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对再婚未成年子女心理的影响研究设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7 共4978字
  第三章 研究与服务干预的设计思路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和产生原因的研究,首先发现出现与家人沟通困难,对家人有负面情绪等具体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个体对家庭和自身错误认知,以 ABC 认知行为理论为依据认为认知因素影响案主的心理行为,在对一名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观察与访谈、深入了解的研究基础之上,以此验证假设。然后依据“抗逆力”
  
  优势视角理论,运用社工干预的个案工作方法,设计并实施社会工作者介入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观察干预的结果,验证以上干预理论与个案工作方法,同时比较三种个案工作模式在改善再婚家庭未成年心理健康问题上的不同效果,以及验证前人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具体如下:
  
  第一,以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方法来进行实务研究,在实务干预的前期主要是个案准备工作,工作者通过会谈,来初步明确案主的问题,了解到案主与家庭成员不愿沟通,对继母充满敌意,与父亲关系紧张,具体表现为经常不与父亲联系,对妹妹冷漠,认为继母对自己有敌意。假期回家时,即便是父亲要求,也不愿参加家庭聚餐,与朋友交往总回避家庭的问题。在之后对案主的资料收集中发现,案主的自我认知存在偏差,负面情绪强烈,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第二,根据本个案为例,提出研究假设,即案主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在本实务研究中,工作者根据认知行为理论,提出了案主对自己与家庭的不理性认知,使导致案主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工作者同时依据“人在情境中”提出案主所处的复杂的家庭系统与家庭环境的变化,是造成案主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父母再婚后的外部环境压力是子女心理问题出现的客观原因。
  
  第三,验证研究假设。该阶段工作者通过对案主的心理晤谈,以及同案主家人的多次会谈,进行资料收集,对案主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该过程中工作者必须要保持客观中立的原则。
  
  第四,根据案主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原因,有针对性的设计出社工介入方案并实施,协助案主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及伴随复杂的家庭问题产生的一系列情绪及心理问题,同时做好工作记录,及时发现和总结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案主的参与和体验。第一阶段,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针对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所表现出与家人沟通缺乏、家庭关系疏远进行干预,如加强与父亲联系、学会去接受和关爱妹妹、理性对待与继母的关系等。第二阶段,运用人本主义治疗模式,关怀陪伴案主,使其减少对家庭的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获得自我成长与心理适应的能力。第三阶段,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让案主重新建立对自我的良好认知,对家庭再次产生依赖与信任。
  
  本研究采用个案社会工作作为介入方法的必要性及优势:
  
  首先,每个再婚家庭的不同与每个未成年子女个体的差异,需要工作者以“个别性”原则,运用个案工作的介入模式仔细分析家庭环境的变化,看是如何对未成年子女的心理造成影响的。工作者与案主一对一的沟通干预,使得未成年子女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以便更好地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有利于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个案工作中的心理晤谈,家庭访视的专业方法,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未成年子女的内心,探寻其父母再婚后他们的心路历程。个案工作的发展性目标,使得未成年子女能够重新建立与家人的沟通模式,改善错误的认知,建立对家庭的信任,对新生活的适应能力。
  
  再者,相对于单纯的心理咨询和社区设立的家庭纠纷调解机构而言,个案工作能够对案主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问题的根本,解决案主可以改变的部分,能够有效地开展服务干预工作。
  
  最后,个案方法在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成年子女处在身心发展未成熟的时期,心理异常的敏感多疑,个案工作尊重与接纳的专业价值理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秉承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工作者不但从心理上进行适当的干预,更从案主的外部资源入手,从根本上帮助案主提高应对“再婚”危机的信心和能力。
  
  案主处在再婚家庭中,由于继母在妹妹出生后,突然的冷漠,父亲对自己的忽视,情感上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情绪变得敏感多疑,以至于逃离家庭选择寄宿学校的生活,进而出现逃学、打架等问题。还有与父亲长期的敌对情绪,使之学习成绩一度下降,甚至出现辍学的想法,父亲对案主失望和放弃,造成了案主与家人的疏远和冷漠,工作者站在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以陪伴为主,探究案主的内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本文站在以案主的内在需求为主,在陪伴案主的同时,与案主共同探讨,外部环境对其心理影响的直接原因,寻找服务干预的突破口,以至于在具体的干预措施中,引导案主自救,运用理性情绪疗法改变案主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效能感。对案主的心理健康问题由浅入深的进行干预,旨在案主结案后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家庭与生活。
  
  3.1.2 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1.认知行为 ABC 理论
  
  根据认知行为理论,本研究认为:案主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在于对再婚家庭和自我概念的消极认知,所以需要帮助案主对自己再婚家庭的重新认识,进一步减少案主对家人的负面情绪,形成与家人的良好沟通,缓解家庭矛盾。
  
  其中,Ellis 提出的 ABC 理论中,A 代表诱发性事件,B 代表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 是指特定情境下个体情绪及行为的后果。A Ellis认为,诱发性事件 A 只是引起行为及情绪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的认知才是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根据 ABC 理论,再婚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案主对自我和家人的不理性认知,并非是家庭环境变化与家庭矛盾等诱发性事件。该理论主要在于帮助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改变现有家庭观念和家人的不合理认知,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具体操作时,帮助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对自己的家人和自我进行理性的分析,以便获取理性的认知,来更好地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与负面情绪。
  
