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鄂温克族文学研究》开创了鄂温克族文学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8 共2517字
论文摘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鄂温克族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鄂温克族文学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承载着鄂温克族人民的道德理想和审美追求,积淀着民族历史与文化信息,承载着鄂温克族人民安身立命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但学界对鄂温克族文学缺乏应有重视,有意或无意地放逐了对鄂温克族文学的检视与描述。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赵延花副教授等编着的《鄂温克族文学研究》一书,开创了鄂温克族文学研究的内容体系,挖掘了鄂温克族文学作品的艺术内蕴与精神质涵,是一部极具开创性的研究着作,且具相当的学术价值。

  一
  
  综观目前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图书和内部发行资料,以及刊载于期刊上的鄂温克族文学研究成果,发现鄂温克族文学研究基本栖于搜集、整理材料等层面。鄂温克族口头文学研究多集中于神话和传说故事; 鄂温克族当代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着名作家乌热尔图的作品评论上,其他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鄂温克族文学研究》一书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 6 位鄂温克族当代作家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探讨了鄂温克族文学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厘清总结了前代有关研究成果;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鄂温克族文学的发展,重新发掘其独特价值。

  在“绪论”部分,作者系统而全面地梳理和廓清了鄂温克族文学的发展轨迹和内容体系,勾勒出了鄂温克族文学的历史面貌。

  “口头文学研究”部分通过对特定文学作品的散点透视,管窥鄂温克族口头文学多方面的价值。

  对鄂温克族神话的宇宙观念的论述是鄂温克族神话研究者从未问津的话题,而构建宇宙存在的状态恰是神话非常重要的功能; 女神文化是人类最为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鄂温克族神话中也有许多描写,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却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 变幻化生与异体合构的思维方式是人类神话的共同特色,鄂温克族神话有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这些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是鄂温克族神话研究这一章的重心,也是创新点。民间传说是移位的神话,是随着人类的社会活动而出现的文学现象,与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关系密切。该书对鄂温克族民间传说与宗教信仰的互动关系及神话思维的论述发前人所未发,是鄂温克族民间传说研究这一章的亮点。对鄂温克族民间故事母题的总结、对民歌与鄂温克人的生命历程的论述也是此书的创新点。

  在“书面文学研究”部分,作者主要选择了鄂温克族 6 位作家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此展示鄂温克族书面文学创作的实绩。学术界对鄂温克族最着名的作家乌热尔图的研究很多,该书相关研究力避重复,采用人类学、叙事学、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重新审视乌热尔图的小说,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涂志勇是鄂温克族作家中较早创作长篇小说的作者,但学术界对他及其创作关注甚少。该书不仅论述了涂志勇长篇小说《剑海柔情》、《索伦骠骑》的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还对涂志勇的短篇小说体现出的作者的女性审美理想、隐喻性叙事方式也作了解读。杜拉尔·梅是鄂温克族文学史上较早进行创作的女性作家,其作品受到乌热尔图的称誉,学术界对她的作品却无人关注。该书论述了杜拉尔·梅的作品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密切关系,体现的女性意识及其在叙事方面所形成的特色。涂格敦·安娜的小说与其他作家关注的狩猎鄂温克族群体不同,她笔下展现的是居住在草原上以畜牧为生的鄂温克族群体,作品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特色。该书研究了涂格敦·安娜小说中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语言、借助民俗事象反映草原鄂温克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叙事抒情上具有的模化倾向。敖蓉的小说除了叶梅在她作品集《神奇部落》序言中的评述外,没有其他学者研究过她的作品。该书论述了敖荣小说中明显的民族意识、家园意识、女性意识和悲剧意识。涂克冬·庆胜目前有三部长篇小说发表,该书研究了《第五类人》的反思特征及独特的结构方式、《跨越世界末日》的叙事模式及《萨满的太阳》在历史的重述中表现鄂温克族文化的特点。

  二
  
  通读该书,我们可以看出: 如何通过大量材料科学地揭示鄂温克族文学的历史与现状、鄂温克族文学与文化的关联及鄂温克族书面文学与口头文学的因缘关系,是作者始终认真思考的问题。

  令人高兴的是,作者找到了恰当的途径解决了这一问题。从书中所论内容来看,作者搜集的材料是极为丰富的,包括田野调查、内部出版的资料、公开发行的书籍、作家的访谈及手稿。扎实的材料工作,是该书成功的基础。

  独特的结构框架和书写形式是该书的突出特色。本书以“绪论”作为全书总纲领,阐述了鄂温克族文学发展历史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在章节设置上,作者运用实证、归纳、类型分析等研究方法,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类型和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不是将鄂温克族文学史上出现的所有文学现象全部写入,避免了宽泛而无深度的研究模式。在写作中,作者运用历史、美学、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女性批评、新历史主义等研究方法探索了鄂温克族文学的整体精神,管窥其多方面的价值,从而区别于传统的研究着述。

  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辨的交融,是该书的另一特色。着者既运用富于想象的、情感体验的形象思维,对作品进行直观的感性体悟,同时又将审美感悟到的形象世界分解为诸多构成因素,以平朴简约的评论和分析,去阐明鄂温克族文学独有的质素。

  三
  
  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文学史意义,但着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首先,鄂温克族口头文学中,一般的着作会将谚语、谜语也列于其中。虽然这类文学现象文学性不易于挖掘,但其语言方面的价值还是比较突出的,此着作未论及。

  其次,鄂温克族作家的创作体裁还是比较丰富的,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领域都有作品问世,虽然作品数量较少,文学的典型性稍差,但作为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这也是不可多得的。此书对这些文学类型未予论述。

  最后,对新时期以来的鄂温克族文坛,特别是1990 年代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文学处于“边缘”后,有些作者以“丛书”形式( 一书号多部书籍) 或自费出版了一些作品。由于没有正式发行,此着作中也没有进行研究。这些作品同样反映了鄂温克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如果没有研究者对之关注,很多作品极易被时间湮灭。因而我们期待作者在日后的研究中,继续完善这些不足,为更为完整的鄂温克族文学研究奉献佳作。

  参考文献:

  [1]赵延花,等.鄂温克族文学研究[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