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健忘症的病因病机及辩证分型治疗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05 共3574字
论文摘要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是发作时出现短时间记忆丧失,患者对此有自知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时对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但说话、书写和计算力正常。多数学者认为是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边缘系统的颞叶海马、海马旁回和穹隆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健忘”的范畴,亦称“喜忘”“、善忘”“、多忘”。

  1、 病因病机

  多由年迈体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所致。年迈体虚:年老肾衰或久病不复,致肾精亏耗,脑髓失充,髓海空虚,脑失所养,皆令人健忘。《医方集解·补养之剂》:“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肾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饮食不节:平素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不布,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窍,而发健忘。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生化无源,心脑失养而发本病。《三因极-病证方论·健忘证治》:“脾主意与思,意者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今脾受病,则意舍不清,心神不宁,使人健忘,尽心力思量不来者,是也”。《重订严氏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夫健忘者,常常喜忘也。

  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治之之法,当理心脾,使神意清宁,思则得之矣”。情志失调:素体阳盛之人,加之恼怒过度或长期忧郁,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而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气血逆乱,上逆清窍,而发本病。《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本病病位在脑,与心、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性有虚实之分,且以虚证居多,多因年迈体虚,劳倦过度导致心脾亏虚,肾精不足;实证见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导致气血逆乱,痰浊上扰。本病的病程大多较长,病情复杂,且虚实之间可以转化。实证的痰浊日久耗伤气血,损及心、脾、肾;而虚证病久,脏腑受累,气血运行失司,积湿为痰,终致虚实错杂为患。

  2、 辩证分型

  治宜分清虚实,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分型治之。

  2.1 肾精不足 健忘,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遗精早泄,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补肾益髓、填精养神,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本方填补脑髓之力尚嫌不足,可选加阿胶、龟板胶、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也可用河车大造丸大补精血,填精补髓;不寐多梦加酸枣仁、五味子、远志、石菖蒲养心安神开窍;潮热盗汗加炙鳖甲、知母、青蒿滋阴清热;心烦心悸,梦遗失精甚加肉桂引火归元,与黄连共用即为交泰丸以交通心肾,心神可安;若兼肾阳虚加鹿角胶、肉苁蓉、巴戟天、紫河车以阴阳同补,填精补脑。

  2.2 心脾两虚 健忘,失眠,心悸,神疲食少,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宜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加减(人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

  失眠甚加夜交藤、合欢皮、龙骨、牡蛎以镇惊安神;心血不足加熟地、芍药、阿胶以养心血;脾虚湿盛加薏苡仁、泽泻、炒扁豆、当归炒用健脾利水;脘闷,纳呆,苔腻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以健脾理气化痰;兼气虚自汗重用黄芪、加防风、浮小麦益气固表;气损及阳,兼见畏寒肢冷加桂枝、干姜温中散寒。

  2.3 痰浊上扰 健忘,胸闷泛恶,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头重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治宜降逆化浊、豁痰开窍,温胆汤加减(半夏、竹茹、枳实、橘皮、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心悸动甚加珍珠母、朱砂以镇惊安神;头晕头胀,多寐加藿香、佩兰、石菖蒲醒脾化湿;呕吐频繁加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脘闷纳呆甚加厚朴、白蔻仁、砂仁理气化湿健脾;若痰浊郁而化热,心烦口苦,渴不欲饮可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若实热顽痰内扰,大便秘结可用礞石滚痰丸降火泻热。

  2.4 肝郁气滞 健忘,急躁易怒,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胸胁胀痛,头晕头胀,善太息,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通络开窍,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香附、川芎、陈皮、枳壳、芍药、炙甘草)。若气滞兼见血瘀,胁肋胀痛明显,舌有瘀点可加川楝子、姜黄、丹参行气活血止痛;若木旺乘土,出现纳差,腹胀加党参、白术、山药、茯苓健脾益气;情志不畅加郁金、石菖蒲解郁开窍;失眠、烦躁加磁石、龙齿、珍珠母、琥珀清肝安神;肢体麻木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平肝息风。

  3、 常用中药

  3.1 滋阴补肾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健忘》:“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脑为髓海,元神之府,神机之源,一身之主;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通于脑,故禀赋不足或年迈肾衰,肾精亏虚,则脑髓不充,心脑失养导致健忘,宜加用填精益髓、滋补阴精之品:龟板胶、鹿角胶、枸杞子、山萸肉、山药、猪骨髓等。现代药理研究肉苁蓉、何首乌、女贞子、牛膝等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含量、神经递质受体数量等作用,能有效延缓脑组织的衰老,提高记忆能力。

  3.2 益气养血 血乃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而心主神志,统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气充盛,血脉调和与流利;反之气血亏虚或血脉运行失常均可出现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等神志疾病。常用益气养血药:人参、党参、黄芪、当归、熟地黄、阿胶、白芍、龙眼肉等。邹莉菠等连续给小鼠灌服人参煎剂(60g/kg)10d,末次给药后1-5小时进行跳台法和避暗法训练,24小时后小鼠在跳台法训练期错误次数、避暗法中训练及测验期错误次数显著减少,并且均能使避暗法中测验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说明人参具有改善记忆的作用。

  3.3 化痰 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

  湿痰凝聚,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扰乱心神,则为健忘、痴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化痰法在改善记忆的众多治法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丹溪心法·健忘》说:“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明·李中梓说:“若素多痰饮,宜茯苓汤,或痰迷心窍,言语如痴而多忘,宜导痰汤送下寿星丸”。唐容川亦说:“有痰沉留于心包,沃塞心窍,以致精神恍惚,凡事多不记忆者,宜温胆汤合金箔镇心丸治之”。因此临床上常配伍化痰之品,效果非常理想,如陈皮、半夏、瓜蒌、贝母、海蛤壳、竹茹等。

  3.4 理气 气郁则诸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随之而起,痰随气而升降,气滞则痰聚,气顺则痰消。诚如朱丹溪所言:“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因此酌加理气药可以调畅气机,体现了“治痰先治气”的治疗原则。

  同时可以减少因体虚用补药壅滞气机之弊。常用药:柴胡、厚朴、木香、香附、佛手、枳壳等。

  3.5 活血祛瘀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提出瘀血可以导致健忘,其言“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人喜忘”。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凡失血家猝得健忘者,每有瘀血”,主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常用药物丹参、桃仁、红花、川芎、三七粉、乳香、没药等。

  综上所述,健忘是一个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又与气血痰浊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复杂病证。治疗首先要辨清虚实,虚则补其不足,宜益气养血、健脾、补肾;实则泻其有余,宜疏肝解郁、化痰、祛瘀;虚实挟杂宜攻补兼施。总之,中医对健忘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对治疗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Zorzon M,Antonutti L,Mase G,et al. 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and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natural history,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associated conditions[J].Stroke,1995,26(9):1536-1542.
  [2]林晓东,杨露春.短暂性全面遗忘症[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11(6):374.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06.
  [5]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6]宫斌,杨文刚,张倩,等.补肾中药延缓脑组织衰老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0):22-24.
  [7]战国·佚名.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3.
  [8]战国·佚名.黄帝内经[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9]邹莉菠,刘干中.部分中药对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5):16-19.
  [10]王平,刘玲,张六通.加味温胆汤对SAMP10老化痴呆鼠三个脑区递质氨基酸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4):45-46.
  [11]李雅根.浅析从痰瘀互结论治老年性痴呆[J]. 江西中药,2002,33(2):19.
  [12]明·李中梓.医宗必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21.
  [13]清·唐容川.血证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14]鲁兆麟.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81.
  [15]东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15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