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27 共3116字
论文摘要

  呃逆,俗称“打嗝”,多由正气亏虚、饮食不节以及情志不和所致,且因胃气上逆动膈致喉间呃声持续或间歇性的发作,不能自制。现代医学中,呃逆又叫“膈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膈神经、膈肌中枢神经或迷走神经等受刺激导致膈肌一侧或双侧出现阵发性的痉挛,同时伴有吸气期声门的突然关闭。
  
  患者膈肌痉挛持续发作超过48h还未停止,则为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hiccup,IH)。顽固性呃逆是中风后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还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对其治疗多采用镇静、解痉以及止呕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本文主要采用针药联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中风科住院的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42~70岁,平均(57.20±3.65)岁;病程2~15d,平均(7.15±2.36)d。所选患者均经头颅CT、MRI检查以及西医临床确诊;并参照1986年中国卫生部中医急症中风协作组以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编修的《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所选患者均排除肝癌、胃癌或横、纵膈病变导致的呃逆患者。将64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9∶13,平均年龄(55.00±1.87)岁;平均病程(6.00±1.71)d;研究组患者辩证属胃失和降、痰浊中阻9例,横逆犯胃、肝郁气滞13例,摄纳失职、正气亏虚1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5,平均年龄(56.00±2.01)岁;平均病程(7.00±1.34)d;研究组患者辩证属胃失和降、痰浊中阻8例,横逆犯胃、肝郁气滞15例,摄纳失职、正气亏虚9例。给予研究组针灸理疗并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脱水、改善脑代谢以及降血压、颅压等常规治疗。与此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治疗:。
  
  (1)针刺疗法;患者取仰卧或坐位,行针取1.5寸30号毫针,针刺取膈腧、攒竹、足三里、中脘、公孙以及内关等穴位,进针得气以后施平补平泻手法1min,并留针40min,1次/d。
  
  (2)中药疗法;中药主要采用通腑降气法进行治疗,其治疗药方为:6g丁香,10g厚朴,10g木香,30g代赭石(先下),10g大黄(后下),9g枳实,20g白芝麻。其中,伴呕吐者加10g姜半夏,15g竹茹;口舌少苔加10g生地黄,10g玄参;口苦舌红加10g黄芩,6g黄连;神昏加15g郁金,20g石菖蒲。1剂/d,水煎服后取汁300ml,早晚分服,10d为一疗程。
  
  (3)穴位注射疗法:患者取仰卧位,取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和内关穴并进行常规的消毒后,使用5ml注射器取抽3ml维生素B1注射液、1.5ml山莨菪碱注射液、3ml维生素B6注射液,混合均匀后注入中脘穴、双侧内关穴或者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各2.5ml,1次/d,5d为一疗程。
  
  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法:10mg西沙必利胶囊,2次/d;5mg巴氯芬片,3次/d,均口服。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呃逆发作的频率、持续的时间以及复发的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针药联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评定标准,主要从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四个方面进行。痊愈:患者呃逆停止,且随访1月后,没有复发情况发生;显效:呃逆基本消失,且随访1月后,偶有复发情况,但症状明显好转;有效:
  
  呃逆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且持续的时间明显缩短;无效:
  
  患者呃逆物明显改变,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为75.00%,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论文摘要  
  3 讨论
  
  临床中中风是较为多发的疾病之一,该病并发症多且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高,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中风导致的并发症中呃逆较为常见。中风后患者的脑部发生病变,特别是脑干以及下丘脑处的损伤,使得内脏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增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胃黏膜出现缺血等,最终刺激膈神经引发呃逆。
  
  多数情况下,呃逆并发与大面积、多发性的脑梗死;高干出血或梗死以及脑出血等,是病情加重的预兆。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常导致患者烦躁不安,进食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睡眠的质量,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吸入性的肺炎、水电解质的紊乱、营养的缺乏、抑制患者呼吸等,甚至影响其治疗的疗效,给患者带来了痛苦。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主要受脊椎上神经元的控制,而中风后的患者延髓孤束核损害,刺激到膈神经以及迷走神经,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对其治疗,主要是以肌松解除痉挛、镇静以及胃肠动力等药物,该种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虽能起到治疗的疗效,但其效果不太理想。中医学认为,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主要是由于肝风横逆犯胃、胃气上逆,胃失和降以及肝克脾土等所导致的呃逆持续不止。因此,对其的治疗主要是以针刺疗法以及中药疗法的联合治疗。
  
  针刺疗法中的膈腧,位置最接近膈肌,是治疗呃逆主要的穴位;攒竹即足太阳膀胱经穴,可循行人络脑;足三里主要是胃下的合穴,亦是健脾的主要穴位;中脘是胃之募穴,足三里与中脘两穴合用能够起到健脾、胃化痰的功效;公孙主要是脾上的络穴及络胃;而内关属心包,能络三焦,公孙与内关两穴主要是八脉的交会穴,前者能通络脉,后者能通阴微,两穴联用能治胃心胸的疾患,能起到和胃、理气及降逆等功效。针刺治疗时需注意的是,由于穴位的结构特点,进针时应尽量避免伤到患者的神经以及血管,出针后应按压避免出现血肿。中药疗法中丁香、代赭石等能够降逆和胃;厚朴、半夏等能够健脾、理气和化痰;木香能够顺气;白芝麻能润肠止呃。在穴位注射中,中脘穴、足三里穴能使胃肠之气得到疏通起到升清降浊的作用,同时内关穴有平肝解郁、降逆止呕的效用。
  
  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能营养神经,注射山莨菪碱可减缓膈肌痉挛,改善微循环。但是在进行注射时取穴应准确,针刺深度在2~3cm;用棉球按压注射点,并轻轻按摩,刺激穴位促进血液的局部循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注意注射后患者可能发生体位性的低血压,因此,要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予以处理。针刺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具有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取穴操作方便,能够起到理气逆止、化痰和胃的功效。本次采用针药联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学辩证论治中将针刺疗法与中药疗法联合使用,能最大限度将中医治疗的优势充分发挥。针药联合治疗中风后的顽固性呃逆,其临床疗效甚好,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呃逆患者生活的质量,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并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军,于晓东.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合并顽固性呃逆3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3):370-371.
  [2]张鸿.针药联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8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7):1041-1042.
  [3]刘朝阳.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2):56-57.
  [4]祝波,焦杨.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25-126.
  [5]刘良生.针刺攒竹、内关穴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58-59.
  [6]王伯清,韩桂玲,张咏梅.脑卒中后呃逆中医治疗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2,37(9):688-690.
  [7]刘泰,何乾超,蔡伦.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机制、病因及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11,21(1):182-184.
  [8]王英,申鹏飞.中风后呃逆中医治疗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1,37(1):65-6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