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国有大型施工企业BOT模式问题、风险及防控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26 共253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实施BOT商业模式的研究
【第2部分】BOT商业模式在国有施工企业的应用绪论
【第3部分】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实施BOT商业模式的意义
【第4部分】A企业实施BOT商业模式的应用研究
【第5部分】A企业实施BOT商业模式的效果分析
【第6部分】 国有大型施工企业BOT模式问题、风险及防控对策
【第7部分】国有施工企业BOT商业模式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实施 BOT 模式存在的问题、风险及防控对策

  5.1 企业实施 BOT 模式存在的问题

  BOT 模式并非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方式。因此,在充分肯定其优越性的同时也很有必要对它本身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估计。从正常角度来看,除去管理的复杂性,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1)各项政策机制不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对BOT模式的规范不到位。目前BOT模式在我国实行的时间并不长,而企业实施 BOT 运作的方式又是同政府合作。政府在项目开始承建之初,主要面临的问题一般是资金不足,对项目的运营管理和权利分配考虑不多。这就导致,一旦项目完工后,政府有可能因为某项政策未落实,会经常更改合同条文。这使施工企业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来约束政府的行为,往往会导致施工企业为政府政策买单。

  (2)我国的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BOT 模式是西方国家兴起的,在国外有着长时间的运作经验和完善的市场法律制度。

  国内在 2000 年后开始运作 BOT 模式,开始社会化的招商引资。但是我国市场经济机制并不完善,企业在招投标等环节中往往遭遇一些市场经济不该出现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企业招投标的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大量的政府职责需要重新明确划分,很多地方还存在政企刚刚分开的情况。这会导致很多本该政府负责的监督管理义务,政府出于政策空白期,对整个设施的建设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企业应重视培养 BOT 管理专门人才目前,我国极度缺乏熟悉 BOT 的专门管理人才,对项目的立案准备、对外招标、合同谈判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常因缺乏必要的知识,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局面,因此,培养 BOT 专门人才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

  (4)BOT 模式不适合比较急需的项目BOT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复杂,通常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不适合于比较急需的项目。由于 BOT 项目所需的资金较大,成本回收期较长,因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谨慎的风险分析和财务可行性分析,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预算项目所需的资金总额;预算项目的盈利能力;项目是否与东道国政府、技术可行性和项目融资期限的意愿一致的分析;分析项目是否能收回成本等都需要认真分析。各方面考察周全才是最稳妥的方式,才能把问题降到最小。

  5.2 企业实施 BOT 模式面对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1)信用风险。是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在项目的融资过程中,即使对借款人、项目发起人有一定的追索权,贷款人也将对项目参与方的信用业绩和管理技术进行评估,因为这些因素是靠贷款的项目能否成功的保障。

  项目是否存在信用风险应考虑各方面因素。借款人应该在项目的开发或建设期间保证是否有担保或其他形式的补偿;无论承包商是否履行合同,确保如果造成损失,将给予一定的补偿,赔偿来自项目发起人所提供股本资金或其它形式的支持。在项目生产经营阶段,要考察各个参与者的资信状况、技术和资金能力、以往的表现和管理水平等诸如此类。

  (2)建设风险。主要存在于项目建设阶段和试生产阶段。是 BOT 模式的主要核心风险之一。主要表现形式有:项目竣工延期风险;成本超支风险;项目未能达到之前规定的技术指标的风险;面临不可抗拒力的风险,一旦发生项目只能停建。

  (3)市场风险。是因某些难以预测的原因使得在交易中价格发生变动而造成的损失,最终影响项目收益回收速度和回收率的风险。其主要包括:原材料价格的浮动、人员工资标准的变化等,同时,还应将市场推入情况、竞争程度、时效性等纳入评价范围。

  (4)政治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带有主观意志的风险,国内或国际全局出现的恶性事件对项目均造成不利因素。在政局不稳定的国家,项目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国际政权政变更替,领导人的变化,都可能会导致项目终止或延迟周期;或者建设设施被破坏,对项目造成严重损害;或者项目用地被没收或征用国有化。例如对于 BOT 项目,东道国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因为 BOT 项目的特许经营期比较长,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作为企业而言,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防范和规避风险。针对上述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实行政府、企业各负其责。项目公司应尽可能的熟悉了解各种风险,做好强硬的心理准备,给自己锻炼的实践机会,在风险中尽可能的盈利,主动出击,抢占主动权。在 BOT商业模式中,高度预防性不但要求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要求针对各主要风险事前增强预防性,我认为,在 BOT 商业模式中对于具体风险的防控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防范信用风险对策。首先要精心挑选合作伙伴,全面考虑对方的信用,只有均得到保障,才能更好的完成项目建设和后期事项。要优先考虑对方的行业经验,考查勘测设计的强度,与施工和项目管理合格的公司合作。确保项目设计的合理,设计方案的完善,设计机构的安全。

  (2)防范建设风险对策。要在 BOT 项目的基本原则下,以签订合同为基础,明确另一方的权利义务,由政府协调使其按时按各自义务履行,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由政府协调材料供应商,根据项目施工所需的材料,保证正常的材料和设备供应,避免因材料不合格造成损失,并且监督工程的质量和各个方面。如果不幸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对 BOT项目的建设打击很大,通常政府需要通过某种形式来对企业进行补偿。

  (3)防范市场风险对策。需要公司在项目进入时与政府达成协议,不使用任何第三方的产品来降低市场风险。另外工程持续时间和项目协议规定的特许期是一致的。为防止竞争风险,从政府到投资者要承诺,在同一区域没有过类似的项目,以避免同区域各企业过度竞争导致投资回报受到影响。在操作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

  (4)防范政治风险对策。首先要考察东道国的政治环境是否适合投资,并购买相应的保险。这种保险需要政府出面提供一定的庇护,与东道国达成协议,承诺在东道国政局不稳时可以安全的撤离资金或中止项目,以保证遭受风险时损失能最小化。

  尽管企业通过 BOT 模式的运行,克服投入和回报之间的期限错配,增加了资本调度能力,降低投融资风险。然而 BOT 项目存在风险监管机制不完善,政府监管缺失等问题。

  BOT 模式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方式,它涉及国家的金融、法律和财政等制度,因此,施工企业应及时对风险加以辨识并合理分配给参与方共同分担。通过与贷款银行、商业保险公司、其他官方机构的深度合作,以各种经济、技术手段化小、分散和转嫁风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