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生态农业促进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及构建

时间:2014-05-07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3971字
论文摘要

  1 生态农业的兴起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生态环境对人类的负载能力还没有饱和,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基本上是协调而持续的关系,随着人口急剧膨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农业提供的生活资料已远远满足不了生活需求,因而产生了石油农业、生态农业。伴随生态农业的产生,还有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等小型实验型农业。

  近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有许多重大突破,如被称为三次革命的技术进步--杂交玉米的成功,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打破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的格局,兴起了对农业高能源投入的石油农业,用高能源换取了高产量,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在西方国家刺激了农业迅速发展,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主要表现在以能源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加之灌溉、运输对石油的消耗,加剧了能源危机,大量的机械操作,加剧了自然生态的破坏,忽视有机肥料及覆盖物的使用,造成严重的风蚀和水蚀,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可以看出,石油农业虽然在一定时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受到能源危机,物价上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的影响,建立在能源不可更新的基础上。因此,石油农业只能是一定时期经济繁荣的假象,只能是昙花一现,经济学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可更新资源的产品、产量上,即要求投入不可更新资源最少,而获取的产量最多,实现无机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化,实现生物技术现代化,实现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这就是生态农业。

  2 生态农业的主要内容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创建良好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中进行的一种农业生产。

  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生产结构和产品布局,努力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燃料、饲料和其它原材料的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生态农业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生态农业由一个或几个农业生态系统组成,它可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小至一个村落、家庭。它由生物环境条件组成,还和社会经济密切结合。因此,生态农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农业生产形式,具有层次多、目标多、联系多的特点。构成错综复杂的立体网络,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建立生态农业对各种重要因素与环节不能忽略,要重视整体性。否则,将影响到全局。

  2.2 环境决定和影响着生物,生物依赖并改造环境。每个地区的生态农业都赋有不同的农业技术,生态农业建立在合理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并且要符合当地的经济条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构成、风俗习惯等。因此,生态农业是一项地域性很强的农业,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每个地区有不同生态农业模式。

  2.3 农业生产可塑性大,能在自然调控和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进行,同时又受到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制约。实现生态农业就是利用有利的自然调控和加强人为干预生态环境,使之向良性循环转化,体现生态农业的可调控性。

  2.4 生态农业能兼顾发展生产与改善环境,所以又是一项建设性农业。

  3 建设生态农业的原则
  
  各地区环境条件不同,生态农业的建设从规模到内容也不可能相同,均体现因地制宜的特性,但都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

  3.1 生态农业是一种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及产品加工的综合性大农业,这就决定了生态农业必须是多种经营的。

  3.2 生态农业对氮、磷、钾、钙、镁等一些要素和营养的损失要求降到最低限度,并尽可能做到能源自给,这就要求将农业废弃物及人畜粪尿进行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

  3.3 生态农业必须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追求高的净产出。

  3.4 由于地理位置、土壤条件、降雨量等条件的限制,生态农业规模不可过大,必须根据自然条件、经济实力进行设计。

  3.5 生态农业必须要有自己的加工业,能加工自己的大部分产品,提高系统农产品的商品率。

  3.6 生态农业必须具有提供足够的收益以维持系统全部工作的能力,即生态活力,并使生态农业成员生活日益富裕,以保证在一个很长时期内持续稳定的发展。

  3.7 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要求生产建设和发展符合生态学原理,同时乡村的规划和建设也应符合生态学要求,尽可能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保留各种各样的风景区、森林、草地等,使成员不仅经济富裕,而且环境优美、舒适。

  3.8 生态农业是一种系统农业,必须保证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这就要求生态农业根据规模包含一个或几个农业生态系统。

  4 生态农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生态农业即利用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来发展生产和改善环境,同时,获得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因此,它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农业能使植被、生物总量不断增加,自然资源更加合理利用,增值资源可以永续利用。

