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论素描的价值及多元呈现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作者:滕学良
发布于:2023-01-14 共5547字

  摘要:该文作者通过对素描价值的再认识,论及素描的艺术性、实验性、探索性特点以及观念、手法、工具等方面的特征,认为素描的呈现应该是开放和多元的,这对当代素描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素描;价值;多元呈现;

  谈素描,必然涉及对素描的基本理解。“素描,来自英文drawing,约有三层意思:一、用铅笔、钢笔、炭笔等工具所作的画,通常画在纸上;二、用墨水或淡彩并用画笔制作的小幅作品,通常叫毛笔素描;三、结合上述的方法或其他方法所作的画。素描尺寸可大可小,或用作物象的记录,或用作其他作品的整体的或局部的画稿,或用作插图,或用作某种技术的图解。它既可以是一幅快笔挥就的速写,又可以是一幅精心结构的作品。根据画笔的不同,素描可分五类:一、毛笔素描;二、金属笔素描,包括银尖素描、金尖素描、铅笔素描;三、吸水笔素描,包括芦苇笔素描、鹅毛笔素描、钢笔素描;四、铅笔素描;五、粗线笔素描,包括蜡笔素描、粉笔素描、色粉笔素描、炭笔素描。”[1]从素描的形式、性质、材质可以看出,它是一种造型训练的基础方法,是种使用某种材料训练图像或图形技艺的手段。换句话说,即通过这种训练达到培养素描思维、创作思想以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素描具有的价值大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富于创造特征的独立的艺术价值

  西方中世纪及以前留存的素描甚少。自乔托以后,艺术史揭开了新的一页,素描形式逐渐独立,以至于后来的艺术家必须具备一项新的工作能力,即“他必须能作写生画稿,而且能把它们转绘到画上,于是开始出现一批画在速写本上的写生动植物速写”[2]。素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始于达·芬奇,之后米开朗基罗促进了人们对这种独立性的认识。素描在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创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倾心研究古代大师的作品,且试图钻研古代雕刻家的奥秘。他研究人体结构,解剖尸体,画模特的素描,直到洞彻了人体的秘密。米开朗基罗留下的素描手稿并不多,但其中有些实际上就是完整的艺术品。在文艺复兴时期,素描和速写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在于其记录和反映了艺术创作过程。“在文艺复兴时期,素描恰好成未艺术创造的符号,文艺复兴时期把其实每一部作品都具有的断片特征和为完成及无法完成的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创作能力高于作品,这是天才思想的基本特征,这恰恰说明人们认为天才不可能彻底发挥出来。人们把残缺不全的素描视为典型的艺术形式,原因就在于此。”[3]191尽管米开朗基罗不想让人知道他的创作过程而毁掉了许多能体现他构思的素描,但是他在私下把这些素描当作礼物赠送给亲密的好友。伦勃朗一生留下了大量的素描作品,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创作构想与运用自如的艺术技巧,这充分显示了他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素描画家。他的素描手法多样,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且其素描实践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米勒一生贫困潦倒,很多时候买不起颜料,只能用素描表现,创作了一大批淳厚抒情、真实感人的素描艺术作品。学院派安格尔的格言“素描是纯正的艺术”足以说明素描的艺术地位。纵览西方美术史上声誉卓着的绘画大师,大多数都有与其地位相匹配的素描作品,他们不断强化素描作为独立性艺术的价值特征,而且其素描作品可以印鉴其艺术水准。

  二、情理交融的技术实验性特征

  在早期的艺术实践中,技术或者说是手艺在人们的认知中和艺术并无多少区别。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前,一名艺术学徒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找一位在艺术上有很高声誉的师傅学习,这样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会形成无差别的技术面貌,会自然形成一种像手工作坊式的技艺传承方式,这类似如今的美术高考培训班或某着名画家的画室、工作室。在这种早期的学习过程中,素描训练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学徒在学习之初需要完成师傅或老师交付的训练任务,这是一种理性而周密的训练,如,学习几何、透视、解剖学的基本原理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要让艺术告别工匠,又必须改变原有的训练方式,融入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思想。一旦这两方面的意识同时具备,素描就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特征,即情理交融的技术实验性和反复性特征。这样的特征由素描的基础地位决定,同时又体现出素描和其他艺术性表现手段一样具有艺术性特质。在反复训练和不断改变训练方法的过程中,独一无二的自我个体和天赋由于理性与情感的介入而变得充满人情味和艺术美感,即便是最初潦潦草草的几笔,也可以完满地呈现出绘画的某种神秘性和魅力,典型的代表人物如伦勃朗、塞尚。实际上,关于素描中的情理交融实验性特征,西方美术史家早有类似论述,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认为:“素描一方面来自理智,一方面又从无数的自然界物体的形式结构中获得普遍的见解,因为自然界的物体的形和结构,都是独具特点的,都是无比卓越的。”[4]德国美术史家尚德拉尔特指出:“素描艺术要求画家勤奋用功,重复速写,一方面是锻炼手和加强形象的记忆,另一方面是使画家有可能随意想出物体的形象并表现出来。”[4]西班牙艺术理论家巴切柯更是直接说出:“为了能表现出某种特具形状的物体的美丽和优雅,这个任务就得由素描来担当了。”[4]

