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新闻摄影技术对社会的引导作用

时间:2017-03-07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本文字数:6716字
  第三章 摄影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21 世纪,现代摄影技术的数字化影像对于传播、媒体、交流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运作形式和传播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传播和影响带来了自由化和多元化,同时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网络数字化时代,覆盖面积之大、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的今天,摄影技术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摄影技术对新闻传媒、商品推广和群众文化传播这三方面的作用。
  
  一、 新闻摄影技术对社会的引导作用
  
  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故事。摄影技术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类在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过程的视觉化需求。也正是由于摄影技术的本质属性,新闻摄影也伴之而生,从刚开始的可携式木箱照相机到小型照相机和闪光灯的出现,使人们获得动态影像的途径更加便捷,同时也使新闻摄影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逐渐成为媒体产业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图文并茂的报道方式也成了媒体传播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摄影技术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捕捉影像的可能,同时满足了观众对现实社会生活视觉化的需求。从初期摄影技术的繁杂和记录事物的单一到现在数字化传播的简单迅捷,经历了时代的洗礼,也更加突出了摄影数字化影像的自身属性。
  
  (一)新闻摄影技术的兴起
  
  1842 年 5 月德国人比欧乌和史特尔兹纳所拍摄的火灾遗迹,是新闻摄影的开始,资庆元也在《新闻标题发生发展概论》中提出该事件为“第一张新闻相片”[21].代表着新闻摄影技术的萌芽状态。在新闻摄影技术发展的初期,摄影只是作为一种偶然性的记录工具,一直到英国摄影师罗杰·芬顿在 1855 年 2 月用火胶棉湿版摄影法记录了克里米亚战争,新闻报道才被真正的应用并得到社会的认可。美国摄影师马修·布雷迪在 1861 年南北战争中,用湿版摄影法拍摄了 7000 多张底片全面报道了这场战争,才使摄影技术真正的投入使用到新闻传播当中。在 19 世纪战火纷飞的时代里,战地摄影师们,携带着笨重的器材,长途跋涉,随进拍摄。由于当时摄影技术的不成熟,不允许在炮火与厮杀的战场上进行纪实拍摄,所以摄影师们只能拍摄士兵和战场等静态场面并且配上准确的文字描述。
  
  1924 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设计的“徕卡”照相机的问世,它使摄影记者更加快捷的获取新闻瞬间。当年,影像传真技术的运用是摄影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抓拍”观念的确立,同时也标志着摄影技术正式介入事件的进行过程。
  
  徕卡相机的问世,给新闻摄影提供了新的纪实工具,也标志着摄影技术在工业化社会的提升与发展。对新闻摄影报道的传播形式的使用也更为广泛,摄影报道在短时期内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同时杂志上所采用的专题式新闻报道题材一直影响到至今,加速了新闻摄影技术的发展。
  
  (二)新闻摄影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摄影技术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但总体来说它是服务于社会和人类的一项工具,在本质上它是传播人们思想意识延伸的手臂,在当代社会中新闻摄影的本质是传播和影响大众意识和促进发展的手段,摄影技术的记录事实的特点也体现了新闻的特征。
  
  1.新闻摄影技术的本质属性 盛希贵在《新闻摄影教程》中对“新闻摄影”所下的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就是说新闻摄影技术影像,是用一幅或者多幅的相片来讲述一个新闻故事。然后再通过摄影技术手段,随新闻形象的现场纪实,形成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可视的新闻图片,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传播新闻信息,从而也就决定了新闻摄影技术影像的本质属性。从本质上来说,新闻摄影技术影像是一种新闻传播的方式,是一个类别,但具有新闻传播的一切属性。
  
  新闻摄影技术的本质就是技术影像,而新闻摄影的基本属性就是新闻属性。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在掌握较熟练的摄影技术时,不单单会运用手里的相机,还要有深厚的文学根基和广阔的眼界,同时要求新闻摄影记者能辩证地对待文化的差异性与多元性,正确解读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补。运用好摄影技术纪实的本质属不能从单一的技术范畴或者艺术范畴来认知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技术影像是一种视觉新闻,它主要活动在印刷传媒和网络媒体之中,然后通过摄影图片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从而达到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功能。用一幅视觉吸引力强的新闻摄影技术影像,来让大众感知和获取信息。然而新闻摄影技术的纪实性是摄影技术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而它运用本质属性,真实的、客观地记录和拍摄人们在有意无意间“忽略”的那些事实,然后借着摄影技术影像的力量,使摄影技术成为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
  