  生态农业的实现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消耗,提高农业产量和产品质量。由于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学观点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即发展生产,又整治国土,促进环境绿化、保持水土、减少自然灾害,保持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生态农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5 包头地区的生态农业类型
  
  几十年来,包头市发展成为拥有200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为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生态农业的原理,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5.1 以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生态系统类型,其一表现为以葡萄等果树为主的农、果结合家庭经济。主要分布在土默特右旗沟门、郊区沙尔沁乡一带,主要特点是引入果树栽培新技术,养殖业、种植业合理组合,以农业为单位形成小的农业生态系统,运转历史长,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较高的效益;其二是以塑料温室为主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及高寒季节圈养牲畜的利用。主要分布在郊区,提高了农产品价值,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促进了牧业的发展。其三是以农业有机废料综合利用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在广大农户得到了推广,使农民冬季农闲变为农忙季节,大幅度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其四是近几年以猪-沼气-塑料大棚完善的小生态系统生态专业户已在包头市郊区全巴图乡兴起。可见,以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生态系统在包头地区已有一定程度的普及,凡是运用了上述生产方式的农户生活水平均较高。

  5.2 以草库伦为主的草地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分布在牧区,点多、分布较广,但总面积所占的比率较小。通过封闭草场,人工种植优良牧草,提高了草地光能固定率和利用率,固定了土壤的氨素,提高了土地绿色覆盖度,延长了覆盖时间,增强了土壤的渗透作用,保持了水土,从而改造了草地生态环境,提高了载畜量。

  5.3 山前冲积扇平原农、牧、果、林小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典型区域分布在土默特右旗沟门乡。本地区为山前冲积扇平原,有美岱沟、水涧沟、干沟等小河流域经该地区,多年来,已发展成山坡畜牧业,山前林果基地,平原农业,灌溉成网络,在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工商业,形成了农果林草多环节、密集、互补、综合型的生态系统。形成了生物圈,改善了气候条件,人们的生活水平户户达小康。

  5.4 工业污染破坏生态系统重建型,这是针对包头西郊生态环境已被工业污染、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的现状,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思想,以恢复生态与发展经济相协调,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近期效益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层次、多项目综合式生态农业。其中包括相互促进生物物种共生生态系统,牧、渔、水生生态系统,农、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以庭院经济为主院落生态系统,农、工、商复合生态系统。通过上述系统的建立,一些先进农、林、牧技术项目在本地区进行了巧妙的组装,促进了物质在大系统内部多次,重复利用。减少了系统外部的输入,增加系统产品的输出,提高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使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恢复。

  5.5 生态旅游类型,特殊的地质地貌、良好优美的原始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天然资源。充分利用这种条件,合理地开发生态旅游,这是近几年包头市生态农业的一项内容。如利用地质地貌优势的沙尔沁登山旅游区,利用原始森林景观的梅力更旅游区开发,利用黄河水域自然景观的昭君岛旅游区的建立。以少量的投资,对环境稍加修饰,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游客,带来了效益,促进了农牧业发展。

  6 包头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包头市农牧业的发展,生态农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积累了一些先进典型经验。但是,也应当看到,生态农业处于自觉与不自觉的行动,存在着一些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6.1 包头市生态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生态系统内容不完善,投入与规模比例失调,经济效益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6.2 生态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类型不完善,经济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数量多一些,搞的好一些,贫困地区仍处于传统的原始农牧业生产方式中。

  6.3 对生态农业的定量研究不够,水平较低,仍处在定性研究水平上,尤其是理论研究不够,大多数生态农业是自然发展而来,一开始就处于不健全的状态,缺乏指导实践的理论依据。

  6.4 包头地区幅员辽阔,山前、山后自然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土壤条件也较复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典型样板还太少。

  生态农业实践性很强,又只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已被人们认识到是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包头市农牧业经济要突破徘徊不前,扼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局面,必须全面展开生态农业建设。要对包头地区各类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编制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地方优势,生产方式中存在问题,开始建立各种类型的试验点,取得经验,以便推广,促进包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