素描

  三、认知科学世界的朴素手段

  关于素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这个论断,最直接的例子是米开朗基罗的观点:“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4]实际上,在西方美术史上,画家以作坊形式开设画室授课的形式则体现出对科学研究精神的探索和传承,学徒既要学习必要的几何、透视、人体解剖、哲学等知识,又要将理论知识转变成经实践技能训练而获得的技艺。现代意义上的美术学院出现以后,科学化的艺术观是学院式艺术教学的基础。素描在这种基础训练中的地位更是被不断强化,以至于到了难以被撼动的地步。文艺复兴时期,有些艺术家还在不断探索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影响。在15世纪,艺术史家阿尔贝蒂提出“数学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土壤”这一观点,他把艺术提升到科学的地位。到了达·芬奇这里,这种观点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他一方面把绘画视作一种精确的自然科学,另一方面认为绘画高于科学。从他留下的素描和绘画作品看,他确实是在用素描这种形式对科学和绘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为后世的美术教学提供了支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艺术家大多具有多重身份,他们在探索艺术和科学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天才的观念或创造力十分重要。当时人们把对艺术创作的评判从评判创造结果转向了评判创作意志和创作理念,甚至是评判创作过程,因为艺术家留下的很多素描、草图、速写、草稿及一切未完成的东西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喜爱。此外,古希腊、古罗马的残缺雕像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在不断加深人们的这种嗜好。“在文艺复兴时期,素描和速写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也在于它们记录和反映了艺术创作过程。”[3]351对文艺复兴而言,“艺术从教会的教条中解放出来,和当时的科学世界观却是紧密相连”[3]352。时至今日,人们可以这样理解,艺术和科学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一直以来都是相互作用的,艺术的创造依赖于科学的进步,而科学探索的源头也可以从艺术家这里寻找踪迹。素描和速写作为一种科学的探索手段,在其中发挥着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素描有着如此重要的价值,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可选择的工具之多决定了其表现方法与呈现的面貌必然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仅就绘画艺术而言,素描甚至已成为画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技巧。随着艺术家对形态认识观念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在“线形—结构—体块—明暗”的认识变化中,素描被赋予了多元特征。观念的变化催生了手法的革新,以至于难以给予素描一个完整而准确的定义,但素描的本质和原则性并没有偏离方向。素描的多元呈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观念多元

  自从素描出现以后,其观念和路径一直在演变发展。开始它只是一种独立的技术,或是画谱、说明书,或是探索科学的手稿,学习者把模仿作为学习技术并有可能成为艺术大师的最有效的道路。但是,这种观念并不会长久,当创造才能不断涌现时,素描的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有趣的是,对欧洲文化、科学、技术产生巨大影响的文艺复兴是从佛罗伦萨的一个画派萌发的,当文明的曙光初现,必然伴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自乔托开始,素描逐渐走向独立,其观念一直在创新变化之中。达·芬奇通过科学研究发明了明暗法、透视法,对绘画观念的革新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他研究人体解剖,将科学观念、结构观念和写生观念融入绘画,促进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与他同时代的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也视素描为创作的必要手段,继续强化了素描的科学性、结构特征和人文主义属性,并赋予了素描精神性特质,这种观念影响到当时和后来的很多艺术家。素描成为独立艺术后,当时还是一种单色的描画,旨在强调独立于色彩之外的实验性描绘。综合的观念进一步推动了素描的发展,如,伦勃朗一直视素描为独立的表现手段和各种观念的试验场,并促使素描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素描作为一种叩击心灵的朴素的视觉艺术,在技术革新、哲学思想、社会思想等观念的影响下,必然包含着主观精神和象征性的统一,素描观念的多元化促进了素描风格的不断演变。19世纪以来,安格尔、罗丹、凡·高、马蒂斯、毕加索、保罗·克利、亨利·摩尔、弗洛伊德都使素描的面貌和作用发生了改变。