  2.新闻摄影技术的特征 关于摄影的特性,着名摄影家罗光达在《新闻摄影艺术特性探讨》一文中介绍了好几种不同的看法:“新闻摄影的特征性概况为真实性、新闻性、形象性;或者将它概括为真实性、新闻性和思想性;还有的人认为新闻摄影的根本特点是一种以摄影画面形象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新闻形式”.此外,还有的人认为“新闻摄影政治性太多,艺术性太少;新闻摄影是为了报道新闻,不存在审美价值;”等等这些观点是片面性的。新闻摄影的特性是指新闻摄影本身具有的规律和特点的,并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
  
  1 新闻性,新闻性的根本就是新闻价值,它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新闻性就是采访报道的新闻事件要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性,对新闻价值性的判断是决定新闻报道的关键。首先要学会把握题材。判断该新闻事件是否是重大新闻事件,是否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及大众关心的新闻事实,还包括被采访对象的社会关注度和事件的趣味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新闻摄影中的新闻价值也有了新的变化,各式各样的新价值呈现在大众面前,满足感官需要的视觉要素也越来越重要,可读性和接近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年轻的这一代。新闻性的另一个体现就是时效性,找新闻传播中时效性是新闻的及时性,它强调的是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实,尤其是突发事件,要以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件的基本事实进行全面、真实、准确的报道。这要求新闻摄影工作者利用熟练的技术,争取在短时间内把读者最关心的信息进行传播。还有,独特新颖的采访报道的角度也决定着新闻摄影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和感染力,要接近群众,了解大众的心里。
  
  2 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灵魂,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即要真实、客观的反应新闻事件、真实的记录新闻事件的原有面目,不能弄虚作假,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基石,也是新闻摄影的本质所在,更是让读者信服所在的依据。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不能拿虚假的东西来欺骗大众,如:华南虎事件,以假充真,造成了及其恶略的影响。其次,形式真实,新闻事件中拍摄手法和表现形式要真实,摄影记者要正确的处理摆拍和抓拍的关系,要在典型环境下抓取典型人物的典型瞬间,不能摆拍。要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不恰当的拍摄会歪曲新闻事实,也要防止后期处理制作中的失真。如“藏羚羊事件”最后,文字准确,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照片需要文字加以补充说明,以达到对内容的限定、解释、强调、延伸和评论等,是新闻报道更加完整准确。
  
  3 形象性。指新闻摄影技术的形象性,新闻摄影技术要用形象来说话,用摄影影像来表现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和新闻意义,同时新闻信息也蕴含于新闻形象之中。抓拍的摄影影像要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冲击力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布勒松说过:“我们所要表现的主题,像一粒钻石上的各个切面,有着不同的细节,闪耀着不同的色彩,应该把它们集中概括的表现出来。”
  
  新闻摄影技术影像的真实性,是由形象性来体现出来的。新闻摄影影像的形象性的实质是从实际生活中发掘最有意义的新闻,同时把新闻用摄影技术的手法在造型上表现出具体、真实、生动而感人的新闻形象化。这也是摄影记者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技巧所在。
  
  4 瞬间选择性。“咔嚓”一个动作,轻轻一按,就是一种选择,而新闻摄影就是靠这一瞬间来揭示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瞬间形象选择的好,便可以发挥出新闻的独特性,达到一图胜千语的传播效果,所以,摄影记者“抓拍”的技术要强,必须把握好新闻事件的主体形象,一幅新闻摄影报道是否成功,除了有很高的摄影技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采访者对新闻瞬间角度的选择和把握。新闻摄影的瞬间性,是采访拍摄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典型性瞬间。新闻事件都有及其短暂的一瞬间或者是一刹那能体现出当时新闻事件的状态或矛盾焦点的高潮,摄影记者选择的特殊拍摄位置和角度,所拍摄到的新闻事件可以在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的瞬间形象,直接呈现在大众眼前,并能在大众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直观印象。布列松曾认为:
  
