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老子的道德观思想及其当代借鉴

来源:今古文创 作者:白云
发布于:2021-08-19 共5796字

  摘要:老子认为,德由道生,道是核心,德是道的表现和运用。道为体,德为用。由道而德,面对自然讲求物我平等,道法自然,不妄求无度、不肆意毁坏,而与自然相融共生;面对他人讲求和光同尘,随缘任运,不唯我独尊、不飞扬跋扈,而与他人和睦共处;面对自己讲求反参内省,自我建设,不骄奢淫逸、不庸庸碌碌,而与自己自悟自醒。

  关键词:道德;自然;他人;自己;

  作者简介:白云,中共普洱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老子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研究老子思想,是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老子认为:道是规律、是真理以及人类对其的认知和把握方式。道,不仅是客观世界的尺度,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源泉。与道相应,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生命境界。道体现为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和对人生价值的自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1]道是核心,德是道的表现和运用,遵道而行谓之德。道为体,德为用,有道有德,无道失德。德的衰微,根源于道的缺失。无道支撑的德,难于融入人的生命中去。没有对生命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不易从内心中生起坚定的信念。德的宣化,就变成是任务强加,任你喊破了喉咙,人们依然故我,无动于衷。

道德观.png

  一、德由道生

  不同的人生,其实是不同生命理念、价值信仰的展现。看似乏味庸碌的日常生活,在不同生命图景里,会呈现出不同的意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对道的理解,反映了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和困惑,促使人去思考领悟宇宙天地人生之道,希望借由对道的思考而促成现实问题的解决。

  为什么要悟道?

  苦--心为物役。金钱、名利、地位只是人的外在的符号和标识,人生应该尽己所能正当合理的获取物质财富。但是,却不应该把获取物质财富当作人生的终极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倘若此,心为物役,不为物主,人生就变成为财利奔忙的机器,人自身就成了手段而非目的。

  盲--选择性困惑。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大了,可人们选择的烦恼却越来越多了,选择性困惑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人对自身了解得不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正因为不了解自己,所以面对选择时往往跟风、从众、随大流。得到的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尚未得到,想要的东西总在变化,选择后发现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真实的需要。

  不觉--对生命存在的茫然。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者问一个放羊的孩子,你放羊干嘛?孩子答:薅羊毛。记者问:薅羊毛干嘛?孩子答:卖。记者问:有钱干嘛?孩子答:娶媳妇。记者问:娶媳妇干嘛?孩子答:生小孩。记者问:生小孩干嘛?孩子答:放羊……其实,想一想,人生又何尝不是在这种思维模式里转圈呢。"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来的时候,没人和我们商量过,莫名其妙就来了。走的时候,无可奈何花落去,也由不得我们。每天究竟在忙些什么?工作和生活,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常态的生活总在延续。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忙得很充实,也可以说忙得很盲目。在生和死两个端点之间,人们往往缺乏透彻的思考,看不破,自然就放不下,于是爱恨情仇从中起、是非恩怨从中生。

  道是什么?

  是对此岸存在的彼岸向往。

  现实的世界,是充满缺陷和不足的存在,是需要艰辛经营和艰苦维护的存在,正因为有诸多痛苦,所以人内心中希望有另一种存在。在那里,不再有缺陷,不再有伤心和烦恼。这听上去像是遥不可及的神话,但却是人类内心真实的向往。

  是对无常世界的有常渴望。

  现实的世界,是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存在。有一夜暴富的,也有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有一朝成名的,也有一夜之间身败名裂的。香车宝马、豪宅万顷、锦衣玉食,都不具有永恒性。今日的一切并不代表明日的一切,现在拥有不代表今后拥有。现实总在变化,于是人内心中期待着去发现变化中的不变,无常背后的有常。

  是对有限存在的无限期盼。

  现实的世界,是短暂和有限的存在。对于美好的生活,人人都想把它变成永恒,希望生命中充满快乐,没有痛苦。对于人的生命,个个都想长命百岁,希望生命中只有健康,没有病苦。人是超越性的存在,正因为知道现实的短暂易逝,所以从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希望有限的人能得到无限的持存。

