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文献检索论文

材料科学文献检索过程性考核的教学改革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13 共3515字
摘要

  一、引言

  考试是评定、检查教与学效果最常用的一种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和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近年来,在新课程实验中,过程性考核得到大力提倡,并受到了较为广泛的重视。所谓过程性考核,又称为过程性评价,目前尚无权威的定义,过程性考核通常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以及能力获取的过程性结果,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作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多年来在深圳大学材料学院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就专业选修课程材料科学文献检索进行过程性考核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程特点存在的问题

  文献检索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基本素质之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载体形式已由纸质文献向电子文献方向上发展,文献的生产和传递更加迅速,知识信息的存储和利用更加便捷。加强高校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掌握知识情报的意识和快速检索电子文献的能力,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按照目前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特点安排课程内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专业领域对于文献的偏重以及对于文献中信息的提取重点各有不同,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学科就文献检索课程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笔者担任的课程为材料科学文献检索,本课程开设的对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针对目前文献载体网络化电子化的趋势,笔者在课程内容上着重强调如何利用现有互联网数据库快速检索和获取目标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和利用。重点讲述国内外常用科技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评价策略,并结合实际重点培养学生获取材料学方面科技文献资料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

  此外,课程还针对目前材料学本科生毕业可能的就业取向,对学生的科技论文、专利申请书、科技查新报告等文献资料的撰写格式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该课程之前采用的主要为传统的教学以及考核方式:即以课堂讲述为主,结合一部分作业以及实践上机检索;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结合平常网上检索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综合评价,课程论文的命题通常为一篇材料相关领域的综述。在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课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对于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仍不甚熟练,参考文献种类有限,主要以科技论文居多,英文文献普遍偏少。经过与学生交流,其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论文这样的考核方式相对而言是比较宽松的,部分学生本身学习态度欠端正,以获得学分为选修该课程之最大目的,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限。虽然在课堂上介绍了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以及格式要求,但学生练习太少,很难熟练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程序。

  2.课程论文写作时间偏少,往往不能做系统的文献检索以及整理工作,尤其是英文文献阅读对于本科学生来说还是难度太大,对于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投入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的英文文献阅读并整理,确实有些勉强。

  3.当代大学生本身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文献检索技巧,原来课程中设计的各个专业数据库的检索技巧很多时候是具有相通性的,介绍起来难免千篇一律,导致学生对听课缺乏兴趣。

  4.对于专利写作、查新报告撰写等实践性的内容,由于时间限制,停留在介绍的阶段,没有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

  近年来,多有报道提出高校文献检索课应注重实践环节,并提出将论文写作引入到文献检索课程中,因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对课程教学进行进一步改革。笔者尝试引入过程性考核方式,加强课程中的实践部分,提高教学效果。

  三、考核内容及实施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曾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在教学之初即让学生准备课程论文的撰写,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而整个过程性考核也是围绕科技论文写作而设置,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教师亦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整个课程作为一次文献综述的撰写实践。具体课程考核方式设计如表 1.

  

  从评分比例来看,大大增加了平时分在课程得分中的比例,从平时分占 20%-30%上升到了 60%.考核内容中的平时作业,主要是考核对课堂讲述的基本数据库以及检索方法的掌握程度。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性,杜绝抄袭等现象,考核结合深圳大学校园网网上课程系统,设定在每次课程结束以前就必须提交作业,同时作业内容要求与课程论文内容相联系,使得每个人的作业都不相同。

  由于该课程教学主要是针对即将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高年级本科生,学生已经掌握了材料学的基础知识,且 85%以上的学生都有参加深圳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小型科研项目的经历,因此,笔者将考核的团队作业设为撰写一个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的申请书。

  综合性的大作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拟综合考察学生对文献的检索以及从中提取知识的能力。课程设计了一个模拟查新报告的写作过程,让学生就一个陌生的专业课题,通过文献检索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判断,以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专业领域的实操能力。

  期末考核为与材料学相关的综述性论文。本课程教学在组织过程中采用讲述与实践并行的形式。在课程开始之初就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选题、查询资料、撰写提纲等,为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指导。论文写作除了考查学生对文献的收集以及总结能力之外,还重点考查论文撰写格式等规范性问题。

  总体而言,不同考核形式贯穿于本课程的全过程,各个考核方式相互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考核进度结构以及不同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 1.

  四、考试改革效果

  该课程选课者共计 26 人,其中 23 人为大四的本科生,2 人为往届重修生,1 人为大三的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有 1 人缺考,实质有 25 人实际参加考核。其结果如下:85 分以上比例为 22%,75-84 分占 53%,65-74 分占 15%,60-64 分占 10%,60 分以下为 0%.总体来说,学生分数以 75 分以上居多,大约达到了 80%.多数学生在期末课程论文一项都能拿到较高的得分,说明通过课程的培训,学生论文撰写的能力以及文献检索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由于平时作业的重要性,学生对该课程作业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作业质量也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使得最终论文的撰写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另外,学生团队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比较好,学生自由组合成为 4 个小组,各个小组对于该项目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均在期末提交了各自的项目书。从所交的项目书来看,格式基本规范,有一定的创新性,达到了该考核希望达到的效果。

  关于查新报告作业,虽然在创新性的判断上有一定的误差,但总体而言,能够较好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文献检索知识有效地应用于该大作业中,也基本达到了本综合性大作业的教学目的。当然笔者设置综合性大作业考核更重要的目的其实在于让学生尝试一次专业知识和文献检索知识的综合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尝试过集体讨论一项考核,但效果不如人意。在讨论课上,明显感觉到很多学生准备不充分,发言不踊跃,特别是容易偏离主题,如果只是组织讨论尚可,但在考核这个方面如何公平有效地评分,还有待商榷和研究。此外,笔者也曾尝试过取消考勤这一项,但发现会导致学生到课率明显偏低,因此在该课程中仍然予以保留。

  五、总结

  通过该教学改革,材料科学文献检索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较之以往大大增强。可以说,材料科学文献检索过程性考核教学改革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心得如下:

  首先,过程性考核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是考核学生优劣,而应该是通过考核构成一个知识点体系,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以及知识点融会贯通。

  其次,课程内容以及考核方式需要不断创新,要突破以往中规中矩的传统教学模式,要从多方位进行思考,深入到大学生中去,尝试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去看待这个课程中的问题。过程性考核不应该是简单的线性考核的问题,而是应该设计出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机组合的考核网,不同考核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以获得更好的考核效果。在此过程中,由于过程性评价更多地采用了开放的、即时的评价方式,特别对情态领域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标准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摸索和提高。能够将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都通过考核表现出来,又保证其公正性,这是过程性考核研究中的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蕾,李德杏,孙中堂等。论习作评改在本科教学过程性考核中的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3)。
  [2] 张茹。过程性考核在《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14)。
  [3] 吴绍春。两种考试观的比较---美国林肯大学没有“一张考卷定乾坤”[J].交通高教研究,2001(4)。
  [4] 李着。高校文献检索课应注重实践环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