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典型案例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14 共6045字
  第四章 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典型案例分析
  
  2014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针对京津冀及周边省份、粮食主产区打捆下达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支持秸秆产业化项目建设,吉林省获得补助资金 3000万元。本研究选择了获得国家资金支持的 6 个项目进行分析,这些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建成。为充分了解六个重点项目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模式的技术难度、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本研究设计了问卷调查,组织 6 户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填报,并经实地调研核实,确保填报数据的准确性(调查问卷见附录 B)。2014 年 10 月,还召开了重点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对项目前景、存在问题及政策需求进行了研究和咨询。
  
  4.1 典型案例实施情况
  
  4.1.1 秸秆-造纸-肥料/饲料模式(秸秆制浆造纸项目)
  
  公司由国内某纸业公司同外资企业合资组建,项目建设地址为吉林省中部某县,为全国产粮大县之一,秸秆资源丰富,厂区占地168万平方米。利用秸秆清洁制浆技术造纸,可突破制约传统草浆造纸高能耗、高污染的瓶颈,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中“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以秸秆为原料的非木纸浆”的指导思想,能够缓解国内造纸木浆的需求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支撑:项目采用国内某纸业公司开发的“秸秆清洁制浆”、“秸秆制浆废液生产有机肥”技术。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纤维原料,采用改良亚铵法制浆造纸。制浆废液通过浓缩、造粒技术,生产有机肥。玉米秸秆叶经烘干后粉碎,加入添加剂混合均匀,加工成颗粒饲料。项目解决了传统纸浆造纸的污染严重的问题,实现了秸秆纸的规模化清洁生产,构建了农作物→秸秆→纸浆→造纸废液→肥料→农作物的闭环循环(图 4.1)。
  
  生产规模:年利用秸秆 27.5 万吨,年生产 9.6 万吨秸秆化学浆、20 万吨生活用纸及静电复印纸、有机肥 15 万吨、秸秆颗粒饲料 10 万吨。
  
  建设内容:包括制浆车间、造纸车间、有机肥车间、秸秆饲料间、原料库、成品库、热电站、锅炉房等生产设施及办公楼等辅助附属设施。
  
  实施情况:项目总投资 18978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64620 万元。在秸秆收储方面,企业将扶持第三方收储公司专门负责秸秆的收储和运输,根据企业标准建立收储点,配备防雨棚、秸秆粉碎机、打捆机、装载机等设备,秸秆收购半径 50 公里。
  
  实施效果: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年营业收入 197900 万元,年上缴税金 11190 万元,净利润 33571 万元。项目制浆车间产生的黑液全部综合利用、造纸车间产生的白液全部回用于生产工艺,均不外排,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确保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 3 中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中造纸企业废水排放标准要求。项目新增就业岗位 1800 个,按每吨秸秆 300 元的收购价格计算,每年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8250万元。项目秸秆利用量大,就业人数多,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社会效益较好。
  
  存在问题:项目在国内有成熟的运作经验,但项目本地化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秸秆纸未经漂白,颜色和性状和木浆纸区别较大,消费者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二是项目秸秆需求量大,而且在一年中均衡发生,需要有成熟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配合,企业拟移植其它省份同类项目的秸秆收储经验,实施效果有待检验;三是项目采取专利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但技术难度较高。项目污染物种类多、排放强度大,环境影响程度大。
  
  政策需求:企业希望政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政府机关优先采购使用秸秆静电复印纸。
  
  4.1.2 秸秆-化工产品-饲料模式(鲜甜玉米秸秆制酒精项目)
  
  公司注册资金 1000 万元,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某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公司生产经营以订单农户为主,甜玉米总种植面积 5.4 万亩。项目建设地点为吉林省东部某县,占地面积 2.73 万公顷。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实现了总公司各企业内部上下游产业链的连通和闭合,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技术支撑:项目以鲜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榨糖汁液化发酵方法制取食用酒精。在甜玉米收获季节将鲜甜玉米秸秆全部收储后榨汁贮存,保证全年均衡生产。压榨产生的秸秆渣和蒸馏产生的酒糟中的固形物干燥后制成饲料,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瓶(图 4.2)。
  
