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我国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01 共4673字

  第 6 章 我国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我们已经了解到,尽管延迟退休已是大势所趋,但这一政策如果实施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即可能带来就业率降低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五个基本原则和五项推进措施。

  6.1 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基本原则。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项复杂的改革,涉及范围较广,跟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劳动力供给、养老保险金的支付等多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这项改革的实施,要求我们要从理性的角度出发,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6.1.1 最佳时机原则。

  当前延迟退休年龄在我国已成定势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最佳时机的选择及方案的制定就成为了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佳时机,是指立足本国国情,选择最合理、最合适的时间出台延迟退休的政策、发布延迟退休的方案、实施延迟退休的方案。

  延迟退休年龄若实施的过早,容易引起公众不满,从而破坏社会安定;实施的过晚,又不能发挥延迟退休的最佳效果、减弱实施这一政策的意义。在制定和实施这一政策前,必须进行科学的统计和预测,选择最佳时间段和时间点进行推进。无论处于哪个历史时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有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减少、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才是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最恰当时机。

  6.1.2 弹性实施原则。

  很多西方国家早已建立起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且瑞典、美国、英国等不少国家都尝试实行了弹性退休制度,得到了较好的成效,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家实施弹性退休的有效经验。在弹性退休制度下,延迟退休年龄并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赋予劳动者一定的权力,来灵活安排自己的工作年限与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国家需要对退休年龄设置具体的标准,也就是弹性区间,在这个弹性区间里,选择提前退休的劳动者领取较低水平的养老金,而选择较晚退休的劳动者获得更高给付水平的养老金,以达到鼓励延迟退休的目的。不同的劳动者对退休年龄的选择倾向往往是不同的,弹性实施原则有利于将政策实施的强制性与个人选择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6.1.3 充分就业原则。

  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保证就业形势是稳定的,才能保证整个社会是稳定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一旦实施,将对社会保障领域和劳动力就业方面带来巨大的变革,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视之为对社会整体就业格局的一次调整。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要与国家关于就业的方针和政策相适应,必须不能阻碍良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打造。我们已经通过分析和计量,得到延迟退休可以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尤其是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得到预防和规避。在政策方案制定时需要做相关预测,一旦发现延持退休政策的实施会对整个社会的充分就业产生较大阻碍作用时,就应该暂时减缓改革步伐,重新考虑政策的推行时间。

  6.1.4 渐进实施原则。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漫长的分析、权衡、研究、试点,延迟退休也不例外。延迟退休的观点自从提出以来,一直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其中不乏反对之声。延迟退休年龄对于整个社会的养老金支付压力是有缓解作用的,但却可能导致不同群体利益的分化。

  改革的时间固然紧迫,但为了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减少对社会稳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进行小步慢走、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设计延迟退休具体方案时,需要辅之以相关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比如,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并轨"的做法,就可以视为一个良好的铺垫;其次,延迟退休年龄不可以幅度过大,可以借鉴德国等国家每年延迟几个月的方式,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让广大劳动者有一个充分接受的时间,减小改革阻力;最后,从政策出台到正式实施需要一定的过渡期。目前我国关于延迟退休的官方态度表明,延迟退休方案在正式出台后,预计还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可以作为政策宣传期和准备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会比出台后直接实施小得多。

  6.1.5 利益兼顾原则。

  改革是针对未来的,但是影响却在当下就已经发生。延迟退休年龄是通过延长个人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增加个人承担的缴费义务,未来领取更高养老金的政策,这有利于减轻整个社会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但却可能导致不同群体利益的分化、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退休年龄的改革要充分兼顾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等多个方面。要鼓励能者多劳,让有工作能力的老年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继续发光发热,同时要尊重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又有利于整个社会大目标大方向的达成。延迟退休是事关民生领域的大事,必须兼顾各方利益,尽量减少矛盾与不协调。基于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制定这一政策时应特别留意,将对青年人群体的不利影响减至最小。

  6.2 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进措施。

  延迟退休年龄问题具有复杂性,要求在方案选择和制定时需要一个合理、全面的推进措施。合理而全面的推进措施是延迟退休年龄得以实施的支持和后盾,6.2.1 大力发展经济 扩宽就业渠道。

  首先,良好的经济环境是一项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延迟退休年龄是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退休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经济的繁荣能够为改革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在经济繁荣发展时期,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稳定提高,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改善。在相对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下进行退休制度的改革,遇到的阻力也相对较小。

