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

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专业范文8篇)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作者:周志成
发布于:2020-04-27 共5205字

  消费者心理决定了其购买决策, 因此分析消费者心理有助于企业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汇总了8篇“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

  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专业范文8篇)之第一篇:商品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分析

  摘要:商品包装对消费者心理有较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左右他们对商品的认识和感受。因此, 商品包装要得到消费者喜爱, 心理性能设计不容忽视。包装设计者必须注意分析商品包装如何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 产生更好的心理效果, 使其在商品销售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引导健康合理的消费。

  关键词:消费者心理分析,消费者,商品包装,设计,心理策略

  包装是指各类用于袋装或包裹商品的容器和材料。商品包装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内包装、中层包装和外包装。企业或生产单位在进行商品包装的过程中, 必须兼顾到商品包装的功能, 尤其是心理功能, 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心理因素势必会影响到商品本身的销售。双方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 既相互排斥, 又相互依存;既相互对立, 又不可分割。包装设计要适应这种变化, 应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因素提起足够的重视, 当代包装设计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自身的功效, 高效的完成包装设计的任务, 就必须在不同的层面上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来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

  1. 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心理需要

  商品包装是一门涵着了化学、物理学、心理学、美学、市场营销学等多门学科的艺术, 因此要特别充分利用包装的外观形象, 以满足消费者对包装及其内容的心理要求, 产生更好的心理效果。一般来说商品包装具有的心理功能主要有:

  第一, 吸引注意。市场上商品名目繁多, 千姿百态。消费者在无人介绍或没有明确购买目标的时候, 常会感到茫然无措, 不知取舍。而那些带有精美图案、别致造型、醒目文字包装的商品, 往往能率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进而引起消费者注意, 唤起浓厚兴趣, 促进购买欲望。

  第二, 促进认知。商品包装是在营销现场协助和指导消费的理想媒体。具有特色的, 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品特性和厂商营销文化的商品包装, 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消费者认知的作用, 商品包装上加印的商品功能、原料成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提供了正确消费的信息, 能满足消费者理智消费的心理需要。

  第三, 体现价值。商品价值的高低主要由核心商品所决定, 但一般作为尚不明商品功效的社会大众并不能简单的知晓核心商品所具有的价值, 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对商品价值的感受往往从包装开始。

  第四, 增加信任。商品包装上必须印有诸如厂商名称、地址电话、商标图文、原料成分容量质量, 以及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条形码等资料。这些内容是厂商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示, 可以加深消费者对商品的印象, 增加消费者对厂商及其商品的信任度。

  2. 商品包装设计心理策略

  商品包装设计心理要求。一件商品要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除了内在品质以外, 还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美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以及物理学、化学等知识, 在充分理解商品内涵和营销心理的基础上, 设计出富有感染力的商品内外层包装。

  2.1 安全实用, 便于携带

  商品包装要从维护消费者利益出发, 考虑他们的实用、方便、安全, 体现科学性和便利性的要求。内层包装要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 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食品饮料, 事关人体健康, 常采用密封式包装;软饮料为便于人们外出饮用, 常采用密封加拉环式包装;细致的食品制造商为方便人们在外使用休闲食品, 除使用小包装, 常在坚韧的塑料包装边开一个小缺口, 以便不费劲地用手撕开。

  2.2 新颖别致, 艺术性强

  商品包装新颖别致、与众不同, 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当一种商品的包装使用了一段较长时间后, 也要考虑推陈出新, 加以适当变换, 以满足消费者求新心理。在考虑新颖别致的同时, 要充分调动装饰艺术的表现手法, 做到包装的造型美观大方, 图文生动明快、色调清新宜人。

  2.3 引发联想, 针对性强

  商品包装要采用特定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的风格, 引发他们的美好联想。人物的个性心理不同, 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与感受也不同。包装设计要高度关注这一现实, 综合考虑目标市场的各种因素, 了解不同购买对象的爱好与忌讳, 加强针对性。

