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孔子人生哲学基本精神——仁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5061字
  摘要

        当今社会,在我们的耳边时常听到这样的追问:人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而活?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去生活?要而言之,这类问题的本质就是在寻求和思索如何做人的答案。而做人则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所关注的话题。诚如梁启超所说:“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儒家哲学,范围广博。其用功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1]以此,我们可以说,儒家哲学是一门做人的学问、生活的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基石,儒学无疑为我们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惑提供了宝贵资源。追本溯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仁义为核心范畴建构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孔子尤其注重“仁”,根据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一书共出现“仁”字109次之多。那么,孔子人生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这又对于当今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有何意义?这便是本文所要尝试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一、天与仁义之道
  
  儒家对于人生话题的展开是基于人性论的。人性论可以说是整个儒家哲学的理论基石。先师孔子是一位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思想家,但有关他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论语》文本中只有两条语录记载,《阳货》篇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公冶长》篇又借子贡之口日:“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显然,孔子并未详细论及人性善恶的问题,但他将性与天道相提并论,认为人之性生而差异甚微,后天习染则会导致不同,这可以说是孔子道德哲学的特色,同时也启迪了后世儒者对人性问题的研讨。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先师之言:“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其蹈而死者,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此即言,孔子认为,水火固然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手段和工具,但相比之下,“仁”更为重要,它是人类的一种内在道德品质。先哲习惯将道德品质的源头挂靠在天之上,这种做法可谓中国古代天人哲学的旨趣所在,孔子亦不例外,他认为“仁”是天之所予,故说:“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论语·八情》篇又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由此,我们不难体悟和感知出孔子对“仁”重视尤甚,“仁”可以说是人的道德本质特征,故而《中庸》引载孔子之言日:“仁者,人也。”天赋予我美好的品德,我亦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修为而上达于天。
  
  据此仁德,身体力行,即为仁人,故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道:“我欲仁,斯仁至矣。”依孔子所见,人们把天之所予的德性发挥出来即是道德涵养的最佳路径!《论语·颜渊》篇亦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字,《广韵》注云:“从也。”这也就是说,“由”即顺从、顺着之意。在孔子看来,仁之养成在于自身的努力,顺着天之所赐品德而行,做人与学习也就是修身安己、完美人性的过程,并非沽名钓誉、刻意表现自己!故而在《论语·宪问》篇中孔子感叹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认为,人之美好品德养成即是人道的展开,天道的显现,最终的结果就是达致生命的圆满。正如其在谈及高徒颜回时说:“贤哉,回也!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又曾讲道:“饭疏食,饮水,曲脓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从这些相关文献资料记载来看,孔子所描绘的“革食瓢饮”之乐本质上乃是一种道德精神境界的满足,这种精神上的愉J悦摒弃了感性利欲的牵绊和纠缠,可以说生命的意义与乐趣就在于此。
  
  孔子以“仁”为核心构建了人生哲学体系,成人的过程也就是践仁的过程。践仁是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论语·宪问》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后世儒者因此将孔子学说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仁义之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成就人性、完美人生。孔子哲学致力于探索人生的奥妙、做人的问题,故而称他的思想为人生哲学是合适的、恰当的。
  
  二、生活与仁义的践行
  
  儒家人生哲学向来注重实践,孔子学说也不例外。孔子认为,人人皆有美好的仁德品德之潜质,将其发挥展现出即是践仁成义。这个过程即是“道”.在《论语》中,孔子论及道的地方多达60次。l2]由此可见,“道”在孔子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否则,孔子不会将其视为终身追求的目标并与生死相提并论。
  
  《论语·里仁》记载孔子之言日:“朝闻道,夕死可矣。”历来学者认为,孔子之“道”具有形而上的色彩和特征,这固然是对儒家哲学价值意义的肯定和合法性地位的扞卫,但也并不妨碍我们做另一番解读。《说文》云:“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3]可见,“道”之本义训为“路”.人们从A地到达B地,必定要通过某一条路。路即行迹。同理,如果我们要达成某种目的,必然会采取某种方法或遵循某些规则。这些规则、方法就是“道”或日“路”,后人沿袭此意,形成了我们现在生活中所使用的“道路”一词。
  
  故而从“道”之本原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孔子之“道”就是人们如何成就人生,获取仁德的途径或日方式。或者说,孔子之“道”即是孔子所认为的一种正确的生活道路、在世方式。诚如陈淳《北溪字义》所云:“道,犹路也。当初命此字是从路上起意。人所通行方谓之路,一人独行不得谓之路。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众人所共由底方谓之道。”[4]简言之,孔子认为,天所赋予人们美好仁德,这种品德具有普遍性和相似性,如何将之所呈现展开即是“道”.此即言,践行之仁义也就是“道”.
  
  那么,怎么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义呢?对此,弟子们纷纷发问,然而孔子却针对不同的学生做了形态各异的回答,现在此摘录一些比较有典型的语句。
  
  
相关标签:哲学与人生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