  其次,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因此大力发展经济是从根本上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最佳途径和根本方式。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经济萧条的局面,那么即使这个国家的退休年龄不发生变化,就业压力依然会增大。我们在第四章的计量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要减轻延迟退休后老年劳动者继续工作对青年人就业的挤出效应,达到较高的青年人就业率,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因此,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首要推进措施,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把稳定就业水平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前提,发展多种就业途径,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还要做好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和针对缺乏工作经验的青年人的就业培训,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全社会就业率上升。

  6.2.2 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

  我国目前的退休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50 年代初期确定的,在漫长的发展中,虽有部分革新,但对于退休年龄的规定始终没有大的改变。长期存在的既有制度已经具有了固定的群众基础,在此基础上的革新必然面临一定压力。改革需要获得群众支持,就必须要有一个预告期,要给群众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接受这一变化,这样才能保证新制度代替旧制度顺利实施。

  同时,若实行延迟退休年龄,将会产生三类群体:一类是在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老人",即目前退休制度下达到退休年龄,实施延退政策后还需继续工作才能退休的人;一类是在改革前已参加工作,在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还有一类是在改革后新参加工作的"新人".在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过程中,对于旧制度的遗留问题应该全面考量、对不同时期退休的三类群体应该具体分析。改革过程中"老人"、"中人"两大群体的养老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需重点关注这两个群体,以做好新旧制度的顺利衔接。

  6.2.3 遏制提前退休 推进公平退休。

  虽然我国对退休年龄做出了明确规定,但违规提前退休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现象令我国劳动者的实际退休年龄被拉低。提前退休的劳动者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相对减少,而领取年限相对延长,这会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不利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我国应加强劳动者个人和工作单位的法律意识,惩罚违规提前退休行为,还要在退休制度的审批环节加强管理,遏制违规提前退休行为,争取在立法与监管两个方面共同进步。

  退休制度上存在的不公平也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公平主要在于我国曾实施的退休双轨制以及目前依然存在的男女退休年龄差距大问题。退休双轨制是指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企业退休制度,在养老金统筹方法、支付渠道、享受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前者养老金平均水平远高于后者。2015 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出台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开始实行统一的退休标准,不仅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与统一性,更有利于养老保险的进一步完善,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做了良好的示范与铺垫。男女退休年龄存在差异是基于建国初期的历史原因,而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平均年龄高于男性,女性受教育的年限也在不断延长,国外已经有了缩小男女退休差距的先例。在延迟退休年龄时要考虑这一问题,避免拉大差距,造成新的不公平。

  6.2.4 加强对老年人就业权益的保护。

  虽然老年劳动者有着年轻劳动者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等,但是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老年劳动者还是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大量老年劳动者在寻找工作时遭受年龄歧视,或者在原工作岗位上被提早要求离职。

  为了延迟退休年龄的顺利实施,我国应当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保护老年人的就业权益,主要包括:禁止单位做出歧视老年劳动者的行为、消除老年劳动者在寻找工作中的阻力,禁止单位在招聘和培训中有直接或间接的年龄歧视行为。

  另外,政府可以通过给予适当补贴的形式激励单位雇佣老年劳动者,还可以为老年人自主创业提供经济帮助和教育培训上的支持,充分发挥就业机构的作用,利用它们援助老年劳动者就业,使得这一群体不至于因为所学知识落后于时代发展而不得不退出劳动力市场,帮助老年劳动者以不占用工作岗位,并且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的方式发挥余热。这样既维护了老年人的就业权益,又减轻了对青年人就业的冲击,有利于形成"以老带新"的高效工作模式。

  6.2.5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能力。

  延迟退休年龄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金面临支付压力大的问题。而减缓养老金支付压力,仅仅依靠延迟退休来增加劳动者养老金缴费、缩短劳动者领取年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争取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这就需要我国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比较狭窄,只是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虽然相对来说风险较小,但却不能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的目标。基于这个问题,社保基金入市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相关监管不到位,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我们需要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一支具备专业水平的基金运营人才队伍,提高这一人才队伍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平,以提高基金投资运营水平;其次,应该扩宽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组合。在经济发展势态良好的环境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不应仅仅局限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而应该更多地投资于经过评估之后风险相对较低的金融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以取得更高收益;同时,我们需要建立高水平的风险预警制度,由专业风险评估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及时把控风险,防止由于投资而造成负债等危险。最后,还需要建立透明化的基金运作管理制度,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获得的收益以及亏损如实、定期向社会公布,加强基金运作的公众监督。

  6.3 本章小结。

  延迟退休年龄这项改革比较复杂,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策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始终遵循最佳时机、弹性实施、充分就业、渐进实施、利益兼顾的基本原则。

  为了改革实施后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全面的推进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遏制提前退休、推进公平退休,加强对老年人就业权益的保护、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能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