  在本研究中主要是让案主理解新的家人不是来剥夺自己的家庭地位与父母的爱,而是重新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体系,需要正确面对新的家庭成员与家庭关系的变化,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让案主放弃对继母的偏见,学会体谅父亲现实处境,并学会与家人正常且较频繁的沟通,接受妹妹的存在。这样不仅能够改善案主的消极情绪,同时有助于发觉案主潜能,帮助案主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2.人在情境中
  
  根据人在情境中理论,本研究认为:父母任何一方的再婚使得案主的社会支持处于碎片化的缺陷状态,进一步加剧了得案主对家庭和自我概念的消极认知,进而产生对家人的不满情绪、很难适应新家庭环境、缺乏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与家庭成员沟通困难。由此可以看出,案主心理上的困扰,大部分来自父亲再婚后,所处的生活环境所施加的压力,所以需要对“案主”生活的介入,对“生活情境”的修复,即通过挖掘环境可能给案主提供的支持。
  
  人在情境中的基本理论依据在于,人的行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沙依仁,2001)。个案工作应该注重研究案主的环境及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帮助案主对特定情境进行反思,最终达到对自我的认知与修正。
  
  本文一方面将“情境”操作化为再婚家庭子女所处的“母亲、父亲、继母”三个层面的亲属体系,并评估它们对再婚家庭子女生活中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将再婚家庭子女行为操作化为“家人沟通”和“家庭适应”能力;最后,探析再婚家庭子女所处的不同的生活“情境”对案主在与继母相处方式,与家人沟通能力,适应再婚家庭的能力,以及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况。
  
  3.“抗逆力”--优势视角理论的核心
  
  根据该理论,本研究认为:案主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工作者对案主的无条件关怀和信任能够有效缓解案主对家庭的负面情绪,使案主主动去学习沟通的技巧;改善与家人的关系。优势视角的理论核心是“抗逆力”,抗逆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有效的能力,即在个人面对困难时,能够理性的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对个案进行实务研究时发现,造成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直接的原因是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无法适应家庭环境的变化,没有对新的家庭生活产生相应的“适应危机”的能力,同时案主没有具备自己面对困难、形成自我成长与承担的“心理适应”的能力。所以要引导案主学会并掌握,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有效控制自己负面情绪的能力;处理与家庭成员关系的能力;认可自我存在价值、提升乐观生活态度的能力等,并运用个案工作的专业治疗模式,提出一系列干预服务计划。
  
  3.1.3 研究内容
  
  1.在总结对再婚家庭子女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分析验证前人提出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2.通过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案主心理健康问题的实务操作及评估,验证相关研究假设;3.同时对个案三种模式介入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比较不同工作模式介入其问题的适用性。
  
  3.1.4 概念界定
  
  1.心理健康的含义
  
  学术界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根据《未成年心理学》一书,我们可以依次从最低层次(是否有心理疾病);中间层次(心理功能是否健全,是否能适应社会)和最高层次(自我实现)三层次来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
  
  2.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确的自我观念;(2)积极的心理状态;(3)良好的人际关系;(4)情绪稳定,良好的心境状态;(5)保持健全的人格;(6)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3.1.5 研究方法与社工干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论文的写作首先要以查阅相关文献为基础和依据,借鉴相关理论与模式,在总结前人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开展本次研究。笔者通过阅读与此论文研究相关的文献,收集社会工作介入再婚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与方法,以便更好的确定论文的研究价值与研究问题。
  
  2.质性研究法
  
  通过用质性研究来解释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采用访谈、观察法进行资料收集,对案主进行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通过与案主的互动,得出案主的认知因素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3.个案工作
  
  主张研究过程的民主化,即实践者以研究者的身份来对待自己,并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反思,来试图使自己的境遇发生改变。在本研究中工作者与案主共同来探讨并解决案主的问题,主要是引导案主自身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及需求做出理性判断,让案主正真得到改变,并根据案主的实际需求设计个案活动。
  
  3.2 服务性干预的基本思路
  
  3.2.1 理论依据
  
  根据对案主心理健康问题的资料收集与理论假设,针对案主自身与家庭的情况,以及外部支持系统几个方面入手,尝试运用以下三种个案工作理论模式对案主进行了服务性干预。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强调,人际沟通会影响案主的家庭关系和案主的社会角色的扮演,对案主的自我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模式的工作目的就是挖掘案主的案主的潜能,使其健康地成长。在本研究中,通过指派经常与家人联系的任务,让案主体会与家人有效沟通的成功体验。以及该模式强调多种治疗技巧的运用,使得工作者帮助案主可以更加有效地提供服务。
  
  2.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重点在于通过工作者对案主无条件的关怀,帮助案主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从而进一步培养案主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该模式非常适用于提升再婚家庭子女的自我概念,有利于抗逆力的建立,提高案主缓解家庭矛盾的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试,与家人积极沟通,学会适应家庭环境的变化,使得案主获得心理满足,对自己的生活与家庭产生期待与信任。
  
  3.理性情绪疗法,主要试图改变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人们固化的思维方式,重点在于帮助案主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面对那些父母再婚家庭的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父母的忽视,尤其是未成年子女长时间需求得不到满足,将很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会认为“我是多余”,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概念。
  
  3.2.2 干预的主要方法
  
  1.深度访谈法:包括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通过深入访问案主及与之相关的家人,深入了解案主的生活经历、自我感受、期望、态度及生活状况。
  
  2.个案访视: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为了了解案主的问题或促进案主的适应,到案主平时生活过的环境中拜访有关人员的一种专业性访问。
  
  3.过程评估法:亦称“状态评估”.对评估对象所处现实状况和态势的评估。常用于形成性评估,也是综合性评估的组成。又可分为服务对象改变的过程评估和服务计划执行的过程评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