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中国画的呈现方式和审美特征探讨

来源:名作欣赏 作者:李育红
发布于:2021-10-29 共3488字

  摘    要: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中国画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目光,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得以流传至今。中国画见证了我国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发展与消亡,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以及人文情怀非常丰富。而本文重点针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使这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得到更多人的了解,进而继续传承下去。

  关键词 :     中国,画表现形式,审美特点

  引言

  中国画也被称之为国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主要是采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特有的颜料,在特制的宣纸上绘制成的艺术作品。中国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寄托着创作者的情感,同时也给予了物象生命活力,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充分地展示出来。中国画体现了东方艺术审美理念,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东方韵味的绘画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汇集了多个艺术体系,例如文化素养、思维方式、美学思想,等等,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自然共处的和谐画面,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欣赏者的目光,成为中国形象的代名词。

  一、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一)作画材料、工具的运用

  笔: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方面,作画的材料以及使用的工具是必需品,并且也非常讲究,而这里所提到的笔主分为三种毫笔类型,分别是硬、软、兼,其中硬毫笔在中国画的绘画中多用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软毫笔则用于氛围的渲染与上色。一幅成功的中国画对于用笔的技巧与方法非常重视,采用不同的笔绘画出来的线条,表达的意境是不一样的:硬毫笔用于勾勒大体的框架,待框架完成以后,则使用软毫笔将画面进行基础性的上色,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常柔软,可以使整个画面的着色更加均匀,不会留下上色时的连接痕迹。软硬毫笔的使用充分体现了中国画刚与柔的融合,使画面的线条轻与重更加突出,节奏感较强。

  墨: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除了笔以外还有墨,这里所提到的墨主要是指绘画的时候使用的墨法与墨色。在中国画中墨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创作者多采用积或是泼等方法在整个画纸上以墨汁体现深与浅的变化,进而将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地体现出来,进而收获创作者想要达到的绘画效果。中国画与西洋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用墨方面不会追求色彩的鲜明,更多展示的是墨彩,以墨彩将物、景等绘画对象的层次感突显,通过掌握墨的浓、淡、深、浅、多、少等,将不同效果进行渲染。例如在中国画中涉及的花草画,多以点画法为主,而草叶枝则以勾画为主,山石、树木画等浓墨使用较多。

  纸:中国画创作时的纸张是特定的,创作者只有选择了较好的画纸才能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绘画体现出来,以画纸将情感表达。而绘画时纸张的不同表达效果也就不一样,画风风格也就不同。中国画纸多用宣纸,古代时有些创作者也会用到画布、绢帛,例如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既能用宣纸,又能用皮纸。其中宣纸以生宣、熟宣为主,写意画的创作多使用生宣,主要是因为宣纸具备了较好的吸水性、渗透性,创作者能够尽情发挥;山水画则多使用熟宣,主要是由于此纸张渗透性较低,创作者描绘时可以更加细致、重复性地进行渲染。

  砚:在创作中国画时,虽然砚的使用不会对其带来较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研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作品是否能够完美地呈现,砚与墨能否有效结合是关键环节。在借助砚台进行研磨过程中墨的选择要恰当,才能将中国画创作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色充分地体现出来。

1.png

  (二)题材表现

  中国画所涉及的题材非常丰富,而且种类繁多,并且不同的题材所表达的主题也是不一样的,这正是中国画所特有的魅力。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以人物、山水、花鸟鱼虫为主,而每幅作品的背景都是创作者内心感受的体现,借助画面向观赏者展示情感、心情与意境。中国画中既体现了诗词的优美,同时又展示了画语,而在创作时题材的选取就成为关键,可以借助画来将意境描绘出来,又能够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使欣赏者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人物画作为中国画创作的代表形式,其侧重点在于传神,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突出人物特点;山水画则将重点放在景色描绘方面,将风景的优美充分展示,突出人与自然的合一;花鸟鱼虫则通过动物的描绘体现出自然界的生机盎然,不同的题材展示了不同的中国画形式。

