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唐卡绘画的起源、发展传承及其文化内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2-27 共3694字
论文摘要

  唐卡(Thangka)也叫唐嘎,或者唐喀,系藏文的音译,在藏语中为“平坦宽广”的意思,也有印章和印制之意。唐卡绘画是指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用于宣传宗教教义、装饰寺庙佛堂或者信徒积累善业和功德。其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民族发展的历史,题材内容包罗万象,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的领域。一千四百多年来,伴随着藏族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唐卡绘画用震撼人心的视觉艺术展示着藏民族博大精深的悠远文化,体现着藏族文化最本质的精神内涵。

  一、唐卡绘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由于藏族有史料记载的历史起始于吐蕃王朝建立的初期,因此唐卡绘画的起源至今尚未能确切考证。但从藏族绘画艺术的起源来看,唐卡绘画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至吐蕃王朝之前。藏族绘画史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4500至5000年的藏东河谷区以昌都“卡诺”文化,在卡诺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中就有用黑彩绘成的三角折线和三角图案,以及距今2000多年历史的藏族第一宫殿——雍布拉冈墙壁上的绘画,都可窥见藏族绘画艺术的萌芽。据五世达赖喇嘛所着的《大昭寺自录》中记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成一幅白拉姆(吉祥天母)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像时,作为核心藏在神像腹中。”这幅相传由松赞干布绘制的唐卡,即是有文献记载的藏族第一幅唐卡绘画作品。

  公元七至九世纪的吐蕃时期,松赞干布定都拉萨,藏族的游牧文明开始向农耕文明转化,这为唐卡绘画的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汉族文成公主与尼伯尔尺尊公主又将繁盛的中原文化和异域文化带入了藏区。随着佛教开始进入藏区,藏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宗教生活的需要催生了唐卡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吐蕃时期,是唐卡绘画艺术的幼生期,画风多样,主要是模仿印度或尼泊尔的艺术风格。到了吐蕃末期,赞普郎达玛下令灭佛,大批佛教经典、绘画、塑像被毁,唐卡艺术也受到了重创。直到10世纪,佛教在西藏再度复兴。1042年,东印度高僧阿底峡受邀到阿里托林寺弘法,阿里成藏传佛教的中心,同时印度克什米尔艺术传入阿里,使西藏绘画艺术融入了克什米尔画风。此时的唐卡作品细腻却又不甚繁锁,更多的是以不同的色彩来分清层次轮廓,手法质朴拘谨,色彩变化极少。13世纪后,西藏正式纳入我国的版图,佛教文化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佛教艺术也随之大放光彩,唐卡绘画艺术进入了探索发展的时期,各种风格流派大量生成。15世纪的明朝时期,西藏格鲁派兴起,并以拉萨为中心向周边及北方的蒙古地区发展。到了17世纪,五世达赖执掌了“甘丹颇章”政教大权,西藏的佛教艺术达到了鼎盛。五世达赖成立了相当于画院的机构,使唐卡绘画进入了专业化的创作时期。后来,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成立了“拉日白吉社”,使佛教艺术普及到了民间,大量的民间画师开始绘制唐卡。至此,多元一体的藏族美术艺术整体上定型定性,产生了热贡艺术现象。

  佛教在西藏的长期兴旺,不仅给藏族文化艺术以极大的发展机会,并且使文化艺术成为了为宗教服务的有利手段。经历了1300多年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唐卡绘画在吸收了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以及汉族佛教艺术成分的前提下,经过画师们的大胆创新,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成为了具有独特藏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

  二、唐卡绘画的文化传承

  流传到现今的唐卡,是在公元五世纪左右佛教传入西藏时,汲取了印度、汉族等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又发扬了西藏特有的民族艺术,在时间的流转不断地变化磨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首先,唐卡绘画的起源和发展与古老的佛教文化息息相关,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以诸佛、菩萨、护法、坛城等佛教主题为表现内容,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个诸佛的世界,营造了一种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其次,唐卡绘画还从藏族的原始苯教文化中汲取营养,如代表苯教意识形态的八吉祥图。西藏苯教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皆有灵性,表现在唐卡绘画中即是以纯熟的象征手法,简洁地概括出各种图像,体现了藏族人民对于大自然的敬仰和神灵的膜拜。

  三、唐卡绘画所蕴含着的文化内涵。

  唐卡是西藏民族文化积淀的产物,体现着藏族文化独特的民族特性与生命关怀,被称为“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作为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唐卡绘画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一)佛教文化