  生产规模:年处理鲜甜玉米秸秆 20 万吨,年产食用酒精 9800 吨、工业酒精 200 吨、饲料 53000 吨、二氧化碳 5000 吨。
  
  建设内容:压榨浓缩车间、发酵车间、蒸馏车间、原料库及相关配套设施,购置设备等。
  
  实施情况:项目总投资 9791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8890 万元。在秸秆收储方面,项目以总公司下属两家鲜玉米加工企业订单农户玉米种植产生的甜玉米秸秆为原料,同时项目建设地点周边有林区,森林防火要求严格,当地农民没有焚烧秸秆的习惯,可保障项目秸秆用量。
  
  实施效果: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 14192 万元,上缴税金 442 万元,净利润 1326万元。项目的主要污染物为生产、生活废水,经一级、二级厌氧处理装置处理,并经生物脱氮除磷后满足《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1-2011)表 3 中排放标准。项目新增就业人数 150 人,年需消耗鲜甜玉米秸秆 20 万吨,按每吨秸秆 300 元的收购价格计算,每年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6000 万元。
  
  存在问题:项目为延长总公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项目,技术成熟,原料也有保障,实施风险较小。项目采用鲜甜玉米秸秆榨汁发酵,相对秸秆直接发酵制酒精技术难度低,但成本偏高。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多、排放强度大,环境影响程度大。
  
  政策需求:企业希望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4.1.3 秸秆-食用菌模式(食用菌培养料项目)
  
  公司注册资本 2000 万元,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组织食用菌及培养料生产和销售,现有合作社社员 25 户、订单农户 425 户。项目建设地点为吉林省中部某市,秸秆资源丰富,厂区占地面积 5.94 万平米。利用秸秆富含有机物,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来源,减少木材消耗。
  
  技术支撑:项目购置荷兰进口设备,采用隧道发酵技术,以玉米秸秆和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材料,经前发酵、后发酵、巴氏杀菌等工艺制成食用菌培养料,并分销给合作社社员及订单农户(图 4.3)。
  
  生产规模:年利用农作物秸秆 10 万吨,年产食用菌培养料 25 万吨。
  
  建设内容:新建办公楼、发酵车间、原料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购置主要生产及辅助设备 106 台(套)。项目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材料生产食用菌培养料,解决了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情况:项目总投资 12883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1445 万元,在秸秆收储方面,企业同合作社社员签订收储协议,由合作社社员负责组织秸秆粉,可满足生产需要。
  
  实施效果: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 18000 万元,上缴税金 601 万元,净利润 1805万元。项目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量小或毒性较低。项目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量较少,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新增就业人数 175 人,按年需消耗玉米秸秆粉 10 万吨,按每吨秸秆粉收购价格 600 元计算,每年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6000 万元。
  
  存在问题:项目运行模式比较成熟,技术难度低,原料和产品销路有保障。项目未将合作社社员及订单农户使用过的食用菌培养料的综合利用纳入建设范围,使用过的培养料随意丢弃容易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同时,生产规模扩大可能会带来的资金风险和管理风险。
  
  政策需求:企业希望政府可以根据秸秆收储加工量予以资金支持。
  
  4.1.4 秸秆-有机肥模式(高效有机肥建设项目,已建成)
  
  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元,由吉林省某粮食深加工企业同上海某公司合资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为吉林省西部某市,项目占地面积 8.64 万平米。高效、优质秸秆有机肥可作优良生产用肥,不仅增产,还改善了粮食、果蔬的品质,减少化肥的施用量,符合发展绿色农业的需要。
  
  技术支撑:项目采用物理处理技术,秸秆经粉碎预处理后,经物理高温水解降压,释放入撞击流罐,经喷爆撞击流机械处理,使秸秆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三者脱开,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添加辅料后制成有机肥。产品易被农作物吸收,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同传统发酵处理工艺比,无异味、无蚊虫滋生(图 4.4)。
  
