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皮肤病学论文

自身静脉血穴位注射配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5-19 共2513字
论文摘要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多形性、易变性、反复性及持久性等临床特点,尤其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故又有青春痘之称.本病好发于面部、胸口、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局部有瘙痒和疼痛,病程长久而缓慢,严重时此起彼伏,给患者精神上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压力,产生焦虑、不安、自卑、甚至抑郁等心理疾病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社交情感、人际关系和就业方面。笔者于2005 年 10 月 ~ 2012 年 11 月在临床上运用自身静脉血穴位注射疗法配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痤疮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2005 年 10 月 ~ 2012 年 11 月共收治痤疮患者 87 例,其中男 51 例,女 36 例,年龄14 ~ 42 岁,平均年龄 22 岁,病程最长的 6 年,最短的 12 天,单纯性痤疮 48 例,颈项部同时存在的 27例,前胸、后背密集存在的 12 例,出现大量脓疱的11 例。

  1. 2 西医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依据《现代皮肤病学》制定: 患者多为青年; 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 损害多为散在性的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 对称分布。

  1. 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寻常痤疮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不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害及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或糖尿病患者; 近期一月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维 A 酸类及抗雄激素类药物;近 1 年来未服用避孕药及其它影响内分泌的药物;年龄 18 ~ 45 岁; 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者。

  1. 4 排除标准 年龄 < 18 岁或 > 45 岁痤疮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害及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或糖尿病患者;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将 87 例患者随机分 3 组。对照 1 组、对照 2组,临床治疗组。

  2. 1 对照组 对照 1 组: 药物治疗组。内服复方痤疮胶囊、琥乙红霉素,外用痤疮王。

  对照 2 组: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组。取颧髎、合谷、足三里为主穴,辨证配穴肺胃热型加曲池、内庭,肝郁气滞型加太冲、中极,心脾两虚型加神门、三阴交。另以面部皮损区集中部为中心酌情用数根毫针呈15 度角向心围刺,针距约为2 cm,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10 min 运针一次。同时,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在肺、心、胃、内分泌、皮质下、神门面颊、额穴上,嘱患者自行按压 5 ~10 min,按压力适度,使耳廓充血、胀痛。每日压 4 ~5 次,每 3 ~4天换帖,两耳交替,14 d 一疗程,1 疗程间休息 2 d,继续治疗。

  2. 2 临床治疗组 自身静脉血穴位注射组。检查患者出凝血时间正常者,用一次性注射器取患者肘部静脉血 4 mL 备用,患者穿短裤、短袖,采用舒适的正座位,取患者双侧血海穴、曲池穴,常规消毒后,将装有患者静脉血的注射器的注射针刺入穴位,运针得气,回抽无血,每个穴位注入 1 mL 自体静脉血。再以五味消毒饮为基础方加减,配合治疗,方中加大金银花用量。血热者加水牛角、丹皮,脓肿较多者加山甲,红肿痛者去天葵子、加连翘、贝母,口苦咽干加天花粉、川连,便秘加大黄,感染严重者加服罗红霉素,注射 1 次观察 14 d,根据疗效进行第二次注射。

  2.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治愈: 皮损全部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无新疹出现; 显效: 皮损减少 70% 以上,偶有新疹出现; 有效: 皮损减少 30 % 以上,仍有新疹出现; 无效: 皮损减少不足 30 % 或反而增加。

  2. 4 统计方法 应用 SPSS13. 0 软件做统计分析,统计结果用均数和标准差( x ± s )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

  3 结果
  
  3. 1 治疗结果【表1】
论文摘要
  
  3. 2 疗效分析 总体疗效比较,表一结果显示,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65. 52 %、77. 78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96. 77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分析有显着性差异( P < 0. 05) ,临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疗程疗效比较,表二结果显示,治疗疗程越长,治疗组越显示疗效优势。一个疗程有效的对照组为 37. 93 %、29. 63 %,治疗组为 29. 03 %,显示药物治疗短期内疗效明显。后期复发较高,治疗观察3 ~ 5 个疗程后,按标准判定为无效的,对照组无效率为 34. 48 %、22. 22 %,治疗组为 3. 23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分析有显着性差异( P < 0. 05) ,临床治疗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

  4 典型病例
  
  患者吴某,男、17 岁、学生,2010 年 7 月就诊,面部、额部、前胸和后背毛囊有明显的红肿、突起,偶有脓疖,迁延 2 年有余,经多方治疗,症状反复。

  来诊,满脸、额头、颈部、前胸、后背长满痘症,多发性脓肿。取穴双侧曲池、血海,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 4 mL,分别刺入双侧曲池、血海,运针得气后各注入 1 mL.辨证调配中药 5 剂,金银花 20 g,野菊花10 g,紫花地丁10 g,蒲公英10 g,天花粉15 g,连翘 15 g,黄连 8 g,水煎服。观察 14 d,症状明显好转。第 15 d 又重复一次自身静脉血穴位注射,根据症状调配中药服用 7 d,痊愈,随访 6 个月未见复发,临床治愈。

  5 体会
  
  痤疮与青春期的青少年体内激素分泌、代谢不协调及毛囊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为毛囊角质化过度、皮脂分泌过多、瘀积皮肤而成。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是针刺特定穴位和注入自身静脉血,辅助药物改善急性症状。输入“拟似异体蛋白”的自身静脉血,刺激人体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并通过穴位对自身静脉血吸收的持续性刺激穴位、经络系统,通过人体经络、腧穴系统,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微循环系统,而实现对内分泌调节作用,对座疮治疗收到良好效果。这充分体现运用中医理论,而不拘泥于中医的传统,充分总结继承前辈对特殊病证治疗的理法方药和借鉴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成果。笔者在总结前辈的经验验方,用自身静脉血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和抗生素治疗,调节内分泌、免疫的同时针对表现症状治疗,金银花有两清气血热毒之功,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野菊花合用清解之力尤强,并能凉血散结以消肿痛。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疗效确切。

  自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具有取穴少而精、疗效可靠、安全、简便、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可蓥。 广州地区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痤疮发病的相 关 性 研 究[J]. 陕 西 中 医 学 院 学 报,2013,26( 1) :10.
  [2]杨国亮,王侠生。 现代皮肤病学[M].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7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三辑)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9 -9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