  黑格尔曾经说过,“宗教作为对真理的普遍认识,是构成艺术的最重要前提。”艺术和宗教都诉诸于人的精神生活,并且以各自的方式去解释人类生存的目的和意义。长期以来,西藏艺术呈现着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它是宗教艺术的载体,尤其是藏传佛教,构成了西藏艺术的主题。藏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佛教,藏传佛教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类宗教文化,也是全人类璀璨的精神文化资源。由于西藏过去一直是“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民族历史的发展和宗教的发展始终紧密相联,而唐卡正是藏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艺术,因此佛教题材在唐卡绘画中占有最多的数量,达到了唐卡绘画作品的80%以上,而即使是描绘民族历史或自然科学的唐卡作品,也都饱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

  佛教经由印度传入西藏约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几代高僧大德和译师们成功完成了藏文《甘珠尔》和《丹珠尔》等大藏经的翻译,在西藏各地逐渐建立了大量的佛教寺庙,活佛、僧人、佛教的仪式仪规、戒律等逐渐规范,真正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佛教文化,即“藏传佛教”。在藏传佛教逐渐繁荣和兴盛的人文环境中,唐卡绘画艺术也不断地发展、壮大,并日益完善。作为表达佛教文化观念的宗教圣物,唐卡绘画所包含的佛教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凡藏传佛教典籍中所涉及到的佛祖本生传、佛教人物和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本尊神、坛城、护法神、极乐世界、天地人鬼等,在唐卡中均有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表现。

  在唐卡绘画中,不仅佛教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如绘制佛像或菩萨像、佛传或佛本生故事、密宗本尊各神、观音度母、护法神、明王、佛教中的上师高僧或集大成者,还表现了佛教故事中的一些重要场景,如在西藏各教派寺庙中随处可见的《六道轮回图》,绘制着佛祖释加牟尼在菩提树下苦修六年,最后悟道成佛后对五位弟子首次转法轮《四谛》的故事,唐卡绘画用简单的形象表现着佛教轮回的因果教义,使广大的信徒从图像描绘中接受佛教的思想文化,帮助修行者反观自照和观想。总的来说,唐卡得益于藏传佛教博大精深的哲学思辨、神秘的密法修行以及对美好“净土世界”的理想设计、对道德伦理的严格界定和对宇宙万物的独特理解,表现着佛教文化丰富的内涵,体现着非凡的艺术想像力。

  (二)民族历史文化

  作为藏族独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唐卡绘画中包含着丰富的藏族历史文化内容,承担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它主要运用写实的记录手法,长于叙事性的表达方式和散点式的突破空间格局的布局结构,记录着西藏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据史作画,以画言史、以画记史、以画传史”,唐卡绘画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图像与历史故事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文字的形象化记录方式。一幅幅不同时期的唐卡绘画作品,将藏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史用真实的图像创造性地、客观地、立体地、形象地、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眼前,承担着对西藏民族历史文化的记载功能。如描绘松赞干布派遣史臣禄东赞入唐求婚历史故事的《禄东赞朝见唐太宗》唐卡、《文成公主进藏图》《桑耶寺建造图》等。另外,还有表现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的唐卡,如萨迦法王《八思巴画传图》《五世达赖喇嘛画传图》等,通过对伟大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描绘,反映着不同历史年代中西藏民族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等。

  (三)自然科学文化

  在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下,佛教寺庙不仅是宗教文化的中心,也是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科学文化的中心。因此,唐卡在表现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包含着声明(语言、文字之学)、工巧明(工艺、技术、历算学)、医方明(药室、针灸、梵咒等治疗学)、因明(思想辩论规则学)、内明(阐明佛教自宗学)和小五明中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象学的等丰富的自然科学文化。画师们根据学科典籍绘制出极具实用功能和文化特色的自然科学类唐卡,这些唐卡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教学和研究,都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如着名的西藏医药图谱唐卡绘画,又称曼唐,既承载着博大精深的藏医药学以及传统绘画艺术的知识和内容,又体现着藏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形态。如今保存在西藏博物馆和西藏藏医院的五世达赖时期完整的一套藏医药唐卡,即是根据着名藏医药典籍《四部医典·蓝琉璃》《月王药诊》及其他藏医药内容所绘制而成的79幅藏医药唐卡绘画,包含着丰富的藏医药知识,有人体解剖结构、胚胎发育、经络穴位、医疗器械、药物等,是研究西藏医学和药学的珍贵资料。

  藏族是我国历史极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唐卡绘画作为藏族文化艺术的代表形式,必将随着西藏民族自治区的发展壮大,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从而为藏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格桑益希着.《藏族美术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2]熊文彬着.《西藏艺术》.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