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影响烟台市中职学生就业意向的因素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19 共751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烟台市中职生就业意愿调查分析
【第一章】 影响烟台市中职学生就业意向的因素研究绪论
【第二章】中职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中职学生就业意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改进中职学生就业意向的对策
【参考文献】烟台市中职学生就业观念调研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产业建设输送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是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也是改善民生、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1]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 2015 年 6 月我国共有职业院校 13300 多所,在校生近 3000 万人,每年毕业生近 1000 万人,而中职在校生也由 1996 年的 1268 万人增至 1803 万人。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显现。虽然中职学生近几年的就业率相较于大学生仍然较高,但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质量也差强人意。

  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就业。目前,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呈严峻态势,就业中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旧比较突出。据我国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资源人口同 10 年前相比增加了近 1 亿人,达到了 92148 万,庞大的劳动力数量导致了较大的劳动力过剩和失业压力。另外,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就业形势。从国外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和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对外贸易,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外部经济对国内就业的拉动能力。从国内环境来看,2013 年我国经济发展增速趋缓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变化。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 104 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的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显示,2013 年第二季度与 2012年同期和 2013 年第一季度相比,对初级技能劳动者的用人需求有所减少,而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增加。这就造成了传统行业、产能落后和产能过剩行业出现了大批失业人员,而中高级人才、新兴行业需求人才供不应求的供需矛盾。[2]

  高校扩招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就业。1999 年高校大扩招,让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1998 年全国招生仅有 108 万,而 2014 年全国高校招生总量已突破 700 万。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人数年年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大学生们纷纷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降低了对单位性质、岗位、薪酬等的要求,不再一味追求机关、事业单位、白领等精英岗位。尤其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具备着相对较高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对中职学生的冲击更大。所以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职学生就显得毫无优势可言。中职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的,但中职学生自身的就业意向是造成他们不能很好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在关注他们就业状况的同时,充分关注他们的就业意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无疑会对他们充分发挥特长、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起到很好的引导及促进作用。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获得相应中专学历。其办学对象是已经具有或者将要具有初中学历的学生或相同学历的人员,是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育。[3]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其培养重点是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劳动技术型工人。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有公办和民办两个部分,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近年来,国内形式多样的短期职业培训机构也加入了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4]

  (二)就业

  中华法学大辞典将"就业"解释为"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获得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职业".更深层的分析则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就业进行界定:一是就业条件,指的是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愿望和具备劳动能力;二是收入条件,即获得一定的经营收入或劳动报酬;三是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就业是每一个即将完成学业的中职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是人生的转折点,是他们成为劳动者的开始和起点,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三)意向

  意向是一种未被个体意识到的活动动机,是个体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心理反应倾向。意向是动机激发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具有动力性质,是推动行为的动力。根据彼德罗夫斯基的动机系统理论,意向不是天生的,它存在一个从弱到强、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低级阶段就是意向。意向未被主体意识到是暂时的,不是始终不变的,是在社会制约作用的影响下,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意向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人们往往在具有某种意向时可能对其产生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意向还具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人们需要和情绪等的影响,在动机激发过程中可能被强化、转化、甚至消退。[5]

  因为年龄、自身素质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职业观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他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往往会表现出犹豫、踌躇等典型的意向特征。

  (四)就业意向

  就业意向就是个体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初步的、浅层的就业需求,它是个人对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也是对某一种职业的愿望和向往,它具有意向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如果客观职业岗位条件不能符合毕业生的择业要求,择业就无法实现,只有社会的职业需要与毕业生的择业要求保持一致的时候,才能顺利实现就业。中职学生的择业要求中有具体内容的初步取舍,也包含着已经明确意识到的需求,但是一旦外界的条件无法满足其需求时,就可能逐步被压抑、取代甚至消退。因此,影响个人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就是择业要求,也就是就业意向。

