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水稻直播机优势与应用现状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3306字

  1 概述

  水稻直播是指将水稻种子直接撒播在田间的一种栽培方式。

  水稻机械化直播指应用水稻直播机, 直接将经催芽露白的水稻种子播在经过耕整的水田里, 进行培育管理的一种栽培技术。 根据播种时大田灌水与否,可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由于旱直播技术尚未成熟,应用规模小,通常所讲的机直播,一般指机械化水直播。 目前,直播机主要有条播机和穴播机两种,因此,机直播可分为机条播和机穴播。

  2 优势对比

  2.1 手工直播

  传统的水稻栽培是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下。 上世纪 90 年代初,直播技术经试验研究取得成功,并快速推广应用。手工直播免除了传统育秧、移栽用工,不需秧田,但播量难以控制,播下的种子无序、不均匀,通风采光差,病虫害易发,草害严重,除草剂、农药用量及用工增加,管理成本上升,污染加重。 手工直播较手工移栽省工、节本明显,具有高产优势;但直播稻易倒伏,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稳产风险大。

  2.2 机插

  机插采用规格化育秧(盘育秧),由插秧机小苗带土移栽,实现宽行、浅栽、定穴、定苗,植后有序,通风采光条件好,改善了田间小气候;但增加了育苗、移栽环节及设备设施,故栽植环节集中用工量大、成本高。 大田管理期间,草害、病虫害减少,除草剂、农药施用量减少,较直播可减少 1/3 左右,成本下降。机插稻抗倒伏、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稻谷品质优于直播,千粒质量大,出米率高。机插稻高产、稳产优势强,农药污染减轻,是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技术, 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的重要工作。

  2.3 机直播
  
  机直播介于手工直播与机插之间, 既具有手工直播省工、节本的特点,又有机插定量、成行、有序、通风的优势。 最明显特点是栽植环节省工、 节本更明显,劳动强度低、劳动生产率高。 机直播除了控制草害没有明显的优势外,技术性、经济性、生态性都优于手工直播,技术性、生态性略逊于机插。 特别是浙北地区,广大农民已熟练掌握水稻直播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直播机械,推广应用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潜力较大。

  3 应用现状

  3.1 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梗概

  浙北地区水稻栽植机械化起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末,当时推广应用人力木制大苗移栽机,到六七十年代推广应用人力和机动大苗插秧机, 原嘉兴地区(即嘉兴市和湖州市)拥有量曾一度达到 1.87 万台。

  但因当时产品技术水平低、工艺质量差、生产力低下等原因难以发展, 最终水稻栽培回复到人工育苗移栽,水稻生产“三弯腰”没能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 90 年代,受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等因素的影响, 水稻的种植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即从原来的双季稻逐步转化为单季晚稻,到跨世纪前后,浙北地区已成为典型的单季稻地区。在此期间,即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为解决水稻生产的“三弯腰”问题,水稻生产机械化问题逐步得到重视,直播、抛秧、免耕直播等轻型栽培技术逐步开发与应用,其中直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技术越来越成熟,并被广大农民接受,到本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与此同时,随着土地流转的发展,种粮大户应运而生,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水稻直播机引进推广,但由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进一步发展。本世纪初,湖州市引进了第一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 开展规格化育秧、小苗移栽试验,并逐步推广应用。目前,水稻机插应用水平在 20%上下。 但由于机械装备一次性投入大、集中用工量大、技术要求高、育秧机插环节操作复杂、成本高等种种原因,机插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入“瓶颈”,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难度加大。

  3.2 机直播技术推广应用现状

  近年来, 浙北杭嘉湖地区普遍感受到水稻机插规模难以进一步扩大的难题,而与此同时,劳动力紧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机器换人”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此,农机推广部门一方面加大机插推广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另辟蹊径,引进直播机开展试验。 部分种粮大户也纷纷引进并应用直播机,有的大户通过改装背负式喷雾器、撒肥机等来喷撒播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013 年,湖州市在跟踪部分大户机直播技术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调研,于 2014 年引进 3 台直播机开展试验应用,召开推广现场会,并在收获时进行了产量验收,取得初步成效。 2015 年初,湖州市农业、农机管理部门派员对上海、江苏、安徽及浙江等省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并分别与五家农机生产企业达成了协作意向, 在 4 月成功召开了现场演示会和技术培训班。值得一提的是,广大种粮户不请自到,会议规模超乎预料地翻了一番,可见农户对机械化的渴望。

