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文献检索论文

学术文献检索实验设计与控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2-21 共2478字
  4 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检索行为实验
  
  通过问卷调研,了解了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检索行为的总体情况,接下来将采用实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
  
  4.1 实验假设
  
  参照第 2 章学者对于信息行为、网络信息行为、信息检索行为、网络学术信息行为的定义,并考虑到检索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探讨的网络学术信息检索行为主要指科研工作者为了获取所需要的网络学术信息,而与网络进行交互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
  
  根据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与假设,本实验设定的实验假设为:
  
  (1)不同文献类型的检索行为有所不同;(2)网络学术信息检索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3)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检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为主体因素,信息环境因素等。
  
  4.2 实验设计
  
  为了验证实验假设,笔者设计了 8 个小任务,均为不同类型的网络学术信息的检索,所有操作均须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笔者主要关注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检索不同类型学术信息时的行为特征,以及检索过程中具体环节的行为特点或规律。综合考虑到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检索能力存在差距,所以设置的检索任务难度均适中,并将每项任务的用时控制在 15min 内。实验任务具体内容见附录B.实验任务开始前后均设有前后测问卷,前测主要用于了解受测者的个人信息及其平时的检索行为习惯;后测用于获取受测者在整个检索过程中的感受与想法,以及对实验过程中未涉及的问题进行补充,如指出觉得完成哪项任务、哪个环节有困难,并阐述自身可能存在的原因。另外,后测问题也作为测后访谈的主要内容。前后测问卷见附录C.
  
  4.2.1 实验工具
  
  (1)实验设备
  
  本实验的主要设备为美国 TechSmith 公司发布的全球第一款全数字化Morae 可用性测试软件。该软件不仅可以录制受测者在测试环节中的完整过程(包括系统选择、界面操作、鼠标移动轨迹及点击次数、受测者表情与互动问答、测前测后问卷设置录入等),还可以监控并标记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从而获得实验过程的全面资料与三大指标(有效性、可用性和满意度)的系统数据,为后期的数据分析和总结提供帮助。本文根据研究需要仅选取鼠标点击次数与平均翻页次数作分析。
  
  实验设备包括两台计算机。Morae 可用性测试软件可分为三大组件,分别是 Recorder、Observer、Manager,其中 Recorder 是用于记录受测者操作行为的录屏组件,需要安装在受测者操作的电脑上;Observer 是供观察者使用的组件,安装在测试者的电脑上即可;Manager 是用于后期数据分析的组件,也安装在受测者使用的电脑上。当 Recorder 和 Observer 建立连接后,Recorder 负责记录受测者的操作视频,Observer 同步展示受测者的操作过程并且能够随时标签记录,最后将 Recorder 的录制视频与 Observer 的标签合并保存,借助于Manager 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过程中搭配使用大声思考法效果更佳。
  
  (2)分析工具
  
  实验结果采用 Morae 软件的 Manager 组件与 Excel 相结合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4.2.2 实验任务
  
  实验任务分别为: 任务 1:查找图书;任务 2:查找期刊论文;任务 3:查找学术年会信息;任务 4:查找会议论文;任务 5:查找协会或者论坛网站信息;任务 6:查找专利文献;任务 7:查找外文文献;任务 8:查找学位论文。
  
  要求受测者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操作,不限定检索平台。
  
  4.2.3 实验受测者
  
  Sauro 和 Lewis 在《用户体验度量》一书中提到,提到有相关研究表明当使用样本需要很高成本时,应尽量准确地估算所需样本量,书中指出当样本量为 30 时平均数分布趋近于正态[69].所以本研究选取江苏大学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各 17 人,其中机械专业除外,要求无行为操作障碍,有 3 年以上互联网使用经验,且从未参加过此类的用户行为实验。实验后所得数据中,有一名受测者的数据未收集全,予以剔除,最终有效受测者 33 名。
  
  4.3 实验控制及实施
  

  实验地点安排在江苏大学图书馆信息行为分析实验室,采用封闭状态,普通照明,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具体场景如下图 4.1.
  
  4.3.1 准备性实验
  
  在正式实验开始前需要进行预备实验,随机邀请了 3 名大学生和 1 名实验助手作为受测者完成实验,并根据预实验结果对测试任务进行了评估和调整:
  
  首先查看顺序安排是否合理,是否会对受测者的检索行为产生影响;任务要求是否表述清楚,是否存在歧义或者对受测者有暗示作用;检索任务的设置是否可行,难度是否适中;每个检索任务给定的最大用时是否合适(每小题控制在15min 内)。测试者可以借此次机会对实验的整个流程进行观测和揣摩,熟悉实验流程,把握实验节奏,组织和完善实验过程中的引导性语言,了解每个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时间需求。仔细揣度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提前考虑到可行的解决办法。在经过几次预实验后,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干扰因素,提高实验的信度和效度,对检索任务的顺利安排作了调整,最终确定了实验任务(见附录 B)。准备性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的顺利进行作准备的,其实验数据不计入正式实验数据中。
  
  4.3.2 正式实验
  
  预实验后进行正式实验,正式实验的过程如下所示:
  
  (1)首先受测者应邀到实验室参加实验,由实验助手引导进入实验室,熟悉周围环境,听实验测试者讲解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2)安排受测者坐定,并填写一份测前问卷,了解其个人基本情况及平时检索行为习惯。
  
  (3)接着由测试者分别打开两台计算机上的 Morae Recorder 软件与 MoraeObserver 软件,并建立连接,同时登陆账户密码连接互联网。
  
  (4)让受测者坐在装有 Recorder 录屏组件的计算机前面,适当调整身体以确保前置摄像头能够捕捉到其整个上半身的动作,特别是面部表情。
  
  (5)调整好后,由测试者告知受测者要对其进行录像录音,征得其同意后,实验即开始。由测试者点击桌面右上方的红色圆按钮即可开始录屏,同时实验助手在另一台计算机上同步观看受测者操作,在受测者出现错误、迟疑、询问测试者等行为时进行标签记录。
  
  (6)整个实验过程,均由测试者引导并控制流程,包括任务情境和每个小任务的描述,在特定情况下与受测者进行必要交流,以及时了解其心理活动或答疑帮助。
  
  (7)实验完成后,测试者断开网络,请受测者再次填写测后问卷,并根据实验过程的具体情况结合测后问卷内容进行访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