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辨证分型选穴隔姜灸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腹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时间:2014-03-15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2583字
    摘要:[目的]观察辨证分型选穴隔姜灸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蒙脱石散3g/次,3次/d.对照组50例诺氟沙星胶囊0.1~0.2g/次,2~3次/d,空腹口服;环丙沙星片0.25g/次,2次/d,空腹口服。治疗组50例辨证分型选穴隔姜灸,灸前行二便,取厚0.2~0.3mm,直径2~3cm生姜薄片,刺入多孔,置艾柱上,放应灸穴位,点燃,5~10次,可多次燃烧施灸,部位呈红晕无泡终止,1次/d,避免烫伤。脾胃虚弱足三里、脾俞、中脘、气海,脾肾阳虚脾俞、中院、气海、命门、足三里、肾俞、天枢,肝郁脾虚脾俞、肝俞、公孙、足三里、天枢、太冲,脾虚夹湿中脱、足三里、脾俞、气海、三阴交。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4.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型选穴隔姜灸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腹泻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腹泻;隔姜灸;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郁脾虚;脾虚夹湿;蒙脱石散;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我们使用辨证分型选穴隔姜灸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腹泻,取得满意疗效,与西药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西安市东方医院内科选择住院及门诊患者100例;方案获得西安市东方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随机分组纳入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64岁。②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郁脾虚、脾虚夹湿。③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证候或合并症。②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③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④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⑤特征人群(孕妇、婴幼儿、未成年人、高龄、精神病、病情危笃或疾病晚期)。如纳入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经过洗脱期后符合纳入标准,不视为排除病例。
   
    退出标准①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定疗效。②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③严重不良反辨证分型选穴隔姜灸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腹泻随机平行对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不良反应者纳入不良反映统计)。④使用影响疗效药物。退出病例按退出时疗效纳入疗效判定。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中医体质分类及制定》。治疗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蒙脱石散(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98,3g/袋),3g/次,3次/d.对照组诺氟沙星胶囊(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061,0.1g/粒),0.1~0.2g/次,2~3次/d,空腹口服。或环丙沙星片(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142,0.25g/片),0.25g/次,2次/d,空腹口服。
   
    治疗组辨证治疗。隔姜灸,灸前行二便,取厚0.2~0.3mm,直径2~3cm生姜薄片,刺入多孔,置艾柱上,放应灸穴位,点燃,5~10次,可多次燃烧施灸,部位呈红晕无泡终止,1次/d,避免烫伤。
   
    脾胃虚弱腹部疼痛,疲倦无力,大便时溏时泻,进食后腹部胀痛,舌淡苔白,脉象虚弱。①隔姜灸:取穴足三里、脾俞、中脘、气海等。②食纤维少强脾补气且易消化食物,避生冷、苦寒食物,以防中中焦阳气不调。③加强与患者沟通、开导、鼓励。④协助肛部清洁,保持适宜温度和清洁环境。脾肾阳虚泻物清稀不化,天明肚脐周围冷痛,泻后转好,肢体寒冷,舌部淡胖、白润,脉象沉细,腰酸膝痛。①隔姜灸:取穴脾俞、中院、气海、命门、足三里、肾俞、天枢等。②食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栗子粥。避油炸、油煎及生冷食物。③提醒注意保暖。
   
    肝郁脾虚便物稀烂,腹部胀痛,情绪压抑、紧张,甚至恼怒;胸腹胀闷,舌部呈淡红、薄白,脉象细弦,食量减少。①隔姜灸:取穴脾俞、肝俞、公孙、足三里、天枢、太冲等。用毫针,留针30min/次,1次/d.②宜进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花豆粥。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干燥食物。③调整患者情绪,进行引导与鼓励。④减少或避免探视。
   
    脾虚夹湿大便稀溏,食欲不良,进食后腹部胀痛,身体乏力。舌部白腻,脉象细弱。①隔姜灸:中脱、足三里、脾俞、气海、三阴交等。②饮食偏清淡,如苡仁粥。③及时心理护理,保持好情绪,避免反复腹泻。④多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观测指标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疗效判定连续治疗1疗程(28d),判定疗效。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日排便1~2次。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接近成形,每日排便2~3次。有效:腹泻症状及排便次数和质量均有好转。无效: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
   
    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基线资料纳入样本100例均为西安市东方医院内科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见表1.退出病例观察期间无退出病例。脱落病例观察期间无脱落病例。临床疗效连续治疗1疗程(28),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论慢性腹泻属"久泄",由感受外邪、情志失调、脏腑虚弱及饮食失调造成。治疗过程中遵循运脾化湿原则。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提高责任感,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排解患者不良情绪。腹泻症易反复,患者免疫力也大大降低,要保持清洁和适宜的环境,通风良好,避免直接吹风,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便后保持肛部卫生,干燥。密切观察药物副反应,一旦发生急性腹泻,及时采取措施,加强保暖与休息。治疗组对患者舌苔、脉象、临床症状观察后采取辨证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辩证治疗要统筹治疗,着眼于大体,结合望、闻、问、切的方式,搜集相关资料,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贝政平,蔡映云。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2.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8-20.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68-7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   
    [5]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47.   
    [6]谢进,黄正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防治对策[J].医药导报,2007(5):70.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