  为了顺应“机器换人”的需要和农民的需求,湖州市提出了在进一步加大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的同时,推广应用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实行机插与机直播“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来加快推进水稻栽植机械化。湖州市农业局组织发起了从 4 月 20 日开始至 6 月底结束的全市水稻机械化栽植百日攻坚行动, 提出了通过提高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来实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80%的目标。 农机、农艺部门积极配合,分赴基层开展宣传和指导服务,并共同研究制定了 “湖州市单季晚稻机械化直播技术规程”. 预计 2015 年湖州市直播机数量达 50 台左右,机直播应用面积 2 000 hm2左右。由此, 湖州市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入起步发展阶段。

  4 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4.1 加大开发研究力度,提高适用机具市场供应能力

  水稻直播机的研发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早期,以条播为主,为独轮自走式条播机。近 20 年来,该类机具在播种器及播种方式上有了较大改观, 但总体制造水平还不高,可靠性较差。而近年来开发应用的穴播机,一般与水稻插秧机动力底盘配套,技术和制造水平相应提高,但播种器可靠性、适应性还有差距。

  目前,水稻直播机总体水平还处于“一边开发、一边生产、一边推广、一边改进”的阶段,大部分企业还实行以销定产,机具的地区适应性不强,且浙北地区的适用机型少,选择难度较大。因此,要加强科研,加大直播机的研发力度,逐步提高直播机的可靠性、适应性等综合性能;同时,研发智能型、舒适度高的机型,充实农机供应市场,提高适用机具的供应能力,扩大用户的选购余地,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需求。

  4.2 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民新技术应用水平

  水稻直播技术已被浙北地区农民接受, 但农民对应用机械化直播技术还心有余悸, 持等待观望的态度。首先购买直播机需多花一笔钱,其次对直播机的信任度不高,再则机直播对水田耕作、种子处理、播量、田间管理等有不同农艺要求。应用机直播技术需要农艺上的配合, 反过来机直播也要符合农艺要求,农机与农艺相辅相成。农机与农艺部门须加强配合,结合本地实际,共同制定技术规程;同时,组织技术培训,让广大用户及时掌握机直播技术要点,提高农民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水平。

  4.3 适时出台政策措施,提高农民选用新机具的积极性

  在湖州市 2015 年 4 月 16 日举办的全市水稻机械化直播现场会上, 共有五家企业的五个产品参加了作业演示。五台演示机具是 8 行或 10 行的直(穴)播机,价格最低近 1 万元,价格最高的近 12 万元。而根据 2015 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7~11 行条播机最高补贴 750 元,6~10 行的穴播机最高补贴 4 500元,补贴比例 15%左右,甚至更低。 湖州市农业、财政部门制定的 2015 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使用实施方案, 把直播机等栽植环节的农机装备列入重点扶持发展机具进行补贴,但文件到 6 月上旬还未出台。

  农民要求提高农机购置补贴额度的呼声较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进行适当调整, 相应提高直播机等的补贴比例和额度。 各级政府出台支农惠农政策要充分考虑农时季节,做到政策出台靠前,让广大农民早早吃下定心丸,提高农民选用、购买、应用新机具的积极性。

  4.4 坚持机插与机直播协调推进,提高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已成社会共识, 水稻生产绿色防控等措施是创建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水稻机插较机直播和手工直播显示了更强的优势。但在“机器换人”紧迫的情况下,今后一定时期内,推广应用机直播技术是解决水稻栽植环节“机器换人”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决不放松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坚持机插与机直播“两条腿”走路,协调推进,加快提高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快速推进水稻生产“机器换人”,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