  生产规模:项目年利用农作物秸秆 5.4 万吨,年产高效有机肥 6.36 万吨。
  
  建设内容:新建预处理车间、水热降解车间、泄喷车间以及锅炉房等附属设施,购置主要生产及辅助设备 86 台(套)。
  
  实施情况:项目总投资 8803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6712 万元。在秸秆收储方面,项目采用直接向周边农民及秸秆经济人收购的方式采购秸秆。
  
  实施效果: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 10176 万元,上缴税金 634 万元,净利润 1902万元。项目总投资收益率、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高,投资回收期短。项目采用物理方式处理秸秆,各类污染物排放量较少。项目可新增就业人数 85 人,年需消耗玉米秸秆 5.4 万吨,按每吨收购价格 300 元计算,每年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1620 万元。
  
  存在问题:项目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项目为专利技术,扩大规模后存在一定运行管理风险;二是农民对有机肥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存在市场风险;三是企业尚未建立秸秆收储体系,存在原料供应风险;四是项目污染物种类多、排放强度大。
  
  政策需求:企业希望政府加大对秸秆收储的政策资金支持,保证秸秆供应。
  
  4.1.5 秸秆-成型燃料模式(秸秆成型燃料项目,已建成)
  
  企业注册资金 1000 万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吉林省中部某市,秸秆资源丰富,项目占地面积 13.2 万平米。项目产品秸秆成型燃料具有近似中质烟煤的燃烧性能,热值较高,且含硫量低,灰分小,是一种优质清洁能源。
  
  技术支撑:项目技术难度小,十分成熟。收储农作物秸秆,经烘干机烘干后,秸秆经秸秆液压紧压机加工成 1.5m×1.2m×0.9m 的秸秆压实块。收储农作物秸秆,经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均质搅拌、经秸秆成型机压制成秸秆成型燃料(图 4.5、图 4.6)。
  
  生产规模:年利用秸秆 5 万吨,年产秸秆压实块 3 万吨、秸秆压块成型燃料 1 万吨。
  
  建设内容:主生产车间、库房、综合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购置设备 103 台(套)。
  
  实施情况:总投资 3377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264 万元。在秸秆收储方面,企业将在周边村屯利用农业机械帮助农民收获玉米,玉米收获后,企业采用拖拉机带动搂草机、自动打包机,将田间收割后的秸秆收集打包,运输到企业存储场地保存。
  
  实施效果:年销售收入 2300 万元,年所得税 97 万元,净利润 291 万元。项目可新增就业人数 52 人,年需消耗玉米秸秆 5 万吨,按每吨收购价格 300 元计算,每年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1500 万元。秸秆成型燃料项目基本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不利环境影响,环境影响程度小。
  
  存在问题:技术难度小,建设地点周边秸秆资源丰富,企业具备多年的秸秆收储经验。
  
  主要问题是项目所在地秸秆成型燃料销售价格已达到 500 元/吨,超过煤炭价格,产品销售必须依靠政府在城区淘汰燃煤小锅炉的力度;受产品销售半径影响,规模难以扩大,安排就业人数少,社会效益低。
  
  政策需求:企业希望可以降低秸秆压块加工电价,并加大城区淘汰燃煤小锅炉的工作力度。
  
  4.1.6 秸秆-成型燃料模式(“生态能源村”项目,已建成)
  
  企业总资产 1000 万元,现有员工 60 人,生产地点位于吉林省中部某市,秸秆资源丰富,企业是以秸秆加工、秸秆成型燃料自动投料小型锅炉开发生产为主的民营企业。
  
  生产规模:公司已建设秸秆成型燃料加工点 8 个,年产秸秆成型燃料 1.2 万吨、小型生物质锅炉 1000 台,年销售收入 1138 万元,利税 193 万元,年利用秸秆 1.5 万吨。
  
