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来源:科技经济导刊 作者:袁帅
发布于:2018-12-24 共2216字

  摘要:由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十分明显, 从而导致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十分悬殊, 因此, 区域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基于工作实践, 找出区域经济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提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致力工业经济发展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 差异性; 原因; 建议;

区域经济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严重, 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且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促进我国各地区经济同步快速发展就显得刻不容缓。

  1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

  1.1 资源在区域经济间的差异

  我国地域广、物种丰富、资源充沛, 但区域分布较广、人口众多等因素导致, 人均资源分配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资源发展的合理性依旧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经济发展迅速、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显著, 但主要资源存储区集中在中内陆地区, 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更为丰富, 这样一来, 我国南北地区存在较大的资源差异, 区域资源资本配置成本较高。如在实行水资源协调发展目标时, 需要通过南水北调政策来协调区域间水资源的差异。

  1.2 人力资源在区域间分配的差异

  现阶段, 我国地区间教育水平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高度制度、地域教育水平等导致大量高素质人才向资源更丰富地区涌入。大部分教育水平较高地区的高校人才, 在完成学业后选择留在中大城市, 这加剧了区域间人力资源分布的差异性。与此同时,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性, 导致在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就已经存在一定的差距, 并随着日后受教育程度的变化逐渐加大差距, 如此以来, 此类现象导致我国人力资源发展存在区域间的差异。

  1.3 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

  各地域区间资源类型, 往往决定其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 如在沿海区域重点发展金融类、高新技术类产业, 在西北内陆地区则以种植业为主等。但大部分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的特点, 受到区域发展的限制, 虽然有效地利用了本地区的优势, 却使得各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因此为了有效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应在资源发展的基础上, 向多元化结构升级, 不断提升第三产业配比。

  2 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2.1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首先要强化三产核心区的发展, 以重点经济板块为主导, 落实“退二进三”的政策, 以重点企业发展为主牵动周边企业成长, 形成区域性集聚发展, 以规模化整体发展促进企业体系的形成, 利用辐射作用带动其他行业如金融保险类、信息服务类等企业的发展;其次, 转型升级传统化服务业, 将城区改建、新区规间作为发展的切入点, 建设新态商业链, 以此带动零售消费额的增长。合理规划现代化物流园区利用再回收利用的建设, 推动集群化业态、商贸物流的发展。加速老城区改建项目的推进, 加大力度规范商业街, 促进区域内服务发展升级。再次, 要中重视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重视旅游业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区域自然特点为优势, 打造文化旅游, 重视主题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 加大旅游市场的拓展、构建一体化优质服务体系、扩大招商范围, 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利用旅游事业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双收效。

  2.2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

  首先要明确工作的重点内容, 把握准确的工作定位, 重视培养农民树立现代化、开放化、创新化、市场化的经济意识, 强化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 优化种养结构的升级。重视以科技促农业, 重视人才的价值, 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构建农业专业合作小组, 创新农村经纪人发展理念, 不断推进农业市场化、组织化发展进程。其次, 重视科学种植的推进, 创造棚室经济。以科学规划为基础, 推进“菜篮子”计划, 强化棚室生产, 打造农业生产体验旅游项目, 以政策促发展, 带动扶植发展, 完善配套的根据措施,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重视积极性, 拓展农民的种植知识储备, 使其了解技术更新、市场变化。再次, 利用典型案例示范效果, 带动农户整体发展。完善优惠政策、落实惠民措施、以养殖示范户为代表, 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 激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推动扶大户、带散户机制的发展, 利用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拓宽市场等多元化方式, 促进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

  2.3 致力工业经济发展

  第一, 强化现有企业发展优势, 发觉潜力企业, 强化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扶持, 发挥龙头产业的带头作用, 促进企业效益的辐射作用, 推动周边关联产业的重组与联合。第二, 发展产业园区、形成集群化发展, 合理规划企业区域功能, 以区域内的资源优势为基础打造属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基地、旅游文化产业、商贸物流中心等, 引进大项目, 拓展群体规模, 打造“块状”经济带。第三, 加速社会资源与企业发展的融合, 深化区域内企业改革, 利用社会资源促进企业发展, 通过社会基础建设, 拓展企业发展渠道。优势互补、联合联建, 盘活存量, 创造地企双赢。第四, 不断优化企业发展内外环境, 不断完善现有政策, 拓展招商引资, 提升服务质量, 为企业发展提供便捷渠道, 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 结语

  总之, 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要求相关区域要结合自身优势及经济形势, 打造适合本区域发展的经济模式及方向, 以实现本地区的发展。从而进一步确保国家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中国市场, 2014 (42) :13-14.
  [2]张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特区经济, 2010 (07) :13-15.
  [3]任建军, 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 2010, 30 (05) :784-789.

原文出处:袁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5):22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