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来源:税务与经济 作者:任忆冬
发布于:2022-09-20 共10411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推动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必须全方位地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以及深层次地剖析掣肘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原因,在紧密结合国家总体战略部署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把深化区域间合作促进要素有序流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打造平衡发展新模式,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模式选择;资源禀赋;

  作者简介:任忆冬,女,珠海科技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讲师。;

The Path and Mode of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y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econom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However,due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the society has also chang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s growing need for a better life and unbalanced 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main one in socie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s regional economy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ation′s unbalanc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eply analyze the reasons that hinde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s overall strategic arrangement and development plan,deepening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promoting the orderly flow of factors should be the focu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should also create a new model and ultimately achieve balanc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cross the country.

  Keyword:regional economy; balanced development; mode selection; resource endowment;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着改善。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当前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则体现了我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和经济进入新常态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学界关于“区域平衡发展”目前存在以下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认为区域平衡发展的需求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2]因此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核心旨在实现区域间的和谐,推动区际间在经济利益上保持同向增长,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3]第二种观点认为,区域平衡发展是地区间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确保区域间利益同向增长,以持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4]其核心思想是实现不同区域间全方位的共同进步。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平衡发展是各地区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平衡、人与自然发展的平衡、经济建设与总体安全的平衡,[5]这种平衡主要涉及到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民生、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能力等领域。[6]

  综上,区域平衡发展是区际间、城乡间以及结构间达到稳定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在发展数量上还是在发展质量上均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7]因此,区域平衡发展主要是指地区间发展差距的不断缩小,东、中、西、东北各个区域之间达到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达到平衡,各群体结构达到平衡。本文将重点阐释区域平衡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殊表现及其根源;进而提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点,最终试图构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新模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成因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种发展历程也逐步构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1.区际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具有显着差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经济板块组成的宏伟蓝图,四大经济板块之间在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东部优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再振兴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四大经济板块的相对发展差距有所减缓,但是绝对差距依旧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四大经济板块GDP增速差距不断缩小,截至2019年,除西部地区外的其他三个区域的GDP增速差距几近为零。然而,以绝对量来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个实际问题,这种不平衡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更为明显。

  2.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除了区际发展不平衡外,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掣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除了具有资源分布不均衡、公共服务能力不平衡等表现外,更为直接的特点就是收入分配的不均衡。自2003~201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在47%的水平上波动,已经高于国际通行的警戒线,进一步体现出我国已经多年处于收入分配严重不平衡的状态。截至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4万元和1.5万元,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且收入差距绝对量仍然处于不断攀升的发展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东西部收入差距明显,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农村的情况尤为严重;二是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尤其体现在西部地区,中部次之。

  3.结构不平衡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还表现为结构不平衡。一是产业结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对GDP的拉动效果存在显着差异,由早期的以工业发展为主导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主导,三大产业对GDP拉动率的递减趋势反映了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二是人才结构不平衡,从教育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国内不同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2018年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教育经费占比结构为43.1:21.3:29.8:5.8,由此看出,同东部地区的教育支出相比,其他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远远不足,这不仅导致国内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也使我国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难以拥有较为完善的人才结构,造成该区域内的劳动力总体水平较低。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1.国家政策的实施具有明显的偏向性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梯度战略理论,我国采取了“让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地区富裕起来”的发展战略。因此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对外开放、投资布局甚至体制改革等都优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实施,东部经济快速崛起,成为全国经济的“领头羊”,经济的发展促使东部地区率先制定了吸引人才就业、优化资源配置等政策措施,东部地区成为劳动力、其他生产资源的输入地,而中西及东北地区成为这些资源的输出地。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优惠举措不断延伸至内陆中、西及东北地区,但区域经济政策的偏离已经导致中西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尽管国家随后又出台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如“中部崛起”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我国已经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及东北部地区有显着差异的区域经济带。

