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国内外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模式借鉴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3 共6721字

  第三章 国内外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模式借鉴

  第一节 国外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纵览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各个地区发展情况并不平衡,欧美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程度遥遥领先其他地区。亚洲地区作为后起之秀,发展速度较快,市场潜力也比较大,是全球电子持续发展的地区。从平均每个用户的网络购买支出来看,美国高居榜首是中国的50多倍,从用户规模增长预期来看,中国和印度的网购用户规模潜力惊人。从交易金额来说,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网络零售额达到2.09万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22%,据测,这一数据在2014年将达到2万亿美元。

  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一般研究认为,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两个技术阶段②:一、基于 EDI 的电子商务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二、基于 Internet 的电子商务阶段(20世纪 90 年代以后)。

  一、基于EDI的电子商务

  在社会文明发展的演进中,人类总是能够从现有条件中不断发明、创造出一些更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产品或技术,为了更好的开展贸易活动,人们早在 20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了用电报发送商务文件的信息传送方式,到了 70 年代,信息的传送又传真机代替了电报,这种方式更加简便和快捷,但是却难以将信息传输到系统中进行更好的保存、分析和整理,因此人们又发明了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到电子商务领域,这就是早年间电子商务的雏形。EDI 被形象的成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它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将运输、保险、贸易、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在各部门、企业之间进行数据处理和交换,以此为基础完成贸易过程。相对于早期的贸易信息传输方式,EDI 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输能力,同时在信息系统的存储和分析方面更加准确和便捷,从而较大的提高了企业间贸易活动的信息透明度,也为贸易活动的全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

  虽然 EDI 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由于其技术投入成本较高,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能力开展电子数据交换,因此严重阻碍了 EDI 在电子商务领域应用范围的扩大。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Inernet)很快取代了 EDI 的地位,成为全球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推动器。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将不同的计算机、客户端、服务端等,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连接起来,人们可以通过这一网络,实现数据传输,而数据作为载体,本身又可以实现娱乐信息、交易信息的传递和处理。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后,Internet 技术在全球得到了高度重视并飞速发展起来,其由刚开始的专业型大型设备逐步向商务型、家庭型进行普及,其功能也从信息共享演变为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互联网的普及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从 90 年代年起,电子商务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成长起来。基于 Internet 的电子商务与基于 EDI 的电子商务相比,更具有成本低、覆盖广、功能全和灵活的优势。

  第二节 国内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用户量和交易额的发展上却增速惊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达到4.6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这一数据到了2011年达到6万亿元,同比增长34%.到了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6.25医院,同比增长28%.其中,网络零售的交易量达到1.4万亿元,而团购、网络代购、实体企业B2C零售等领域也呈现增长势头。

  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很多领域都必须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尤其在电子商务领域,基于国际贸易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一、认识阶段(1990-1993)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入基于EDI的电子商务技术,这期间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指导和牵头,并成立了相关委员会。电子商务的概念逐步在国内一些商贸企业和金融行业间得到传播和认识。

  二、广泛关注阶段(1993-1998)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各国广泛重视,纷纷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潮,一些意识较为超前的企业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前景,开始逐步学习并尝试在国内开展电子商务的探索。在这一阶段,中国商品订货系统、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等电子商务系统应运而生。1995年,中国的互联网开始步入商业化运作。1996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骨干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1997年组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履行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职能;1998年3月6日,我国国内第一笔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交易成功;1998年,由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启动“金贸工程”,以电子贸易为其主要内容,旨在推广网络化应用,开发电子商务在经济、贸易、流通领域的应用。

  三、电子商务应用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行业规范及制度管理问题开始凸显,在这期间,国家相关部门看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并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规范市场行为,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证。于此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开始大力发展,1993年3月,阿里巴巴网站上线,1999年5月,8848网站上线,成为当年自己影响力的B2C网站。2000年6月,一个专为金融业提供各种认证需求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成立;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国家信息安全应用示范工程;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开始爆发出迅猛增长的活力,同年初国务院颁布2号文件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快速发展,网上支付的需求,带动了以支付宝、财务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打通了资金支付的环节;B2B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小企业拓宽了销售渠道和采购渠道,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动力;B2C市场尽管相对平淡,但互联网用户人数不断增长,为这一模式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庞大的用户基础;C2C市场则是淘宝网一枝独秀,而腾讯当当等第二梯队不断追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因此,2005年也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年”.

  基于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

  (一)网络购物开始普及,销售规模迅速增长

  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当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110亿元,增速约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4.7倍,较2007年网络零售总额561亿元增长了20多倍。我国在世界电子商务领域的地位得到显着提升。

  (二)传统企业为应对市场冲击,加大转型力度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对传统商业企业的冲击,以家电销售为主的两大零售企业苏宁和国美在试水电子商务领域后取得较大成功,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电子商务领域进军。

  (三)电子商务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围绕电子商务的各领域不断完善和提升,如网络支付、安全认证、售后服务、物流配送及技术开发等已形成规模。而电子商务也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领域涵盖更多商业模式,使整体商务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热点

  跨境电子商务开始迅速增长,对国内相关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模式创新成为跨境电子商务新的增长点,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我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2012年我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2万亿元。

  (五)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电子商务跃上新的台阶

  云计算已经成为发展电子商务所必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同时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纷纷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细化营销,挖掘新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另外,移动电子商务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竞争的新热点,基于智能终端的APP应用已经是电商平台的标准配置。

  (六)政府引导推动电子商务稳步发展

  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商务部联合发改委等八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在营造发展环境、推动创新应用、引导企业集聚、促进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