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两次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比较(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14 共9175字
  一是自2008年以来,各国纷纷推出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增加政府支出方面,欧盟为2000亿欧元、中国为4万亿人民币、美国为1680亿美元、巴西为610亿美元。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各国财政风险陡然上升,2009年欧元区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二是持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五次降息、四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产生强烈的刺激;2008年11月,美联储将利率水平下降到零利率后,欧洲央行与世界各国也纷纷降低再贴现率水平。在零利率水平上,美联储分别于2009年3月—2010年3月(1.725万亿)、2010年11月—2011年6月(0.6万亿)和2012年9月至今(400亿/月)实施三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然而,全球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极易诱发恶性的通货膨胀。三是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处于后工业时期的欧美国家认识到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从而提出“再工业化”策略来重振制造业;而发展中国家在传统产业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四是强化金融监管。为解决金融监管滞后、控制金融体系风险,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美国政府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扩大了美联储的监管权限,建立金融审慎管理局和商业银行监管局,实现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监管权的整合;同时,金融监管也开始从微观审慎监管向系统性风险监管,从事后危机处理向事前风险化解、从一国监管向全球多边协作监管的方向发展。

  五是倡导合作共赢的危机治理理念。危机来临,各国采取了降低本币汇率、增收反倾销税等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起部分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都认识到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不能彻底扭转全球经济萧条的局面,而全球合作才能使世界经济重回稳定增长的轨道。2008年以来,G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东盟、金砖国家等世界性或区域性组织频繁召开会议,讨论和探索全球合作治理经济危机的机制和措施。

  二、两次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比较

  1.发源地与影响范围

  20世纪30年代与21世纪初期世界经济危机的发源地都是美国。20世纪以来,美国国力日渐强盛,黄金储备极其丰富,美元的世界地位也日益突出,美国对世界经济与国际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增长,股市、楼市出现严重的泡沫,与缓慢增长的市场需求脱节,引发了工业生产的“过剩”,导致企业大量破产,并最终引发美国金融市场的崩盘。美国经济危机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进出口贸易等链条很快引发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首先是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出现经济萧条;接着,英、日、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并且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

  二战以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方向有效控制和影响全球的股市、汇市以及期货市场,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影响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2007年7月美国发生次贷危机,风险迅速向以次级按揭贷款为支持的各类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转移,借助较为开放的国际资本市场通道向相关国家的银行、金融机构迅速扩散,各国银行机构的风险敞口急剧上升,引发全球信贷紧缩。2008年,美国实体经济出现危机,并通过金融和贸易等渠道向全球经济体扩散。不仅欧盟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而且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大量新兴经济体也出现增长疲软。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21世纪初期经济危机的波及范围更广。

  2.持续时间与影响程度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从1929年10月开始,到1933年结束,历经5年。21世纪初期经济大萧条从2008年9月开始,至今已有6年,而复苏前景仍然不明朗,持续时间超过20世纪30年代。从影响的程度来看,20世纪30年代危机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都大大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其中德国工业生产减少了48.2%,失业率最高达到45%。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21世纪初期的经济危机影响的领域更广,危害也更为严重。

  首先,各国大型的金融机构经营恶化甚至破产,全球股市大跌、金融资产大幅缩水,金融危机已经深化为一场全方位的金融和信用危机。第二,制造业企业在短期内出现资金短缺、市场萎缩等问题,经营十分困难,各国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而且由于各国普遍采取过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引发财政风险,甚至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从而使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更为不确定的环境。第三,经济问题与政治动荡、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示威游行、暴力事件、政局更替等重大政治、社会事件在各国连续上演。而且,为化解国内矛盾而引发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也愈演愈烈,危机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社会,甚至是军事等方面都产生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危机诱因与传导路径

  两次经济危机的表现都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大萧条,而且都伴随着股市大跌,但两者之间在成因与传导方面却有很大差别。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商品生产大大超过了有效需求而造成的,大量工业产品“过剩”引发生产停滞,引起股市大跌。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主要源自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体系,是实体经济内部不均衡发展的外在表现。经济危机由实体经济传染给虚拟经济,工业危机在一年后才真正对银行业产生影响。而21世纪初期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信用危机,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2004年前后,美联储采用了先松后紧的方向相反的货币政策序列,导致次级贷款人无力偿还房贷,持有抵押贷款债券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出现大量亏损,金融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从而引发金融动荡。进入2008年后,因为资金链断裂,美国破产企业大幅度攀升,引发实体经济危机。因此,21世纪初期的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金融市场,在沉重打击了银行信贷活动后,由资金链条传导至实体经济。

  4.危机应对与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危机爆发后,政府采取干预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政府干预的政策类型、政策力度和产业调整策略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一,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体系刚刚起步,片面地强调扩张性财政政策,运用了增加政府开支,举办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家庭进行补贴等财政政策工具。

  当时的货币政策还与对金融业的监管措施混在一起,作用和地位远不及财政政策。21世纪初期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在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广泛使用了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形成了两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使用。其中,多数国家的央行都降低了再贴现率,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政策的力度也很强。其二,政策力度普遍增强。21世纪初期经济危机后,各国财政支出与基础货币投放的规模进一步增强。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7个主要经济体的加权平均贴现率从未跌至3%以下,而21世纪初期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等国家的利率已经接近于零利率。财政政策工具变动也大幅度提升。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实施财政支出增加4万亿人民币的政策方案;欧元区国家由于采取非常规经济救助计划,致使财政赤字不断上升,先后在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奥巴马政府面对经济危机被迫将小布什政府的减税时间延长两年,导致主权债务达到更高的债务上限,从而在2013年初面临财政悬崖的两难选择。

  其三,治理重点发生变化。20世纪30年代各发达国家经济处于工业化时期,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因此治理的重点工业复兴;而21世纪初期,各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时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因此治理的产业重点是服务业复兴与信用体系恢复,并辅之以“再工业化”策略。

  5.金融监管与银行体系

  两次严重经济危机表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城门失火必然殃及池鱼。因此,有效金融监管就成为经济危机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20世纪30年代的金融环境相比,21世纪初期金融管理体制、衍生品的风险以及国际联系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在金融监管方面也出现了很大不同。其一,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银行业危机表现为大量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倒闭,而个别特大银行仍然具有一定的偿付能力。因此,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立法来整顿金融秩序。而21世纪初期的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各国大银行的破产和萎缩,并由这些大银行扩散到其他主要银行和对冲基金、衍生品市场等“影子银行系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