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手术患儿麻醉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17 共1955字
摘要

  0 引言

  在当前临床小儿麻醉领域中,氯胺酮往往是行区域麻醉的首选药物,然而单纯使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往往难以取得有效的麻醉效果[1].为了进一步提升麻醉质量,降低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其他风险的发生率,我院对收治的手术患儿给予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发现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 2013 年 8 月至 2014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116 例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68 例,女 48 例,年龄 8 个月~ 10 岁,平均(7.1±1.2)岁;上肢骨折后内固定手术 21例,下肢骨折后内固定手术 19 例,疝气修补术 23 例,阑尾炎切除手术 20 例,尿道修补术 12 例,肠切除术 10 例,上肢外伤 11 例。将 116 例患者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术前均禁饮、禁食 8.0h,在手术前 30min 内给予阿托品 0.03mg/kg、苯巴比妥 3.0mg/kg 常规注射,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氯胺酮 6.0mg/kg 进行基础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后进行术中监护[2].对照组 58 例患者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芬太尼辅助麻醉,具体剂量为氯胺酮 0.28mg/kg,芬太尼 1.0μg/kg.对于行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给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同时患儿行椎管阻滞,进行内置管穿刺之后,抽吸直至没有发现脑脊液、血液之后,再注入含有 6.0ng/kg 肾上腺素的1.0%利多卡因3.0ml,观察6~8min确定患儿无异常反应后,给予 5.0~7.0ml 左右的麻醉剂量进行手术测试[3];上肢手术患儿需要依据病情行腋窝穿刺,穿刺成功后予 0.75% 利多卡因 0.3~0.5mg/kg.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手术过程中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及心率(HR)进行记录与分析,同时对两组患儿的麻醉剂用量、术后唤醒时间进行记录与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技术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s)比较,行 t 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比较

  观察组患儿 RR(18.2±2.6)次 /min、SpO2(91.5±1.4)%、DBP(4.6±1.3)kPa、SBP(10.4±2.2)kPa、HR(92.8±10.1)次 /min;对 照 组 患儿 RR(28.3±3.5) 次 /min、SpO2(98.1±2.4)%、DBP(9.2±1.4)kPa、SBP(17.3±2.6)kPa、HR(118.4±11.3)次 /min.观察组患儿手术中 RR、DBP、SBP、SpO2、HR 共计 5 项指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麻醉剂用量及术后唤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氯胺酮用量为(54.33±10.32)mg/kg,芬太尼用量为(21.22±7.12)μg/kg,术后唤醒时间为(11.28±4.82)min;对照组患儿氯胺酮用量为(164.53±28.35)mg/kg,芬太尼用量为(39.22±11.42)μg/kg,术后唤醒时间为(32.23±8.63)min.观察组患儿麻醉剂用量、术后唤醒时间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床上,在对小儿进行手术麻醉的时候,多数都是考虑到麻醉对小儿大脑、神经及身体发育造成影响降低最低限度,一般会优先选择区域麻醉[4].芬太尼的主要镇痛机制为激活阿片类受体,能够发挥显着的镇痛效果,然而芬太尼容易导致一定的不良反应,可能诱发患儿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不良症状[5].氯胺酮是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剂的一种,该麻醉剂能够对机体大脑视丘系统产生选择性抑制作用,并且能有效抑制 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受体及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与机体丘脑新皮层系统进行作用,从而能发挥快速的麻醉效果[6].氯胺酮的主要镇痛机制就是对机体的脊髓至网状结构与阿片受体结合以及痛觉传导信号产生阻滞作用,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强镇痛、浅睡眠。这两种麻醉剂联合使用能够将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得麻醉质量得到显着提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手术中 RR、DBP、SBP、SpO2、HR 共计 5 项指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剂用量、术后唤醒时间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给予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降低麻醉用量,有效缩短麻醉后患儿的唤醒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撰 . 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分析 [J].中国医药导刊,2014,05:839+841.
  [2] 杨青云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吉林医学,2014,25:5631-5632.
  [3] 周阳 . 应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和芬太尼进行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当代医药论丛,2014,08:205-206.
  [4] 王国武 . 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6:107-108.
  [5] 李庆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01:9-10.
  [6] 李芬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 - 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疗效观察 [J].中国医药导刊,2011,09:1556-155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