  是对人类存在的根本主题的回应。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像杯子和水的关系。不同朝代的更迭,不同时代的人群就像那杯子里面的水一样,不停地进,不停地出,始终在变化。但是,那储水之杯,不管水如何进出却保持相对不变。于是给我们的思考是:人类社会那变中的不变是什么?纵观历史,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人类有着不变的主题,那就是:生与死、爱与恨、得与失、成与败、苦与乐、分与合、聚与散。人类永恒的主题,集中地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三对关系之中。不变主题的存在其实在昭示着人类究竟的思想事业,老子用其独特的感悟方式和圆融的运思智慧给予我们多重启发。

  二、面对自然

  当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雾霾、地震、洪水、酷热、台风、地陷……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沉痛反思之后,我们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我们对自然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驱使下,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过度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过度开矿,导致地质结构破坏。重工业、汽车尾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大自然以灾害的方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制度的完备,更需要我们重塑一种智慧清凉的生态宇宙观,以改变我们的想法、看法进而影响我们的做法。

  学习--老子的思想中,常以自然为师,体现出向自然学习的心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道体无为,本来自然。二是指以自然为师,向大自然学习。如有道之人的德行,应该像水一样,即"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处世之道,不应该时时处处逞强,而要"柔弱胜刚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领导者的德性,要能谦和善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当人类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未知时,师法自然,从天地万物的生灭荣枯中去揣摩、领悟背后的道理,从自然界中获得有益启示,知有识无,不失为一解决问题的思路。

  敬畏--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下,人是万物之主,大自然只是人的用具、工具,人贵而物贱,人可以根据一己之需,随意向大自然索取。老子的思想得到了庄子的继承和发展,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2]从天地宇宙万物看,人和自然,都是万千物种中的一员,其地位是平等的。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继续突出人贵物贱,无助于矛盾的缓和与解决。反而,应根据现实需要,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不是主仆关系、从属关系,而是物我一体、相融共生的关系。敬畏自然,并不是极端的自然保护主义,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开发,而是遵循天道人伦,不肆意毁坏,不妄求无度,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不杀鸡取卵。要本着使用、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长久、和谐、共赢的发展。

  三、面对他人

  现实的世界,从物理距离而言,发达的科技使天涯海角变成了近在咫尺。但从心理距离而言,人们的内心深处难免会有无形的阻隔和疑虑。与人相处,不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更不能把人当作利益算计的工具。社会的进步需要良性的、适度的竞争,但不提倡你争我抢的、弱肉强食的恶性竞争。心存恶念,言语刻薄,举止粗暴,不是待人接物处世之法。

  能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形态各异,其对生命的理解、存在方式大不相同。然而,任何人不能凭一己之好恶,去批判或否定他人的生命存在。反而,应从大道出发,尊重一切生命的存在。森林里,既有参天古木,又有伏地小草,既有美艳花果,又有枯枝烂叶,如此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正因为生命是矛盾的存在和展现,遵道而行,要能容天地万物,人世一切。斤斤计较,没完没了,不仅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麻烦,更重要的是与道不符,故戒之。

  无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依道而行,要积极建立功业,但不要停留在这些表面的成绩上,更不要执着这些功业。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建有功业,但是居功自傲,时时不忘自己的业绩。有些人,无甚本事,但处处要与他人评高论底。但凡涉及利益问题,人心往往难于平静,都想着能多争取一些。其实,一切存在,只是道的外在展现,不能本末倒置,将这种表现当作至宝。真正有道之人,要恪守道体,将生命的主要精力放在对道的领悟和体验上,而不是放在去争去抢去夺上。"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有些时候,正因为你的不争,人们反而会牢牢记住你的成就。

  慈柔--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慈悯苍生,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人正心正念的基本要求。人身上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年老之后,牙齿会掉,但舌头不会。狂风暴雨,往往吹断了大树,但却吹不走低矮的小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从这里不难领悟出慈柔处世的重要性。人际关系,你说它复杂也可,简单也行,主要取决于你怎么想。不妨这样看,与人相处,无论什么样的关系,都是陪对方走一段路的人,彼此都是过客。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莫不如此,区别只在于做客时间的长短。既然这样,我们不如放下诸多的恩怨、计较、争斗、伤害,而学会用利人利己的、成全人的心态面对他人。刚的东西,容易折断,柔的东西反而更易持存。恶的心态,容易招感灾祸,慈悯反而更利于人与人的和睦相处。