  运营模式:公司同当地市政府合作,采取“农户+公司+政府”的运营模式,共同开展“生态能源村”试点建设,整村安装小型户用生物质锅炉,单台锅炉售价 2080 元,由市级财政补贴 700 元、乡镇财政补贴 500 元、公司承担 380 元、农户个人承担 500 元。同时,公司在试点村建设秸秆成型燃料加工点,以 200 元/吨价格向农户收购秸秆,就地加工成秸秆成型燃料后,以 750 元/吨价格销售给农户燃用(当地农村燃煤价格约 800 元/吨),农户还可以用秸秆交换秸秆成型燃料。截止 2014 年底,公司通过此种模式已推广安装小型生物质锅炉 707 台。
  
  实施效果:目前,企业已完成了 1 镇 2 村“生态能源村”试点建设,2015 年将继续建设 3 个“生态能源村”,并拟在部分乡镇推广秸秆成型燃料生产、生物质锅炉安装改造、户用沼气修建、有机肥生产“四位一体”的生态能源模式。公司得到当地政府支持,运营模式相对成熟,秸秆就地加工,不需长途运输,成型燃料成本较低,保证了企业利润空间。
  
  存在问题:秸秆小型分散加工点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生产生物质锅炉价格较高,推广须依靠财政补贴。农民对小型生物质锅炉的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政策需求:企业希望能在全省推广“生态能源村”模式,并加大对小型户用生物质锅炉的财政补贴力度。
  
  4.2 典型案例效益对比分析
  
  技术难度方面:秸秆-造纸-肥料/饲料模式、秸秆-有机肥模式采取企业专利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难度较高;秸秆-化工产品-肥料模式采用鲜甜玉米秸秆榨汁发酵,技术难度适中;秸秆-食用菌模式和秸秆-成型燃料模式技术相对简单。从技术难度大小看,秸秆-造纸-肥料/饲料模式、秸秆-有机肥模式>秸秆-化工产品-肥料模式>
  
  秸秆-食用菌模式>秸秆-成型燃料模式。
  
  经济(财务)效益方面:秸秆-有机肥模式总投资收益率、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最高,投资回收期最短;秸秆-成型燃料模式收益低、投资回收长。从经济(财务)效益高低看:
  
  秸秆-有机肥模式>秸秆-造纸-肥料/饲料模式>秸秆-化工产品-肥料模式>秸秆-食用菌模式>秸秆-成型燃料模式。
  
  环境影响程度方面:秸秆-造纸-肥料/饲料模式、秸秆-化工产品-肥料模式、秸秆-有机肥模式污染物种类多、排放强度大,根据环保部门要求,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秸秆-食用菌模式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量小或毒性较低,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秸秆-成型燃料模式基本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不利环境影响,仅需要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从环境影响程度大小看:秸秆-造纸-肥料/饲料模式、秸秆-化工产品-肥料模式>秸秆-有机肥模式>秸秆-食用菌模式>秸秆-成型燃料模式。
  
  社会效益方面:秸秆-造纸-肥料/饲料模式秸秆利用量大,就业人数多,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社会效益较好;秸秆-成型燃料模式受产品销售半径影响,规模难以扩大,秸秆应用量少,安排就业人数少,社会效益一般;其它三个项目社会效益居中。从社会效益大小看:秸秆-造纸-肥料/饲料模式>秸秆-化工产品-肥料模式、秸秆-有机肥模式、秸秆-食用菌模式>秸秆-成型燃料模式。
  
  综合看,六个典型模式各有优缺点,从投资回报、技术难度、吸纳劳动力、污染程度来看,秸秆-造纸-肥料/饲料(秸秆制浆造纸项目)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但投资大、技术难度高,推广较难;而秸秆-成型燃料模式(秸秆成型燃料、生态能村项目)虽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但投资小,技术简单,适用范围广,推广容易。在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时,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综合选择不同的利用模式(见表 4-1)。
相关标签:案例分析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