  “一个人、一件事,都具有决定性的瞬间,这一瞬间决定了此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决定其典型意义。”
  
  只有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客观因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用相机思考,用镜头分析、用照片诉说整个新闻事件。
  
  因此,摄影工作者,不但要求熟悉的运用摄影技术,还要有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对新闻事件有高度的敏感力、敏锐的洞察力。把握新闻摄影的方向和尺度,利用摄影的瞬间性去揭示新闻的本质和内涵。“瞬间的选择性”又称“决定性瞬间”理论之所以对新闻摄影实践有指导性意义,就在于他为摄影记者的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和要求并且能够不断的推进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三) 新闻摄影技术引导社会舆论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大众了解全球的事件发展的一个最佳渠道,而摄影技术在传播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尤为的重要,数字化摄影设备的不同,在新闻摄影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同时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摄影为政府和大众沟通搭建桥梁,间接引导着社会舆论的大方向和潮流。
  
  1.数字化技术的摄影设备对各种新闻题材的影响。镜头对于相机的形成影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焦距、通光量、取景范围和景深范围这些细节都需要依靠镜头焦距的长短不同来解决。大致可以把镜头分为这几类: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标准镜头、中焦距镜头、长焦镜头等。
  
  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因拍摄取景时的场景宽广,又能刻意夸大前景并表现出较强烈的透视效果,同时视场角达到 64°-90°之间,故而得名。135 相机的广角镜头焦距约为 30mm,120 相机的广角镜头焦距约为 50mm,4×5 相机的广角镜头焦距约为 100mm.
  
  在新闻摄影技术中由于广角镜头的焦距短、视场角范围广,所以拍摄出的新闻照片场面大、信息量大、景深长、画面前后的清晰范围相当大的、善于表现景物的远近透视和突出夸张前景、同时加强画面的视觉感染力。当被拍摄对象离照相机很近时,技术影像的画面的边缘会出现变形,这种变形会随着焦距越短越明显,拍摄者在拍摄时要注意相机和被摄体的角度与距离问题。
  
  2 鱼眼镜头,鱼眼镜头属于一种超广角镜头,它的视场角在 180°左右,因如鱼眼般巨大的视角而得其名。135mm 照相机、120 相机和 4×5 相机的鱼眼镜头焦距在分别约在 16mm 以下、24mm 以下和为 45mm 以下,鱼眼镜头在强调客观真实的报道中应用极少,因其拍摄景物的透视效果夸张、拍摄范围大,画面有严重的弧度变形,多用于对大场景和环境的交代,极具趣味性效果。适合用于新闻报道中具有戏剧性的事件。亚历克斯安德烈·杜雷特·卢特兹利用该镜头拍摄的《微型星球》(图六)[27],在照片中,这些微型星球悬浮在空中,这些微型球状景像使人们喜爱的标志性建筑物看上去更加印象深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绚丽的影像效果。
  
  3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和人的双眼视场角接近,大约在 46°所以称之为标准镜头。它的焦距长度和其所拍摄画面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135 相机和 120 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约 50mm 和 80mm,4×5 型照相机的标准镜头约 150mm.在新闻摄影报道中,标准镜头和我们的视角非常接近,用这类镜头拍摄出的画面可以使读者具有真实感、亲切感,并且拍出的景物能最大程度的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
  
  4 中焦距镜头。焦距范围在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之间,视场角在 15°-28°之间。135 相机的中焦焦距约为 100mm,120 相机的中焦焦距约 150mm,4×5 型照相机的中焦焦距约 210mm.中焦距镜头,较适合拍摄人像,可以很好地交代人物之间或者景物之间的关系。在新闻摄影报道中因镜头与被拍摄对象的焦距适中,所中焦距镜头拍摄出的作品和标准镜头相比景深小一些,拍摄的景物背景略为模糊,主体更加突出。
  
