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鞍山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弊端及发展方向

时间:2014-08-07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2967字
论文摘要

  玉米是鞍山市第一大粮食作物, 年种植面积在14.7 万 hm2以上。 近年来,随着玉米联合收割机技术逐渐成熟和产品品种的逐年增多,农民购置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购机量逐年增多,2013 年大中型保有量达 1 000 余台。 虽然玉米收获机越来越受到农民的认可,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探讨和解决。

  1 鞍山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当前,鞍山市农业机械化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新起点,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玉米收获机械化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认真分析、研究玉米机收技术引进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协调推进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收获机械设计存在缺陷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往往注重整机的研制开发,而基础部件研究不足,从而造成众多机型在收获工艺和机构参数上大同小异、重复制造,而且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差,机器故障频繁。 具体表现为:1) 玉米收割机皮叶排出口不通畅,常常发生堵塞,导致机械磨损,出现严重故障。 2) 机具果穗收集箱空间利用效率低,玉米多数堆在前半部分, 导致作业中卸粮次数多,严重浪费时间。3) 玉米收获机行距适应性差。虽然近年来不少机型在对辊或拉茎辊的结构上采用主动、强制喂入,提高了行距的适应性,但大多数是在牺牲部分作业速度的前提下获取的。 4) 摘穗、拔禾及集穗纵向尺寸过长,致使整机转弯半径大,影响作业效率。

  应及时将用户的意见与需求信息反馈给生产厂家,进行技术改进,使机具设计趋于完善,更能适于作业需要,解决实际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1.2 大规模作业发展受到制约
  鞍山市人多地少, 每户农民土地面积小且分散,鲜有大户成片土地, 制约了规模化农田作业的实现。玉米种植不规范,模式繁多、地块小,且种植品种、种植时间不统一,导致机械作业时地块转移、地头转弯次数过多,耗时长、效率低。 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培训不到位,机手操作、调试不熟练,导致机械作业效率偏低、质量偏差。 这些都阻碍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实现玉米种植区域化、规模化,就要改进耕作制度, 用农业机械改造传统的小规模精耕细作制度。 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让大块田地向种植能手、农机大户集中,加快土地流转,形成众多农机化服务组织,加强区域性统一规划,促进鞍山市玉米规模化、区域化种植模式的形成,加快玉米全过程机械化的发展。

  1.3 收获机械作业效果有待提高
  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效果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要求,难以推广。农民对玉米秸秆粉碎效果要求较高,但旧式还田机难以满足要求, 而新式还田机负荷重、发动机带动吃力,十分影响作业效率。 收获时机对作业效果也有较大影响,收获过早,玉米含水量高,皮不易剥净,且易堵塞排风口;而收获过晚,玉米干燥下垂、倒秆,造成剥皮太狠及部分打碎在地里,损失率加大。

  要采用各种可行办法,实现更好的作业效果。 例如:提高收获机械配置;把握最佳作业时机;通过授课、现场会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收获机操作人员素质。

  1.4 生产厂家售后服务不尽完善
  实际作业情况表明,有些玉米收获机械存在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机器稳定性差、可靠性不高、作业质量差等。 但生产厂家售后服务机构很少,一旦农忙时节机具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提供维修服务,严重影响了作业时间和作业效率。

  农机部门要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引进、推广一批质量好、品牌优良的玉米收获机械,摒弃质量差、信誉低的产品。生产厂家应完善产品质量,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备足常用的机器配件,以保证机具维修及时、高质。

  2 鞍山市玉米收获机发展方向

  为加快鞍山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应根据鞍山市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市场要求,针对当地玉米种植行距和农艺要求,开发研制适宜的玉米收获机械产品。

  2.1 技术创新
  1) 实现不对行收获的技术。 一是减少植株进入摘穗辊的倾斜角度。 采用单割道双摘穗辊单元体,即在原有的工作幅宽内增加摘穗辊,通过缩小两摘穗辊的距离,减少植株进入摘穗辊的倾斜角度,实现多行距收获。 二是采用主动喂入方式。 在单割道中间的两个相邻的摘穗辊前端,设旋转锥体螺旋分禾器,起导向扶禾作用;两侧设有拔禾齿与拔禾链相结合的辅助喂入结构,可以方便地使玉米秆进入割道。

  2) 降低收获机动力消耗的技术。 采用拉茎辊和摘穗板组合式摘穗机构, 代替原有摘穗辊或拉茎辊。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拉茎辊对茎秆的挤压变形,降低拉茎辊的功率消耗; 减少茎秆和拉茎辊的相对滑移,缩短拉茎辊长度,降低割台质量;在摘穗的同时实现对玉米秸秆的有效预切,降低秸秆直接切碎的动力消耗;有效阻止田间杂草对拉茎辊的缠绕,减少摩擦阻力。

  3) 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 一是将穗辊长度缩短为原来的 30%,使割台的长度缩短,则整个机具的转弯半径减小,割台重心后移,使前轮的负荷减轻,转弯轻快。 二是采用液压控制,使机具作业时储粮箱可以左右移动,从而避免一端有粮、一端无粮的状态,充分利用粮箱空间,减少卸粮次数。

  4) 提高运输安全性的技术。 将输送器设计为可升降的输送器。运输时将输送器降低,作业时升起,提高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重点机型
  1) 重点开发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秸秆作为饲料饲喂牲畜是秸秆过腹还田的自然途径,也是秸秆饲料价值和肥料价值的重要体现。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一次完成玉米果穗、茎秆的收获,适应农民传统收获玉米的习惯, 又增加了茎秆青贮收获功能,为畜牧业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是今后发展的热点。

  2) 完善市场需求较大的悬挂式(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3 行机型。悬挂式(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一次完成玉米摘穗、输送、集箱、秸秆还田等作业,具有机构简单、性能可靠、维修方便、价格适中等优点。 该机型可有效提高农村拖拉机动力的利用率,缩短农民投资回收期。 从鞍山市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经济水平、购买能力、现有动力情况来看,悬挂式(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在今后一段时间仍将占用较大的市场份额。

  3) 开发与谷物联合收获机相匹配的玉米割台,实现一机多用。目前,一些企业已开发出玉米割台,可与 44.1~58.8 kW(60~80 马力)的谷物联合收获机割台进行互换,试验示范效果较好。 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品种多,一种机型一种挂接方式,挂接装置很难标准化。谷物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可与玉米割台生产企业合作,以满足市场需求。

  4) 完善现有 3 行以上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因其机构紧凑、性能好、作业效率高等优点,市场需求较大。 目前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制与完善已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现有 3 行以上机型基础上, 完善机具的作业可靠性、稳定性,并应用液、机、电技术结合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和较高水平的大型自走式机型。

  3 结语

  随着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完善,机械摘穗+秸秆还田联合收获技术模式已成为鞍山地区玉米机收的主要模式。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投入力度,使保护性耕作及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师多.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有问必答[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尚书旗.玉米联合收获机使用与维修[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郭玉杰,杜瑞菊.玉米收获机械的现状及发展动态[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7(4):68-69.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