  2.先天的资源禀赋条件存在明显差异

  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区域资源优势及各种生产要素。我国自然资源丰裕,先天的资源禀赋条件加上历史因素使得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显着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并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行,东部地区在原有的资源优势基础上还不断吸纳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发展优势越来越突出。首先,资源禀赋的差异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分布,资源禀赋的天然差异会直接影响农业等第一产业的地域分布,进而影响第二、三产业的地域分布,产业结构分布由此形成,导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其次,一个区域的空间结构布局是由资源的分配而决定的,而区域的空间结构布局却会直接影响经济中心、网络的形成,这无疑会导致在资源的分配影响下区域经济出现不平衡发展现象。最后,从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区域经济才能得到发展活力。因此,资源禀赋的显着差异使得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较大差异,随着这种差异的不断扩大将最终演变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农业经济与现代化经济的同时存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元经济结构”。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相比落后的传统农业,先进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发展效率。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向高效率的生产模式靠拢并在两种模式间逐渐达到平衡,最终实现工业化发展,在此之前,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一直存在发展差异。我国为了控制人口的流动采用了户籍制度,并且将其与其他社会职能挂钩起来,户籍逐渐成为一种身份表现和区域标识。而且在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制度和政策的影响,使区域之间的资源流动受到了深刻的影响,逐步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下,人口流动成本不断增加,人口流动自由性受到严重阻碍,不利于城乡共同发展。尽管在2003年之后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但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依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在塑造着我国区域不平衡发展的经济地理格局。

  4.三次产业间的资源错配现象突出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遵循着效率原则,资源会不断地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不断地促进要素产出效率的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8]因此,产业升级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再分配存在明显错配现象,导致产业结构明显不平衡。第一产业由于劳动时间不固定,隐性失业问题严重,因而存在大量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剩余劳动力的过度挤压也易造成劳动生产率的低下;第二、三产业为了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但其劳动力投入比重的变化与产出比重变化并不匹配,导致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以及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间进行调整,作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产业部门,第二产业部门急需在劳动力投入与其产出之间相协调;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潜力大,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社会劳动力剩余问题,因此,我国长期致力于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但由于第三产业的效率水平较低,阻碍了对劳动力的吸纳潜能的充分发挥,并且第三产业内尤其是传统服务业吸纳了大量低素质劳动力,这就导致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面临桎梏。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路径

  (一)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近年来,我国先后提出了“三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开展的对口支援、东北和东部地区对口协作、跨区域生态补偿等,本质上都是为了深化区域间合作,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当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不再是“独角戏”,已发展成为“大合唱”,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理念正在转变,发展合力正在形成,政策手段在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促进要素资源有序流动

  要素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其配比状况和投入规模与当地的生产率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由于各地的社会资源与自然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的要素资源在客观上存在着互补性。较早发展起来的区域的资金会逐步流向后发展地区,后发展地区巨量的劳动人口将会逐步流向先发展区域。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性水平越高,越能进一步减少区域分工所带来的成本支付,强化区域间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粘性。[9]从这个角度而言,要想进一步强化区域总体的生产力水平,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对生产要素的优化和调整方面,而想要进一步提升对有限要素资源的最高配置效率,就要不断提升要素跨区域的流动性。要素资源和商品的跨区域流动使区域间的经济交往成为了可能,有利于强化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关系、进而实现互利共赢。[10]

  2.全面深化区域合作互助

  全面深化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之间的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与层次。在城市群内部,增强城市之间的密切合作,促进城市间在产业分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对外开放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协调联动,加快构建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区域间积极探索城市群协调治理模式,提倡采取城市联盟的方式,给予更多政策上的保障与支持。

  对一些经济转型升级困难的地区来说,应采取对口协作(合作)的方式,形成政府、科研组织以及企业等共同联合参与的对口协作(合作)体系。在实施对口支援时,应综合多方面考虑,采取全方位的应对措施,不仅要保障规划的贯彻落实,在编制支援规划的过程中,也应不断对其予以完善,同时制定出健全的评估调整机制。

  (二)推动区际间产业有效转移

  产业有效转移是通过实现产业转入地和转出地“双赢”的目标进而促进区际间获得利益补偿的一种有效手段。产业在区际间有效转移强化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地区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得到健全完善。