  2. 手法多元

  提到手法,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素描方法、手法多样化,才能促进基本训练的发展和创作能力的提升,如果只推行一家或一派的素描,而且带有排他性并把它定为正统,对于基本训练的实践而言是有害的。从世界范围内看,人类早期的绘画大多从线条形式开始,而后通过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和技术。素描这一表现形式于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涵盖了科学、技术、观念、风格、工具、材料等方面,这决定了素描表现的手法是多元的。作为基础训练,素描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结构、明暗、体块、透视。从风格来讲,每一个基本要素又可以衍生出不同风格的作品。素描作为一种科学的训练方法,时至今日在各国学院派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已十分稳固,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美术学院,更是把素描教学作为体现教学实力的标签。事实上,从素描的象征性和精神性的艺术性要素讲,从来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单一的模式和手法,其手法应该是开放和多元的。如,中国画作为东方艺术的典型代表,以南齐谢赫的“六法”作为品评画作的标准,在人物画领域逐渐形成了游丝描、铁线描等多种线描技法。延伸到中国古代的石刻、青铜器、壁画等,人们看到的也绝非简单、统一的形式,而是因形的变化,各自有相适应的图式,变化无穷而又简约大气,无不体现着当时工匠的智慧和修养。这虽与欧洲绘画基于结构和明暗的表现手法不同,但其呈现的精神意蕴是相通的。即便是后来中国人物画发展形成的没骨画法和水墨写意画法,仍然具有和西方素描相通甚至可以相互影响的地方,这一点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3. 工具多元

  回到对素描的认识,工具或者媒介材料对于素描具有特殊的作用,也能充分发挥其艺术特色。抛开色彩因素,一切可利用的工具都可以表达素描的本质精神与绘画精要。虽然素描的工具运用起来简单方便,但每一项工具都离不开材料和技术。创作者只有充分发挥工具、材料的性能,才能自由探索并丰富绘画的可能性。中国古代的绘画、彩陶、青铜器、石刻造像、木版年画,日本的浮世绘,非洲的原始木刻艺术,这些虽与西方素描体系不同,使用的工具也不同,但其中包含的造型、结构、体积、空间、形式,仍然值得画家借鉴。从另外一个层面讲,工具的多元化使用可以拓展美术创作者的思维,激发其创作潜能,从而丰富素描艺术作品的面貌。此外,对各种工具的使用可促进素描艺术的整体发展,深化创作者对素描本质和精神的理解,进而呈现不同的作品面貌。历史上,各位艺术大师对素描都有深刻的认识,一方面,这种认识来自对素描工具性的把握;另一方面,其通过素描表达自己的艺术个性,借助素描训练为作品风格找到一个完美的切入点。

  素描是重要的,它如米开朗基罗所讲是“一切科学的根本”,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它的“重要性就像大树的根。素描是根,而且是主根,大量的营养将通过它吸收到输送到树冠去”[8],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素描景观。经过百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已经成功引入西方的素描传统并形成了自己的素描方法和特色。尤其是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绘画体系对中国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有着深刻影响,现在的美术家基本上是在这种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并且这一体系还在持续发挥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以素描为主要手段的造型基础训练本质应该是开放和多元的,从站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看,现在这个体系正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发展。中央美术学院袁运生牵头的课题组大胆尝试打破部分美术院校长期以西方石膏像为学生的临摹范本的局面,提出以复制中国古代经典青铜器、石像雕刻等作为中国美术院校的基础教学,以改变以西方雕刻为唯一范本的不合理现象。这种基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将会对现有的美术教学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当前,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美术生素描作品存在相似的面貌,这种现象也体现在一些创作和美术展中,一些作品片面追求尺寸大、要素全、描画精细,但作品的内涵显得空洞、单薄。因此,美术工作者需要深化对素描的价值、原则、意义和多元的重要性的认识,让素描成为一生的实践追求,借助丰富的工具和长期的训练达到对精神的深刻体现与对面貌的多元呈现,从而推动造型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景中.《艺术的故事》笺注[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1:36.

  [2] (英) 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5:221.

  [3] (匈)阿诺尔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史[M] .黄燎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

  [4] [5][6][7]路坦,驱启.15- 20世纪外国素描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79.

  [8]靳尚谊,詹建俊,戴士和.素描谈[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5:81.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医药分院
原文出处:滕学良.论素描的价值及多元呈现[J].美术教育研究,2022,No.282(23):29-3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