  2.4 统一和谐, 大方得体

  商品包装设计要体现出形式和内容的一致性, 包装形象与商品形象的一致性。不同档次的商品宜采用与其身价相匹配的包装装潢、包装材料, 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要。消费者自己使用的日用商品, 包装一般可相对简约一些;常用作礼品的商品, 包装要能够反映购物者的美好祝愿之情。过度装饰, 使人感到华而不实、喧宾夺主。

  3. 消费者心理对商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21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标志的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与之相适应, 现代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 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多方面的深层影响, 使消费需要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显着变化, 并相应引发购买心理的变化。结合我国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动态以及当今世界的消费发展潮流, 商品包装设计有以下发展趋势。

  3.1 高情感需要与感性包装趋势

  根据西方营销理论的研究, 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时代”;第二是“质的消费时代”;第三是“感性消费时代”。所谓感性消费成为消费感性化是指在进行具体的消费品选择时, 消费者依据是感性原则, 即消费者以对产品的美观感觉、情感、偏好和象征性意义作为消费选择的原则。消费感性化的最大特点是产品的感性特征, 如外形、款式、色彩和产品的象征性特征将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 商品包装设计要满足社会中人类高情感需要, 符合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化实现和感情的满足等高层次需要。同时, 商品包装设计要体现美的感受、时尚与先锋、休闲及趣味性、潮流或流行性等。

  3.2 绿色包装趋势

  “绿色包装” (Green Package) , 亦称其为“环境之友包装”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ackage) , 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 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包装。也就是说包装产品从原材料选择、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它包括了节省资源、能源、减量、避免废弃物产生, 易回收复用, 再循环利用, 可焚烧或降解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内容。这一趋势是指消费者要求自身的消费与购买活动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减少和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浪费, 实现永续消费。随着世界环保运动的兴起, 现代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3.3 追求个性化的包装趋势

  现代消费者往往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希望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消费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商家提出挑战, 以自我为中心, 根据自己的想法消费与购买, 在商品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这也对商品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4 网络购物包装发展趋于满足消费者购买的方便性和趣味性

  在现代社会中, 一方面,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城市的白领们工作压力大, 时间紧, 追求购物的方便与快捷;另一方面, 社会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 日益壮大的网络购物平台使便捷购物成为可能, 从而使得在传统购物中需要顾客购买商品的往返路途和逗留时间被大大缩短甚至完全节省, 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 就能完成交易。还能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而且, 网络购物可以遍览货物, 千品万种, 任人选择, 可以获得巨大的满足感与乐趣, 特别是自由职业者和家庭主妇等群体, 由于时间比较充裕, 可以通过网络购物寻找生活的乐趣。

  总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内容和性质以及购买习惯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及时分析、了解消费者需要的变化动态和趋势, 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基本脉络。

  参考文献
  [1]李飞.浅析包装设计与市场营销[J].中国包装.2014 (10)
  [2]王恒.我国商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分析[J].河南科技.2013 (16)
  [3]李娜.消费心理与包装设计的关联性[J].美与时代 (上) .2013 (03)
  [4]宗林, 夏甸清.以方便为前提的商品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12 (22)

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

  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专业范文8篇)之第二篇:“双十一”下的消费者心理分析

  摘要:网络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购物手段, 以其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等优点逐渐被社会广泛接受, 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双十一”网络购物狂欢活动, 吸引了大量网民的目光。网购狂欢活动不仅提供给人们新的生活理念和购物方式, 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将会结合“双十一”网络消费的有关数据, 对消费者消费心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购物,双十一,消费心理

  一、引言

  随着网上购物的蓬勃发展, 消费者购物越来越方便了, 只需浏览网页, 动动手指就可以购买自己的心仪商品。而经济的飞速增长, 人们在消费时的想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最开始的实用、 便宜, 发展到现在注重品牌、质量、外形等。而在“双十一”这个购物狂潮中, 面对商家做的一些促销的活动, 人们在购物时的想法也被放大出来, 真实需要、贪图便宜、顺应潮流等。我们身边, 或者包括我们都有一些人购买了一些用处不大或者用不到的商品。