  1.加深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程度

  分工能产生正外部性,推动产业实现空间转移。产业空间转移受利益驱动,产生产业利益差的来源有两个层面,其一是转出区域的成本压力,当区域间的竞争强度不断强化时,会导致要素价格昂贵的地区产品的生产成本升高,从而迫使产业向密集使用该要素且价格便宜的地区转移。其二是转入地的市场拉力,对于市场发展规模较大的区域来说,当地的产业利益差会更为明显,能够吸引周边一些实力企业通过突破贸易壁垒的方式进入当地开启投资,推动当地产业区域转移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产业转移的持续推进,产业的集聚性逐渐提高,区域生产水平也越来越专业。产业转移所面向的主体通常为企业,在区域分工明确、专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区域范围的企业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分享技术以及提升资源利用率,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链的逐渐细化,产业链的专业性及增值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并且有可能衍生出新的行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此外,产业转移的发展需求也会促进其他配套行业的蓬勃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平衡、高效、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2.加快企业跨区域扩张

  企业跨区域扩张是区域间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区域的生产效率,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跨区域扩张的根本动力,在进行跨区域扩张的过程中,企业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当企业更加愿意向后发区域进行产业扩展时,说明在后发区域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得到有效降低,同时在这些区域可能蕴含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另外,企业跨区域发展也有可能是对自身产业的一种拯救方式,即通过区域转移使自身的产业发展恢复生命力,而且随着产业的集聚,形成更大力量对产业进行创新升级,提高产业的开发层次和技术含量,提高区域竞争力。

  企业如果更加倾向于先发区域,则表明企业对其良好资源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在先发区域发展可以减少企业运营费用,且先发区域的关注度比较高,企业进驻后有利于提高品牌影响力。此外,先发区域也会进一步促进后发区域的经济发展,后发区域也会对先发区域的就业问题产生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随着产业转移的持续推进,无论是先发区域还是后发区域,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均会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双赢”,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增强城市群的发展与建设

  近年来,我国城市群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不断攀升,城市群经济发展从数量规模增长逐步过渡到质量内涵增长。城市群面积已经占全国面积的25%,城市群总人口达到全国水平的62%,而经济总量则达到了80%。在我国城市群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力军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以及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此外,中部地区的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及环潘阳湖城市圈也在稳步发展。

  1.进一步发挥城市群的引领带动作用

  当区域经济发展从以行政区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城市群为中心,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也应运而生。城市群经济发展产生一种辐射效应,可以有效带动周围其他中小城市的发展,逐步缩小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1]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城市群的发展初期,由于城市群初步形成,辐射效应的力量主要存在于部分城市与城市之间,最典型的是城市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郊区转移,城市与郊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当城市群形成以后,进入辐射效应的第二阶段,这时城市群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成为一个具有稳定性的集合体。[12]其中,中心城市的发展优势明显,不管是在经济还是在技术水平上均处于领先状态。[13]在区域性生产协作网络下,中心城市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资本等与其他中小城市共享,可以使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效率得以提升,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2.加快多功能中心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能够吸引城市群腹地的劳动力人口向中心城市流动,还能吸引非城市群地区的劳动力人口向城市群腹地聚集,城市群就业规模的扩大最终将成为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城市规模的不断壮大也有可能出现要素集聚而引发过重的集聚成本。为有效解决这种消极效应,可以以发展多功能中心城市群为抓手,通过中心城市经济效益溢出效应,缩小其他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发展差距。

  发展多功能中心城市群,能够有效提高产业链的强度,同时帮助中心城市将更多的发展要素和资源通过产业链向其他中小城市流动。[12]除此之外,发展多功能中心城市群还会有效提高城市通达性。在通达性的作用下,中心城市发展要素能够进一步向其他中小城市扩散,实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同时,城市的发展潜力也会进一步激发,特别是对次中心城市或非中心城市来说,他们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上占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有效吸引其它中小城市资本、人口等资源,相反,对于中心城市来说,他们更希望将产业向非中心城市地区进行转移。因此,在多功能中心城市群的发展模式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经济距离将得到有效拉近。

  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模式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区域平衡发展策略,必须要重点支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积极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产生全新的发展格局,强化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积极体现出地区的优势特征,促进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新发展机制。”[14]为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及时采取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一)构建区域总体发展模式

  坚持“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两大发展战略与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形成区域总体发展新模式。以四大板块为依托,主要促进东中西部与南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三大战略(倡议)作为重要引领,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构建相对完善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体系,打破地区之间的限制,促进要素流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提升总体效率,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区域创新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形成点、线、面平衡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经济轴带,增强区域的内生活力,促进区域间的平衡发展。

