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书法篆刻论文

郑板桥的书学思想探究

时间:2016-09-06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1684字

  摘要

  郑板桥(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兴化人,清代中期书画家、文学家,活动于清康熙到乾隆年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以诗书画"三绝"着称于世,"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其书法变革意向鲜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取碑与帖的精华,侧重取法金石碑板,对汉字字形进行夸张、变形,找到了书画同理的客观规律和创作途径,别树一帜地创造出了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崭新书体--"六分半书".这种创格和变体,以隶楷行草四体相参,加入兰竹笔意,特色鲜明,又称"板桥体".郑板桥所处的时代,正是碑帖根本性转换的迷茫与探索时期,帖学书风发展到顶峰并出现穷途末路的征兆,碑学书风开始萌芽。郑板桥作为传统书风的反叛者,不肯随波逐流附和帖学书风,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成为近代碑学的先声,对后世碑学理论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郑板桥凭借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六分半书"以其独特性、创造性、思想性、时代性,给后世提供了一份极其丰富、珍贵的遗产。郑板桥敢于超越时代的叛逆、创新精神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是中国书法几千年来绵绵不断发展演变的源头活水。

  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郑板桥书风形成的社会背景,即郑板桥书风形成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扬州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清初书风。一方面,分析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浓厚的文化氛围、优越的地理位置、广泛的市民阶层等因素,使扬州在清代前中期发展成东南一带文化艺术最为繁盛和活跃的地区,促进了扬州艺术市场的形成,书画氛围日益浓厚、书画商品化倾向日益凸显,为郑板桥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介绍了清初陈陈相因的帖学书法危机。

  第二章论述了郑板桥的书论美学思想和书风特征。一方面,本章从散见于其诗词、书信、题跋中,概括出其精辟、独到的见解,涉及到郑板桥创作、鉴赏、批评各个方面,即书法取法对象和审美取向的熔铸古今、标新立异,书法创作的独抒性灵、师心自用,书法批评的人品书品、相得益彰,反映了板桥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敏锐领悟。另一方面,本章总结了板桥楷书、草书、隶书、六分半书的审美特征,对六分半书名称的由来、主观成因、艺术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

  第三章分析了郑板桥书法与碑学兴起的关系。清初,陈陈相因的帖学书法出现危机,扬州,特殊的文化氛围使大批学者和艺术家汇聚于此,在碑帖根本性转换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郑板桥是碑帖根本性转换、由前碑派兴起到碑派发展时期,以碑破帖的先导和典型,是近代碑学的先声,对碑学的实践和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实践方面,邓石如、伊秉绶、吴昌硕在篆、隶书法上,成就斐然,成为碑派书法的典范。理论方面,以阮元确立碑学理论为开端,经过包世臣、康有为的大肆鼓吹、推波助澜,碑学理论逐步完善。

  第四章总结了郑板桥书法的历代评价、影响和其书法对当下书坛的启示。对于"六分半书"即"板桥体"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郑板桥书法在继承与创新,文化滋养笔墨,诗书画相互交融,对比、尚奇求怪与当下展厅效应下的视觉冲击方面给当下书坛以启示。

  关键词:郑板桥 书论思想 书法特征 碑学

  目录
  
  摘要
  
  绪 论
  
  第一章 郑板桥书风形成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郑板桥的生活情境
  一、扬州经济的繁荣与艺术市场的形成
  二、文化环境的嬗变
  第二节 陈陈相因的帖学书风
  
  第二章 郑板桥的书论美学思想与书风解析
  
  第一节 郑板桥的书论美学思想
  一、熔铸古今、标新立异
  二、独抒性灵、师心自用
  三、书品人品、相得益
  第二节 郑板桥书风解析
  一、楷书--纵横欹侧、痩劲挺拔
  二、草书--内敛古朴、自由奇崛
  三、隶书--瘦劲舒展、端庄俊逸
  四、六分半书--点画诙谐、乱石铺
  
  第三章 郑板桥书法与碑学之兴
  
  第一节 "前碑派"的探索
  一、"碑"与"帖","碑学"与"帖学"
  二、"前碑派"的探索
  第二节 "六分半书"对碑学兴起的先导作用
  一、对碑学实践的影响--邓石如、伊秉绶、吴昌硕
  二、对碑学理论的影响--阮元、包世臣、康有为
  
  第四章 郑板桥书法的评价及对当下书坛的启示
  
  第一节 郑板桥书法的历史评价
  一、积极评价
  二、消极评价
  第二节 郑板桥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郑板桥书法对当下书坛的启示
  一、继承与创新
  二、诗、书、画的融通
  三、对比、尚奇求怪与当下展厅效应下的视觉冲击
  
  结 语
  
  参考文献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