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文物摄影中光线的运用探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09 共1895字
摘要

  摄影是光的艺术,光是摄影的生命。优秀的摄影师善于利用各种光线服务于自己的摄影作品。文物摄影是利用现代摄影技术揭示文物的科学、历史、文化、艺术内涵的一种摄影形式。在文物摄影中,光线的运用尤为重要,正确成功的用光可以充分反映出文物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美感,反之失败的用光则难以有效表现文物的历史文化特征,破坏文物的美感。

  相对于其他摄影形式,文物摄影大多数在人造连续光源的条件下拍摄,因为人造连续光源在刻画造型,表现器物质地上较自然光有很强的优势。文物摄影通常采用 5500K 色温的人造连续光源,其色温接近日光,可以更准确还原器物的色彩原貌。文物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要素是光度、光位、光质、光型、光比和光色。下面着重从文物摄影中常用的光位、光质、光型和光比三方面进行探讨。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相机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和角度。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正面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等六种。

  正面光,就是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面,随角度高低分别平射光,顺光和高位顺光。正面光照射的被摄体照度明亮,但是立体感较差,缺乏明暗变化。因而适合平面文物布光采用,如字画古籍碑帖契约等文物;前侧光,指 45 度方位的正面侧光。前侧光照射的物体富有生气和立体感。用前测光可以突出表现质地粗糙和有凹凸纹的器物,如铜器上的纹饰,陶器上的蕉叶纹、石器骨器上的刻字;侧光,又称 90 度,侧光下被摄体呈现阴阳效果,它能突出明暗强烈对比。侧光适合表现表面起伏凹凸变化很小的器物。由于测光角度较高阴影相对较小,可以把器物暗部的细节刻画出来;后侧光,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廓线条,使主体和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在文物摄影中后侧光的使用较多,能够起到隔离光的效果,更好地勾勒出器物的轮廓,使器物与背景有效区分;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逆光与侧逆光有着类似的画面效果,在文物摄影中也有广泛的应用;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正上方。顶光主要用描绘于器物顶部的造型和饰件。在青铜器的拍摄中,顶光可以使器物底座的周围产生浓重厚实的投影,充分展示青铜器的厚重和威严;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可以照亮器物底部的纹饰造型。在神兽、护法等特殊器物的拍摄中可以采用,有助于渲染其恐怖,凶猛的感情色彩。

  光质是指光线聚散、软硬的性质。人造光源主要有散光灯和聚光灯两种,这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光源。散光灯光照广泛、均匀,强度在区域内衰减均匀,而聚光灯光照集中、强烈,强度在区域内衰减不均匀。拍摄文物大多数情况下用散射光,因为它的光强性质接近于自然光,符合人的视觉习惯。瓷器、玻璃器、玉器和金银器等在散光灯下拍摄器物反差适当,阴影小而富有立体感。物件在在某些特点情况下,文物摄影采用聚光灯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某些石器玉器上的打磨加工痕,青铜器凹凸有致的铭文等,采用聚光灯侧光位来照明,能够更好地突出表现局部特征,强化立体感。

  光型是指各种光线在拍摄中的作用。主要分为主光、辅光、修饰光、轮廓光以及背景光等。主光,又叫塑形光,指用以显示文物,表现质感,塑造形象的主要照明光;辅光,又称补光,用以提高主光产生的阴影部亮度,表现阴影细节,减小影像反差;修饰光,又称装饰光,指对被摄文物的局部添加的强化塑形光线;轮廓光,指勾画被摄器物的轮廓光线。逆光侧逆光通常都属于轮廓光;背景光,光源位于被摄器物后方朝背景照射的光线,用于突出主体或美化画面。根据光型的特点,文物摄影一般采用多只电子闪光灯进行拍摄,电子闪光灯是冷光源,基本不会对文物产生伤害。布灯的数量原则上不少于4 只,即主灯、辅灯、顶灯和背景灯。可以根据不同器物的特点,在拍摄实践中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修饰灯和轮廓光。例如在玉器的拍摄中,可以在适当增加逆光和侧逆光,这样可以把玉器晶莹通透,宛然温润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光比是指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的对比情况。

  通常是指主光与辅助光的差别。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刚的效果,光比小,反差小,有利于表现柔的效果。在文物摄影实践中,玉器、瓷器、陶器以及漆木器等器物适合采用小光比布光,可以表现上述器物的质地和表面特征,同时可以避免光斑和光晕的产生。青铜器、铁器等表面粗糙,器型粗犷的器物适宜用大光比布光,主灯,辅助灯摆放在被摄器物前方左右 45 度的位置,可以产生较为浓重的阴影,明暗反差强烈,凸显铜铁器的质感和厚重感,表现文物的本质特点。

  参考文献

  [1]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普查藏品登陆操作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