  (二)形成“互帮互助”式平衡发展模式

  1.加强“中心—腹地”的联动发展

  “中心—腹地”式最明显的特征是中心城市较发达而腹地较为落后,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或梯度是该模式实现平衡发展的突破口,因而可以构建中心城市向外辐射、腹地后发追赶的联动机制,促进中心和腹地的同步发展。[14]一是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优势,提高其经济发展规模、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等,使中心城市有足够的能力带动其周围中小城市的发展,发挥领头羊作用。二是要重点关注腹地的发展情况,避免腹地出现回流效应。在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城乡发展统筹规划,利用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中小城镇的发展,利用辐射效应形成中小城镇带,保证中心城市和周围中小城镇的平衡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心城市对腹地的经济带动机制,通过建章立制来实现中心城市和周围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有效鼓励中心城市向周围中小城镇进行跨区域产业转移,提升腹地的生产活力,为中小城镇输送先进的管理经验、高新技术以及技术人才等资源。

  2.打造区域整合机制

  中心地区发展初期具有较多的发展机遇,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会选择将发展重心放在中心地区,从而使很多资源从腹地流向中心地区,导致腹地资源大量流失。因此,政府应该加以引导,出台一些可以鼓励腹地发展特色经济的政策或者帮扶措施,以免腹地陷入发展困境。

  随着中心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对腹地产业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的辐射效应,这时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大力发展一些适当的产业,促使本地的发展实力得以提升。另外,随着城市群体的不断壮大,在产业集聚的群体城市中会形成独特的群体城市经济中心,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结构越来越具有核心竞争力,产业离心转移效应也会导致一些竞争力较差、生产成本较高的产业受到排挤,最终离开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该善于利用产业转移这种产业发展手段,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另外,产业转移能够为腹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使腹地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因此,通过这种产业发展模式,中心地和腹地能够实现产业互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三)打造“互利共赢”式平衡发展模式

  从宏观层面来看,在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过程中,各区域应合理进行产业分工,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彼此之间互相促进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市场互通、产业互联、经济互惠的发展目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从微观层面来看,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区域内各个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秉持“互利互赢”的发展原则,不能盲目追求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略区域内其他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力量,进一步鼓励区域内各个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企业打破空间、制度、产业等局限实现经济合作,为当地经济带来更多的投资项目、发展资金以及高新技术等,同时有效整合当地的要素资源,使其能够得到有效配置;提高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不同地区的企业能够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重构“省内城乡—城际”式平衡发展模式

  首先,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减少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为解决“三农”问题,应积极探索多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实现形式,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制定出健全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拓展农民的收入途径,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最后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其次,提高省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合作的多样性。一是省内各个城市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应该致力于推动省内同行业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重新激活企业的发展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实现跨区域合作,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二是省内各个城市之间要提高合作维度。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优势共同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度开发,共同分享开发成果,有效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能力;三是要切实集合多方力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合理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深入促进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有序发展。

  最后,要建立健全各项区域协作机制。由于我国发展城市群起步较晚,相关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针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还处于空白期。因此,应摒弃单体城市建设机制,从区域整体发展出发,联合各个城市政府共同商讨出科学、合理的城际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的共享、补偿机制,确保城市群经济利益得到合理分配,实现城市群经济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异宾.从认识论和方法论高度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8,(1):17-28.

  [2] 覃成林,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内涵、动因与机制体系[J].开发研究,2011,(2):14-18.

  [3] 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05,(2):27-35.

  [4] 李兴江,唐志强.论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及实现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07,(11):51-53.

  [5] 胡鞍钢,鄢一龙.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J].人民论坛,2017,(11):47-48.

  [6] 蒋永穆,周宇晗.着力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20-28.

  [7] 安虎森,李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平衡发展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8,(4):14-22.

  [8] 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9] 余璐,戴祥玉.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合作共治与地方政府协同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8,(10):38-45

  [10] 张治栋,吴迪.产业空间集聚、要素流动与区域平衡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9,(7):42-48.

  [11] 种照辉,覃成林,叶信岳.城市群经济网络与经济增长---基于大数据与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J].统计研究,2018,(1):13-21.

  [12] 李恒.人口集中、城市群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3-52.

  [13] 王青,金春.中国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定量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11):77-94.

  [14] 张荐华,高军.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8,(7):9

作者单位:珠海科技学院
原文出处:任忆冬.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路径与模式[J].税务与经济,2022(05):94-10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