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企业管理论文

预算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1 共4258字

  第 2 章 预算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2.1 预算管理相关理论。

  2.1.1 预算管理内涵。

  预算是为了落实企业战略而编制的一种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源进行协调配置,对战略目标实施进度进行管理,对开支进行管控,对现金流和利润进行预测的数据化和表格化了的详细收支计划[30].预算是一种量化了的具体计划,有利于企业管理者管控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31].

  人们一般按照预算内容及组织层级的不同将预算进行分类。根据预算内容的不同,预算可以分为经营预算、财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三类[32].经营预算是由销售、生产、成本、费用等预算构成。财务预算是基于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前提下的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内容的预计。资本预算是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对投资决策所做出的资本支出计划。根据组织层级的不同,预算可以分为高层预算、中层预算、基层预算三类。高层预算是由公司的利润、现金、资本等预算构成[33,34].中层预算是由中层单位的利润、现金、资本等预算构成。基层预算是由采购部门的采购和费用、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销售部门的销售收入和费用、各基层单位的现金、职能科室的费用等预算构成。

  预算管理是以规划和落实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导向,科学编制预算并对预算执行有效控制的过程[35].从系统观出发,预算管理既是一个静态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系统[36].

  预算管理作为一个静态系统,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计量、预算分析、预算报告、预算审计、预算奖惩、技术支持八个模块[37].同时,预算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系统,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循环往复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

  预算管理具有两个特点[38],分别为以增加企业效益为着眼点和以市场需求为中心。

  以增加企业效益为着眼点是指追求效益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作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重要管理工具,预算管理更不能偏离这一主题,必须体现效益原则。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是指由于市场变化风云莫测,预算须冷静应对多变的市场需求,科学地做好市场预测,增强预算弹性。

  2.1.2 预算管理的作用。

  (1)目标激励。

  编制预算的前提是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准确把握,因此预算编制的环节要对企业目标进行数量化、货币化并根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将其逐层分解,优化配置人、财、物等各种资源,以期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目标的确定不仅具有引导作用,还有激励作用。引导作用表现为,引导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向着企业的既定目标不断前进,有效避免了工作无序和资源浪费。激励作用表现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和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将自身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既定目标联系起来,并把满足自身需求的希望寄托在企业目标的实现上,从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使其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风险防控。

  因为预算的编制过程又是一个事先识别与管理企业机遇和风险的过程,所以预算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帮助企业查找并准确定位风险点,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把握机遇,化解风险,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经营状况,促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循着预定目标不断推进。

  (3)协调沟通。

  预算的编制过程需要预算责任主体共同参与,信息相互传递和沟通,经过反复博弈,统筹协调各部门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内部矛盾,形成共识,促使各部门、全体员工都能站在企业战略规划的高度,找到自身工作目标与企业既定目标的契合点,激发全员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敷衍塞责现象的出现。

  (4)业绩衡量。

  预算作为以实物单位和货币单位计量的企业计划,涵盖了各项数据指标,可以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量化管理,衡量部门和员工的业绩,从而引导企业各部门和员工围绕企业既定目标循规守矩开展工作,达到了激励和控制目的[39].此外,企业管理者可以结合预算执行情况,对业绩考核标准进行调整,确保业绩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从而充分挖掘预算责任主体和员工的潜力[40].

  2.2 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2.2.1 全面质量管理内涵。

  质量管理的概念可以总结为为了确定并落实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依靠最高领导者进行推动,由全体成员共同实施的,以质量体系为平台,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进行一系列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活动,具体包括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等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为了使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从而实现长期成功的目标,以质量为导向,在全员参与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2.2.2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1)以顾客为中心。

  满足或超越顾客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以企业离不开顾客,要以顾客为中心,了解顾客需求,借助 PDCA 循环持续改进质量,不断满足顾客需求,增强核心竞争力。

  (2)领导的作用。

  质量管理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各级管理者敢于担当,履职尽责,尤其是最高管理者应善于领导。最高管理者对以下方面负有重要责任: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企业上下共同关注顾客需求并采取适当措施让顾客满意;确保创建、施行并维持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得到改进并能够持续发挥作用;深化员工对质量管理的认识,提高员工参与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配备资源;组织管理评审;做好关键时刻的决策。因此,要始终强调管理者是关键,促进其发挥巨大作用。

  (3)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需要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参与进来,以期达到质量不断提升的目标。为此,各级各部门职工需要增强质量意识,明确质量责任,合理分工与授权,使质量管理成为群众性活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