  四、面对自己

  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但总感觉:没得到的更多,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严重缺失。贪求之心、虚荣之念、权色之欲经常困扰着人们,有些人的心态甚至扭曲变形。不少人乐于跑去荒山野岭、人迹罕至之处或是深山古刹寻找精神慰藉。不是得到的越多,人就越自在。怎样生活得踏实,既有物质基础又有精神追求,是大多数人内心的渴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引导人向外探索,更启迪人反躬自省,向内观照。面对诸多问题,首要改变的不是那外在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内心。

  清虚--"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十二章》)红尘俗世,对应眼耳鼻舌身意,产生了诸多感官诱惑。身处其境,若不能看清欲望的本质,人必受其累。欲望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难于彻底满足。欲望就像地平线,总以为走到了那里,就到了天的尽头,可到了那里,又发现遥远的前方又有地平线。欲望就像口渴了,却选择喝海水,口越渴越喝,结果却越喝越渴。无数次,我们期许着,等有了多少钱,达成了什么目标,就心满意足了。但是,等到了那一天,我们又有了新的需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欲望是把双刃剑,没有欲望人类根本不会发展,然欲望太盛,人也必遭其苦。结合自身实际,不如把欲望放在一个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水与道,最为相似。故有道之人,亦像水一样,谦下、利他、不争。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诸缘聚合之下,取得些成就,就忘乎所以,感觉天上地下舍他其谁。有些人,贪着功业,目中无人。有些人,执着身份,痴把外在符号当作实在。而事实上,这一切只是条件聚合的产物,一旦变化,什么都会化为乌有。从更高的生命智慧来看,人立于天地之间,谦下,是最合理的人生态度。

  空灵--日常庸碌的生活,会让人的灵性几近枯萎,所以要提醒自己保持并提升生命灵性。生活中的茶米油盐酱醋茶,并不影响我们放飞思想的翅膀。即使是穷途四壁,内心中亦可富可敌国、高举远慕。面对纷扰世事,要学会超脱处之。看淡得失,世事艰难,多少人将得到看作是成功,拼命想保住,惧怕失去。然有得必有失,执取其一,与道不符。看淡名利,世间多少蝇营狗苟、多少痛苦伤心和争夺名利有关。"名是焚身火,利是固身锁",名利重要,但是看透后名利确实没有那么重要。人的生命图景要宽广,生命中值得追求的东西很多,不能窄化了自己的生命。荣与辱,往往根据物质财富的多寡而论,而和一个人的本心本性无必然关系。成败只是一时的,一根棍子,是长还是短?把它和更短的棍子放在一起,它就是长的。把它和更长的棍子放在一起,它就是短的,这就是世间规则的相对性。成与败的区分,只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价值。要做好生命中的加减法,求知,遵循增益法则;而求道,则要去其表象,究其根本。唯此,方显空灵。

  无为--无为有两层含义,一指大道无为,即道是规律、是真理、是本性,万物万象据此而出,依此而动。"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指的是要解其本性,与道相应。二指不妄为、不乱为、不狂为。鼓励人们以依循正道为前提,努力奋斗,成就经天纬地之业。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顾条件,设定遥不可及的目标,结果惨遭失败。有些人,为了标新立异,无中生有,结果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有些人,为了虚名浮利,不择手段,结果苦了别人也苦了自己。道体无为,事相需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方是老子道德观之要义。

  守一--人生在世,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求"一"的过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一是什么,一是道的代称,得一即为得道。守一,要求生命的存在与道相应。人要像水中的树叶,无论是风平浪静,抑或是狂风暴雨,都要能紧贴水面,与道相应又不执着这个道。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此种种皆为人生之常态,亦为悟道之因缘。守一,要求我们能从这些生命经历中悟出人生的智慧。不论面对什么,内心中都要了了分明,这些都是参悟生命的契机。心,重点要放在领悟事相背后的意义上,而不是被事相牵着转。悲时不悲,喜时不喜,任凭世事扰攘,内心终究清净,无住生心,生心无住。

  老子的道德观,让人领悟天地之道,促使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让人自我反省,促使人去平衡生命中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让人明了心性,促使人去顺道而为。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 1984:261.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20.

作者单位:中共普洱市委党校
原文出处:白云.老子道德观的当下启示[J].今古文创,2021(26):53-5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