  二、“双十一”的由来

  2009年, 淘宝网以试水的心态在“双十一”这天进行一次活动促销, 参与的商家只有27家。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 第一次的“双十一”营销活动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漂亮的销售业绩让阿里巴巴和各个商家从中看到了商机, 2010年阿里集团就砸三个亿提前三个月来进行当年的“双十一”营销宣传, 之后每年的11月11日, 淘宝网都会进行相应打折促销活动, 活动规模与影响也不断扩大。“双十一狂欢节”这一名词则是2011年淘宝网在进行双十一活动营销时打出的宣传标语, 又称“双十一网购狂欢节”。 当年同样取得不俗的销售成果, 这一称号也一直沿用至今。2011年11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 并于2012年12月28取得该商标的专用权。

  三、“双十一”网络购物数据调查

  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 天猫营业额为5200万。到了2010年和2011年, 数据分别为9.36亿和33.6亿元。2012年, “双十一” 当日支付宝交易额实现飞速增长, 达到191亿元, 订单数达到1.058亿笔。2013年11月11日, 淘宝“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亿只用了55秒;当日总交易额达到350.19亿。2014年11月11日活动开场仅到第3分钟, 阿里平台成交额突破10亿, 支付宝全天成交金额为571亿元。2015年“双十一”

  同时, 其他电商如京东、当当、苏宁等企业, 也在“双十一” 举行促销活动, 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例如2014年京东集团旗下各平台的全天订单量超过1400万单。据星图数据统计, 2015年“双十一”, 全网单日交易额达1229.37亿元人民币, 全网包裹数6.8亿个, 超过40个国家、3万个国内外大小品牌参与了这一活动。

  四、消费心理分析

  为什么消费者在“双十一”这天疯狂消费, 分析可以发现消费者心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从众心理。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参与网络购物, 受到感染, 也盲目跟从进行网络消费。

  贪图便宜心理。一方面企业进行打折促销宣传, 另一方面参与的人也会对部分商品降价进行宣传。因此消费者很容易因为贪图便宜而冲动消费。

  攀比心理。电商平台利用技术手段让消费者不自觉进行攀比, 例如:“消费晒单”等等。同时“双十一”期间, 随着媒体的大肆报道, 网络购物往往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消费者不参与消费活动容易被边缘化和孤立。

  合理消费。部分消费者有丰富的网络购物经验, 为了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 特意等到“双十一”期间再进行消费。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在“双十一”期间进行网络消费, 网络调查数据显示, 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并不高。消费者要么购买了并不需要的商品, 要么受到宣传影响, 冲动消费, 要么进行了过度消费。总之, “双十一”更像是电商的节日。

  结论

  “双十一”网络购物热潮现象的愈演愈烈暴露出了我国当前网络购物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虚假促销、安全保障缺乏、快递发展欠发达等等。为了保障我国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必须对我国当前网络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对“双十一”网络购物热潮加以规范, 这也是保障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罗子明.国内消费者心理研究概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3, 12 (3) :3-4.
  [2]李明, 黄珊燕, 张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与消费函数之间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1, 2 (9) :110-l12.
  [3]任曙彪.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的信息搜寻行为研究[J].科协论坛, 2007, 6 (3) :15-18.
  [4]范怡悦.大学生网络团购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M].华东经济管理, 2006, 2 (3) :12-17.
  [5]吕静, 吕会宁.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陕西农业科学, 2007, 3 (4) :130-132.

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专业范文8篇)
第一篇:商品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分析 第二篇:“双十一”下的消费者心理分析
第三篇:基于“盲盒热”的消费心理分析 第四篇:广告市场中的消费者心理分析
第五篇:家具设计与青年消费者心理分析 第六篇:企业定价与消费者心理分析
第七篇: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第八篇:关于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分析
原文出处:周志成,何森.从“双十一”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04):13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