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中国腈纶纤维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24 共1672字

  3.4 中国腈纶纤维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腈纶纤维行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行业总体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行业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4.1 产品质量标准低

  目前,我国腈纶纤维行业生产绝大部分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然而,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指标往往达不到其引进母体标准,参数等精细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缺乏稳定性,产品一等品率偏低。在染色的稳定性上与国外原产技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丝、卷绕等问题还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在油剂、均匀性、卷曲度和超倍长等还存在质量问题,必须与优质腈纶混和后才能进行下游纺纱工序。

  3.4.2 行业自律机制薄弱

  近年来,我国腈纶纤维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国内腈纶纤维市场总量不断增加。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在区域市场划分等方面都作了很大努力,我国腈纶纤维行业比以前有了长足长进。然而,由于市场区域分散,企业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行业多种经济体制并存,中石油、中石化在政策上难免的出现导向性。市场主体由初始的卖方转变为买方,少量进口常规腈纶纤维的低价位干扰了国内腈纶纤维行业的定价,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机制,缺乏有效约束,行业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自律约束机制,还处于无序竞争行业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腈纶行业的整体向前发展。

  同时,国内腈纶纤维行业干法、湿法等技术工艺路线并存,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品的质量差异也较大。虽然近几年部分企业一直致力于扩大生产规模,但行业平均规模仍明显偏低,只有三家企业的年生产规模在 10 万吨以上。

  2010 年,国内 12 家腈纶企业的平均年生产规模仅为 7.63 万吨,比 2005 年的 7.67万吨还有所下降。如不考虑已停产多年的 3 家企业,仅计算在产的 9 家企业的平均年生产规模也只有 8.67 万吨。行业集中度明显偏低的问题非常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亟待加以解决。

  3.4.3 技术创新能力差

  目前,我国腈纶纤维行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产品结构调整速度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产品以常规化品种为主,产品差别化率低,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受限,所开发的新产品创新性不够,无法实现规模生产,很难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产品的结构调整不能满足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腈纶纤维市场低迷等状况。同时,许多腈纶纤维企业在新品开发商缺乏高精技术研究支持,研发力量单薄, 大多还停留在跟随、仿造阶段,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较难实现。目前国内腈纶纤维差别化率仅为25%左右,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40%-50%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化纤全行业46%的纤维差别化水平。发达国家腈纶纤维产品正由单一功能快速向多功能、高性能和高仿真方向发展,而我国还基本停留在抗静电、高吸水、抗起球、阻燃、抗菌、远红外、防污等单一功能型产品,而且绝大部分差别化品种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生产规模。这就造成了当前绝大部分差别化腈纶纤维仍需大量依赖进口,以及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多年来难以有效提升的不利局面。

  3.4.4 国内丙烯腈自给率明显偏低

  丙烯腈是生产腈纶纤维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其消耗在丙烯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大于90%,而目前国内市丙烯腈市场供应状况并不乐观。2010年,我国丙烯腈年产能为90万吨,产量为72万吨,按照50%的比例用于腈纶纤维生产计算,腈纶纤维行业用丙烯腈的自给率只有57%左右,造成丙烯腈供应短缺,其余只能依赖大量进口解决。

  过高的原料进口依存度,不仅制约了腈纶纤维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明显增加了国内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运行的风险,同时由于原料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腈纶纤维价格始终维持高位,或与原材料丙烯腈之间的差价严重萎缩,造成市场竞争力与其它合纤产品相比明显偏弱,许多市场已经或者正在被涤纶、丙纶其他品种替代。

  3.4.5 部分装备工艺技术落后,环保压力很大

  国内腈纶纤维生产设备和工艺路线比较繁杂,多种工艺路线并存,有些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不高,能耗物耗较高,生产效率较低。同时,腈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因溶剂造成的污染和腐蚀较严重,环保方面的压力依然很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