  (三)体现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富且深厚,换个角度而言,可以说中国画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中国文化所表达的都是含蓄的情感,所以传统文化中也可以捕捉到中国画的影子,通过文化对中国画的创作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其中不仅仅包含着诗词歌赋、书法,而且还涵盖了雕刻等其他艺术形式,其中中国画与绘画、诗歌、书法的结合是非常常见的艺术形式,在古代很多艺术家会将诗歌以绘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无言独上西楼》,借用了李煜的诗词意境。中国画与书法的结合,二者可谓是形影不离,若创作者书法基础较差,其所创作的中国画作品难以将内涵体现出来。所以说中国画属于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展示的同样也是文化内涵,这也是其独特之处。

  二、中国画的审美特点

  (一)意境之美

  在我国,不管是诗歌,还是绘画方面,都以意境美着称,这主要是由于古人在创作时将意境作为重点,而且多表现的是内涵。中国画也体现了道家思想,对于个人意识以及精神的表达非常重视,通过绘画以达到传神的目的。另外天人合一是中国画在创作时的又一特色,往往表达了创作者的喜爱、敬畏之情,将物我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作品高层次的追求。

  第一,诗与画相融合。对于诗人而言,景色可以用来作诗,而对于画家来说,景色同样是也绘画题材的一部分,通过景来创作画,又通过画来抒发诗中的情感,不断追求着自我情感表达的方式。展示画的时候,体现出诗的情意,而二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却又是互融互通的,令观赏者仿佛置身其中。而中国画的画境往往又蕴含着诗情,这就是所谓的诗情画意,例如远山与湖水的相连,使人想象到的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诗境。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诗与画是不分家的,二者融合既赋予了中国画诗一般的梦境,同时又展示了诗中寓意。

  第二,虚与实的融合,神与形的共生。中国画创作的深层次内涵则是对虚与实的融合、神与形的共生。其中虚与实的融合侧重点在于将中国画中的朦胧之美体现出来,作画时会留有空白之处,给予欣赏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这种意境之美似有似无,若隐若现。例如《春山飞瀑》,此画中既有远山,又有河流,同时还有建筑物、树丛,但是整幅画中并没有将飞瀑体现出来,极易引发欣赏者的想象力,通过对此作品的细细品味,闭上眼睛仿佛能够看到远处的溪水缓缓流着,在经过了陡峭的山壁时,形成飞瀑直流而下,而这些都是欣赏者想象出来的,这也正是此画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味,虽不见瀑布,却仿佛在眼前,虚与实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给予人们深层次的思考,以景带人入画,以画引人联想,这正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

  第三,景来源于自然,情景交融。中国画的意境多来源于大自然,画源于自然,源于生活,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作品。创作者往往会将自我情感的表达与景物、自然融为一体,借景抒情,借景达意,将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喜悦等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例如《竹石》的作者郑板桥,夹缝中生存的竹子,正体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性格与品质。

  (二)动静相结合

  中国画代表的是东方艺术形象,体现的是数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与哲学,其通过一种特有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表达出来。而中国画中动与静的结合则更多地可以看作是情与境的融合,例如在山水画《红日当头》中,画家站在较高的地方,展现了山水全景,展示的是恢宏场面,但是创作者却采用极为细微的笔触来将红日、树木、远山、迷雾描绘出来,给予观赏者一种自然真切之感,仿佛可以感受到红日带来的温暖、飞瀑带来的震撼,对于视觉之美、艺术熏陶强化,采用的表现手法较为细腻,情与境结合,动与静融合,陶冶情操。

  结语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国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展示出来,给予世人以艺术之美、意境之美、气韵之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中国画的了解越来越少,为了能够促进其更好地发展,要给予中国画创作更多的关注,创作者也要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审美特点充分掌握,进而为中国画的传承寻求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栗王妮探析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J].美与时代(中) , 2020 (6).

  [2]刘桂珍浅谈中国画的审美特征[J]艺术评鉴,2019(24).

  [3]靳文成.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 2019 (5) .

  [4]乔海明试论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J].才智。 2017 (2) .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李育红.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探究[J].名作欣赏,2021(30):159-16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