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国内劳动者违约金机制完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24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劳动合同法中限制性违约金相关规定研究
【第一章】劳动者违约金法律问题探析绪论
【第二章】劳动者违约金制度概述
【第三章】确立劳动者违约金制度的法理基础
【第四章】我国劳动者违约金制度的构建
【结语/参考文献】 国内劳动者违约金机制完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劳动者违约金制度是劳动合同法中急需改变和完善的一项制度,基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告诉发展,现有劳动法律规范中关于违约金的制度已经无法适用社会的需求,导致劳动合同关系的不稳定性。
  
  通过对我国劳动法律规范中关于违约金的立法分析,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相关立法以及我国现实的国情需要,笔者认为,在我国劳动合同中确立适用任意性劳动违约金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劳动合同的私法属性的内在要求。
  
  尽管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在世界范围内深深打上了公法的烙印,但是这些只是为维护社会以及法律追求的价值,这些变迁无法抹掉劳动合同的私法属性,契约自由仍然是劳动合同的灵魂。第二,我国经济社会的变迁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加之劳动者自由平等的社会观念的觉醒,劳动者“跳槽”现象越来越多,这严重影响了劳动合同关系的稳定性,不利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明确劳动者违约金的责任,在合理的范围保证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三,劳动者违约金责任形式具有独特的法律价值。鉴于劳动合同的特殊性,民法法律责任体系中的多数责任形式无法适用劳动合同,比如继续履行、定金等,而损害赔偿责任作为劳动合同的主要违约责任形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相应的损失,而劳动者违约金责任形式能够弥补这些不足。
  
  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劳动立法中放开违约金制度的限制,采用任意性的违约金制度。当然劳动者违约金制度仍然需要做出一定的约束,以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平衡。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1] 郑尚元。《劳动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9 月。
  
  [2] 黄越庆。劳动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3] 王全兴。劳动合同法条文精解[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年版。
  
  [4] 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5] 王益英。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6] [德]W.杜茨着,张国文译。劳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7] 郑爱青。劳动合同法概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年版。
  
  [8] 郑爱青。劳动合同法概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年版。
  
  [9] 黄越钦。劳动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0] 王权典、陈莉。当代劳动法学概论[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5 年版。
  
  [11] 丁枚。罗马法契约责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2] 郭明瑞、房绍坤。新合同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3] 王利民。违约责任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4] 王利民。合同法研究(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5] 马俊驹、于延满。民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16] 孔祥俊。合同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7] 李国光。合同法的解释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8 年版。
  
  [18] 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二、论文类
  
  [1] 梅利群。违约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7 年硕士学位论文,第 5 页
  
  [2]鲁霜慧。各国合同法中违约金性质的比较分析[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3]薛朋。从法律价值实现的角度分析《劳动合同法》违约金制度[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9)
  
  [4]高洁。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年硕士论文,第 9 页
  
  [5] 卢慧霖。论劳动合同中劳动者违约适用违约金的问题[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9)
  
  [6]林嘉。劳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家,2003(6)
  
  [7]侯玲玲。劳动者违约金约定禁止之研究[J],当代法学,2008(7)
  
  [8]冯彦君、张颖慧。“劳动关系”判定标准的反思与重构[J],当代法学,2011(6)
  
  [9]魏振瀛。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责任--从物权法到民法典的固定[J],现代法学,200(65)
  
  [10]梁高峰。论我国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1]侯玲玲。劳动者违约金约定禁止之研究[J],当代法学,2008(7)
  
  [12]董保华、于海红。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评述[J],中国劳动,2005(2)
  
  [13]刘松针。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年硕士论文,第 39 页
  
  [14]娄琴。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湘潭大学 2013 年硕士论文,第 25页
  
  [15]董文军。劳动合同立法中的平等观[J],当代法学,2006(6)
  
  [16]Guenter H.Treitel,International Encye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Contract in General Remedies for breach of Crntract,West Publishing Co1976Edition,P93.
  
  [17]高敏。关于违约金制度的探讨[J],中国法学,1989(5)。
  
  [18]梁高峰。论我国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完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9]刘松珍。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年硕士论文,第 26 页
  
  [20]薛朋。从法律价值实现的角度分析《劳动合同法》违约金制度[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9)
  
  [21]卜平武。预告辞职权研究[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6)
  
  [22]冯彦君。民法与劳动法:制度的发展与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1(3)
  
  [23]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 2013 年博士学位论文,第 69 页
  
  [24] 姜颖。劳动合同违约金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J],法律适用,2006(6):42


  致 谢
  
  三年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我的在职研究生生涯也将随着这篇论文的通过而告一段落,回首这三年求学路上的点滴,千言万语汇成一个词--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吴勇教授及其他老师们和湘大法学院对我的细心指导,特别感谢吴勇老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对我的论文进行审查和修改,耐心细致的为我解答各种难题。法学院的老师们为我在湘大的学习生活提供相当大的便利,让我能尽情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左右采获。其次,感谢单位为我深造大开绿灯,提供各种便利,解除我的后顾之忧。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在我求学过程中无微不至的支持。
  
  预祝湘大越办越好,各位老师万事如意,我们 12 级法硕同窗们友谊长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