  5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视场角在 12°左右,因焦距比中焦距镜头长,所以叫长焦镜头。135 相机的长焦镜头的焦距约为 200mm,120 相机的长焦镜头的焦距约为 300mm,4×5 型大画幅相机的长焦镜头的焦距约为 360mm.在新闻摄影报道中,该镜头的影像特点是:由于景深小,是的被采访主体特别的突出。并且由于该镜头成像较大,是的远处的被采访拍摄主体在感光材料上有较大的成像,透视关系被大大的压缩。
  
  6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就是把不同焦距的镜头组合在一个镜头里,可以改变不同的视场角,其焦距可以再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于定焦镜头相比,普通的变焦镜头的口径小(专业镜头除外),成像质量稍逊定焦镜头,但变焦镜头在平时使用时比较方便,变焦镜头在新闻报道中倍受青睐,它意味着摄影记者在拍摄时不需要移动位置,只需要转动手中的变焦镜头,变能拍摄出不同景别的影像。简单的说,一只变焦镜头可以起到若干只不同定焦镜头的作用。同时,它节省更换镜头的时间,还有利于构图,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快速捕捉典型性瞬间的可能。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镜头,在新闻报道中这些镜头影响相对来说大一些,同时对镜头的选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根据不同的采访题材和现场的情况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
  
  2.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摄影是记者的基础,摄影技术的掌握是摄影记者最基本的能力,新闻是记者的思想,影像是记者手中的枪,笔是记者手中的子弹。当前我国新传媒和传统媒体的竞争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各种利益诉求不断分化,各种文化思潮不断交锋,各种价值体系不断碰撞时期,新闻图片是最直观、最形象且最具有诱导力的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越来越受读者的喜爱,好的新闻图片占据新闻的重要位置,以达到和受众的共鸣,再这样的环境下,摄影记者应该如何运用手中的枪,来直击社会的新闻事件呢。这就需要新闻记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的责任感,新闻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纽带,只有把握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才能提高政治责任感,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正确的引导社会的舆论。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新闻媒体作为宣传、教育人们群众的主流舆论渠道,总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反应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28].同时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牢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新闻媒体履行的职责,是媒体的灵魂、是媒体的生命线。二是要增加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29].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因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永恒的主题,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记者应坚持积极向上的思想,做到用哲学的眼光看待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向上的舆论。
  
  3.新闻摄影加快舆论传播。 摄影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对新闻质量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从最开始的摆拍人像的专题采访,到现今的随时抓拍。数字化影像的传播能力和复制技术也随之提升,同时加大了数字影像对大众的视觉冲击力,扩大了新闻摄影的社会影响力。
  
  摄影技术提升新闻质量和传播速度。数字化时代催生了视觉文化的兴起,图片成为人们新的表达形式,也标志着“读图时代”的来临,伴着摄影技术的影响范围逐步的扩大,给新闻摄影带来了空前绝后的便利条件。摄影技术已经从传统的胶片时代逐步发展数字化技术时代,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摄影技术影像的画面效果,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新闻讯息的传播方式更是多元化,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报纸、电视等还是新媒体的网络、手机等,对技术影像的要求越来越高,摄影图片也为新闻增添了可读性和娱乐性的功能。大众读新闻更钟情于简洁、生动的形象新闻,不但能直接获得新闻、信息等,还能得到视觉的享受。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给予的,同时传播形式的增加也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新闻摄影作为一项重要的传播技术,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必要手段之一。尤其在数字化技术的时代下,新闻摄影的设备得到了大范围的更新,新闻摄影记者在利用摄影技术所获得的新闻信息也更加高效和便捷,数字化影像设备能够让摄影记者快速的获得影像信息,可快速观看和传送发布。同时也节约了新闻摄影的成本,储存卡可以重复使用比胶片的一次性使用更加节省,并且存储卡可以和电脑连接,从而直接在计算机上选定或修改图片,取代了以往价格比较昂贵的胶片冲印。现阶段电脑选片和修片后直接可以作用于排版印刷和电视新闻上。摄影技术不但提高了新闻的质量,也促进了新闻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影响力。
    相近分类:新闻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