  中职学生的就业意向可分为就业准备、就业意愿和就业价值观三个维度。就业准备是指是否已经开始考虑就业问题,是否已经为就业做着具体的准备,它是个体就业意向的一个具体表现;就业意愿是指个体对未来职业的愿望与期待,它是一种意志行动或进行决定的行动,是在个体就业行动之前发生的心理事件,意愿本身的表现被公认为内向的行动;就业价值观是指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在职业选择上的具体表现,是个体在追求社会职业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观点与信念。人的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就业意向的研究开始较早。20 世纪初叶,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森斯在他的论着《选择职业》中提出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特性因素理论,也被称之为人——职匹配论。帕森斯认为人们在进行职业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三个要素:一是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能够认识自身存在的缺点及局限;二是了解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了解工作岗位的利与弊,了解岗位的前途与机会;三是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匹配。也就是说在充分了解了工作的需求条件以及自身主观条件后,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并找出与之相匹配的职业。

  1959 年,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职业指导家约翰·霍兰德在提出了目前国外就业意向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他认为人的兴趣爱好、人格类型都与职业选择密切相关,并且人格与职业兴趣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可以促使人们充分发挥积极性,快乐地从事这个职业。[6]

  霍兰德还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研究型、现实型、企业型、艺术型、常规型和社会型。[7]

  Kunt long(1967)认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择业价值观和选择也会不同,不同年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也会受到年级、专业的影响,并且随着年级的不同,这种价值取向的变化及稳定性也有不同,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学生的专业、年级与择业价值观和选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美国着名的职业指导专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和典型代表人物金斯伯格提出了职业发展理论,他把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他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长期连贯发展的过程,并且每个阶段对职业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任何一个阶段的顺利与否都直接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开展。后来,美国另一位有代表性的职业管理学家萨帕将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他着重对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研究,将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8]

  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美国着名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提出了着名的"职业锚"理论——个体根据自己的动机、天资、能力等,逐渐形成的较为明确的和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他认为职业锚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管理型、技术型、自主与独立型、安全型、创造型。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价值观、动机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家鲍丁、施加、纳奇曼等人以弗洛伊德个性心理分析理论为基础,并且吸取了特性——因素论以及心理咨询理论的一些概念,对职业团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心理动力论。他们强调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个人的内在动力和需要等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认为职业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的。但与之观点不同的是,罗伊认为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人对职业的选择有着很大影响。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就业意向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近百年的历史,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就业意向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

  1.关于就业意向现状的研究。国内现有关于就业意向的研究,多数是从对就业薪酬的期望、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对就业地域的选择以及对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选择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存在着部分对立的观点,也有达成共识的地方。

  杜天笋在《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调查和思考》一文中指出,大学生的择业意向与社会发展不相吻合,选择过于单一,择业地点太显集中。周红在她的硕士论文《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中指出,成都中职学生具有了较高的准备意识,但仍然不够充分,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相对狭窄,就业依赖心理较为严重,事业期望不够实际。李健平在他的硕士论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意向的研究》中提出,中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就业准备意识,没有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择业意向上过于挑剔工作单位性质,对工作地域和收入的期望值过高。周庄、佘江峰在《我校在校生择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中指出,大学生们越来越注重独立精神和开拓意识的培养,经济因素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他们择业时最先考虑的,但是却忽略了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沈茜在《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高职生就业需求动机水平较低,就业意向严重脱离现实,就业意向理想化色彩较重,滞后于市场需求。孙颖在她的硕士论文《大学生就业意向:问题与原因——基于 63 所大学在校生的经验分析》中指出,有将近一成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考研或者出国进一步深造,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呈现多样化;大多数学生专业认同感逐步淡化,不再强求专业对口;男生相对于女生选择岗位时不再保守,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2.关于就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影响学生就业意向的因素,有的学者认为是我国长久以来积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观念形成的,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家庭影响造成的,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归结于我国现行的制度环境。从总体情况看,已有的关于对就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少,且较为零散,还不够系统。具体研究如下:

  向玉琼在《家庭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就业观最大的是父母,其次是自己的感觉和老师的影响。周红在《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近年在国内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职学生远没有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一直高于大学生,这就导致了涉世不深的中职学生对就业前景抱有侥幸心理,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另外,声誉高、办学质量好的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对较高,此类学校的学生就业意向往往定位较高。由此可以看出,中职学校的办学声誉对学生的就业意向有着很大的影响。杨四海、陈玉君在《当代大学生择业取向的文化解析》一文中,从主体意识淡薄、先进城市文化的吸引、做官为荣的传统观念和大众文化四个角度,阐述了大学生择业思想的形成。赖德胜、吉利在《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一文中指出,我国现行制度将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市场存在着较高的制度性流动成本,就业的可能性、薪酬待遇、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造成大学生们千方百计要留在主要劳动力市场的现象。这说明我国现行的制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因此不能将他们的择业去向简单地归结为观念落后所致。

  冯晓波在《中职生职业意向的家庭因素分析》一文中,从家长学历水平、家庭所在地域、家长职业性质经济收入、家庭教养方式五个方面对中职学生的职业意向进行了现状调查与差异分析。他认为不同家庭变量下的中职生职业意向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有较高学历水平但收入较低的、居住于相对发达地区的、民主型的官员家庭下的中职生对自我的职业认知度更高;较低收入的、相对发达地区的专制型普通家庭下的中职生在其职业的发展上显示出更高的要求;不同的家庭变量对中职生职业决策投入度上的影响不明显。

  3.关于完善就业意向对策的研究。针对学生在就业意向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及现状,学者们提出各种解决对策,有的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也有专门针对中职学生的,还有的针对的对象较为广泛。综合已有的研究,对策的提出大致可以归纳为学生层面、学校层面、政府层面以及家庭层面四个方面。

  赵崎在《职校生择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一文中,对学校的择业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确立择业教育的重点,重视学生择业价值取向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积极的择业心态,合理调整期望值;加强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赵冰洁,王秀勇等在《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调查与研究》一文中提出,职业指导应该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分三步走,一是对新生要进行必要的专业意识教育,二是对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是对毕业班的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辅导。周红在她的硕士论文《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中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强政府对中职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改革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转变家庭成员的就业观念。李健平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意向的研究》中指出,学校不但要在就业指导课中,还需要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每一项教学活动的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贯穿学校的培养目标,让每个学生明白中职学校培养的就是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定位。张竹茹在《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中指出,在解决大学生择业意向存在的问题时,政府应发挥在就业市场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用人单位应构建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学校应改革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大学生自身应该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从所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情况来看,对学生就业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文献中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的陈述,对学生就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仍有一些不足。一是以住的研究更多的关注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意向,专门针对研究中职学生就业意向的文献并不是很多。二是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及学生就业心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全面研究中职学生就业意向的较少。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四、研究意义

  近年来,国家出台若干文件,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强。特别是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实行了免学费等政策,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们的青睐,但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中职学生的就业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业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研究对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研究以就业及就业意向相关理论为基础,立足现状调查,通过大量发放调查问卷和多角度的数据分析,掌握中职学生就业意向,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从学生自身就业意向的角度,不断完善对中职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开展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帮助。

  (二)实践意义

  一是有利于学生纠正并树立合理的就业意向。目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使得中职学生面临着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出现这样问题的一方面是由于中职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对自身、对职业都没有深入的了解,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开展中职学生就业意向的研究,从而掌握中职学生在就业意向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根据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长,按照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找准职业方向,树立合理的就业意向,帮助他们找到心仪的就业岗位,顺利就业。

  二是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建议。毕业生是否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水平,反之学校的发展、声誉、招生也直接受到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影响。当前经济形势下,用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对"量"的需要转向了对"质"的要求,中职教育的发展是否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可以通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来进行检验。因此通过对中职学生就业意向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

  三是为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是造成中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但中职学生主观上不恰当的择业归因、不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和不良的择业心态也严重地影响着中职学生的顺利就业。因此,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了解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针对问题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就业指导,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进行规划设计,对建立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就业指导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书籍、期刊,对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进行文献检索,对中职学生就业及就业意向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收集,并进行归纳整理,选取相关信息,从而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二)调查研究法

  根据学生在择业时普遍关注的问题,参考相关问卷,编制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在烟台市三所中职学校选定施测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问卷进行回收、审查,最后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