具有远见,他们拓展了一套服务计划,围绕雇主对雇员个人和家庭等方面问题与困难的解决为核心,以"雇员辅助计划对其称之。这项计划被香港现在非政府服务机构开展的已经有好几家了,个人辅导和教育性活动等等为其提供的服务内容。把雇员工作和生活素质提高是这些服务的目的所在,是企业较人性化管理方式实现的协助力量.与其他社会服务领域不同的是,香港政府一直以来都没有在资助领域吸纳企业社会工作。但在时代变迁下,香港企业社会工作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使工商企业和员工需要不断被满足。

  台湾:属于较早发展企业社工的地区,到20世纪8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但这与企业和学界共同促进是离不开的。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政府推动。多元服务内容是目前台湾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特征,社会工作界以社会工作服务实施的过程深浅为依据分分服务内容为组织发展性和教育成长性,以及干预治疗性和休闲娱乐性四类服务.

  2.2.3 国内企业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方法去协助工业体系内人群的服务,它是一个新兴的社会工作领域。在西方,自 1875 年第一位福利秘书受雇于匹兹堡海因兹公司算起,企业社会工作已走过了一百三十多年。不过,作为"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机制"解决员工问题的专门职业及新兴的专业领域,在我国则始于 21 世纪初期。目前企业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在全国进行一些试点发展.

  1、企业社会工作的"厂内模式"运作:裕元集团公司的企业社会工作就很具有代表性,其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媒体大量报道了裕元集团公司员工经常处于长时间加班等对员工伤害很多严重事件,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于是,2000年要求具备社会工作硕士学历的人才被裕元公司聘请到公司担当其部门主管经理,开始对社会工作资源进行寻找,把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发展起来。员工活动中心在裕元公司成立,由3名专职人员与多名义工组建.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具体部门图书馆等被公司建立起来,对企业社会工作"厂内模式"进行探索,把生命辅导方式进行积极的推展。当时,围绕生命辅导和安全,以及环保和保健等展开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这是企业对与员工各类相关问题进行解决的有效平台。裕元公司这种主动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对企业内部员工日常生活问题进行解决,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企业福利项目,也为企业社会工作者开展人性关怀专业服务提供了平台。

  2.企业社会工作的"外包模式"运作:在这方面伟创力公司做的既具有代表性,伟创力公司属于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珠海工业园的员工就达到约五万,外来工达到90%.伟创力公司认为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作之余能够协助员工与当地社区融入到一起和尽力做到对其需求给予满足等等是极为必要之举。在2008年底,伟创力公司和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共同把社区服务中心成立,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被成立,这意味着社会工作"外包模式"运作开始,企业社会工作为外来工开始服务。当时,企业社会工作者以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为依托,把情感关怀和紧急援助等多元服务提供给外来工;同时,社会工作者把流水线工人作为针对对象,重点把他们培养成志愿者,从而在社区建设中使他们成为主人翁。

  此外,珠海协作者社工教育推广中心也把服务提供给伟创力公司,服务伟创力公司工业园区工人,把工业区企业社会工作作为工作重心,积极探索创新性实践。而此种企业社会工作模式获得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第四种模式的美誉,对于企业社会工作而言,属于立足新尝试和新探索视角,实现的专业化发展。

  3、企业社会工作的"企业购买模式"运作:在这方面富士康集团公司做得就极具有代表性。 2010年深圳富士康集团公司员工自杀恶性事件频繁发生,媒体对其以大篇幅进行了报道,2010年5月31日,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把一线社会工作者400名组织起来到富士康公司实施危机介入行动。在介入此次危机中,深圳社会工作者以个案辅导等形式,成为员工负面情绪疏导的有力协助者,从而使员工工作压力得到缓解,成为提升员工福利待遇的有力推动力量,对再度发生重要伤害事件起到了有效地防止功能,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曾震惊全国,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被成功地平息了。

  而通过此次危机事件的成功平息,富士康公司高层管理者深刻的认识到,在建设员工能力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社会工作方法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是不可替代的。企业对社工服务运作模式自行购买进行了首次推展,就是"企业购买模式".与此同时,富士康公司把社会工作部门设立在企业内部,运用个案工作模式等开展辅导企业员工服务,有效的把劳资冲突减少了,并使员工的心理紧张得到缓解,使企业员工工作关系步入良好状态,增强了员工职业适应能力。

  4.企业社会工作的"项目嵌入模式"运作:在这方面深圳温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做的既具有代表性。 2008 年,在金融危机全球爆发,巨大的冲击到深圳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当时,裁员和减薪大面积铺开,焦虑和恐慌成为企业员工所处的状态,员工的心理健康成为当务之急的突出问题,对深圳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地影响。当时,社会和各级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如何采取措施使深圳企业摆脱困境干扰,继续稳定地发展深圳经济。2008 年,"风雨同舟-企业社会工作"福彩公益金对社工服务购买项目被深圳温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策划,该项目在深圳市被启动,企业社会工作"项目嵌入模式"开始进入探索阶段。具体做法是,由深圳慈善总会选出 14 家慈善捐款数额较大的企业,企业与社工服务机构协议,达成服务意向,有深圳市民政局牵头,对服务承接企业和社工服务机构三方把协议签署,社工服务机构派企业社会工作者入驻承接服务企业开展工作.比如在模式运作初期,深圳温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 14 名在不同领域和规模企业 9 家入驻,以帮助员工对工作压力进行应对等一系列问题。在深圳工业领域,社会工作"项目试点"正式拉开帷幕,以下三点为其历史意义体现:在企业内为社工民间服务机构创造了专业实践平台;是政府部门公信力的展示,也是政府部门行政能力的体现,通过实际行动对企业和员工进行关爱和支持;使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内部压力被有效的得到缓解,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被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全面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5.国内的EAP模式:在最近的4-5年才兴起依靠EAP模式对员工职业心理健康进行关注,促进组织发展,并且首先流行在国内的大型外资企业。在深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下,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被吸引到中国进行投资,把分支机构设立在这里,把包括EAP的各种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带来。另一方面,在西方国家发展EAP已经拥有了二三十年发展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广下,EAP全球化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全球经济发展中,EAP堪称为一支独秀,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蓬勃时期,备受全世界青睐也是必然的事情。EAP在中国发展也是必然。基于这种背景,"惠普"等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的EAP项目纷纷被开始启动,尤其IT行业外企更是如此。虽然,内部的EAP服务模式被一些外企采用,就是由公司内部EAP专门人员实施对相关服务提供或协调职责,但是为了对员工的个人隐私性进行绝对保障,由外部专业机构对EAP服务模式进行提供被大多数企业采用。这成为国外EAP服务机构向中国市场进入的促进因素.如澳大利亚国际心理服务有限公司在亚太地区比较活跃,就已经进入我国,有的EAP服务公司凭借远程服务方式直接服务于中国境内员工。但在中国境内少数的外籍员工属于对EAP服务接受的对象,中国的本地员工还是占绝大多数。由于国外与国内在文化背景和观念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必须调整针对本地员工开展的EAP服务内容和方式。为本地员工实施相关服务由本地专业人员完成就是极为重要因素,也是极为必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这是相继出现一些本地EAP服务机构的直接原因,并且EAP或相关服务也被联想集团等一些本地企业使用。在本地企业日益加强关注员工背景下,将会出现越来越清晰相关意识或理念的状态,加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中国本地的EAP行业将会走向成熟,EAP服务也会走向非常普及行列3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