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技术论文

国内外海上火力支援装备技术对比及其发展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08 共5161字
摘要

  历史分析及现代战争实战表明,实施两栖作战必须得到全面的空中和水面火力支援。提供满足射程要求、反应及时而有效的全时域、全天候、基于海上的火力支援能力是两栖作战的关键。目前海军在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的顶层设计、体系构建、作战指挥、装备发展和使用训练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无法满足现实急需和海军转型发展需求。本文从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的概念、内涵入手,从国内外两栖作战平台、武器、保障等方面的装备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对比,具体分析了在此领域与其他军事强国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对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装备以及技术领域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概述

  1.1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的概念

  "火力支援"在《军语》中是指火力部队的作战行动支援,通常由炮兵、航空兵、舰艇部队和战役战术导弹等实施,包括军兵种之间、友邻之间以及上级对下属部队或分队的火力支援。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目前还没有明确定义,通常是指支援登陆作战的海军水面作战舰艇提供的导弹、火箭和舰炮火力支援,其任务是消灭或摧毁敌军人员和防御设施,削弱敌防御能力,掩护和支援登陆部队的突击上陆和岸上作战。

  1.2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的内涵

  美《两栖作战联合条令2001》上对两栖作战的作战模式进行了分类,大体包含两栖突击、两栖攻击、两栖撤退、两栖佯攻、两栖交战与危机处理等。两栖作战是多军种或多兵种联合行动,是我海军完成反台独军事斗争、东海南海岛礁维权、保交护航、海外撤侨等多样化使命任务的重要军事行动类型。"从本质上讲,两栖作战极富挑战性,作为各军兵种的结合,既可能发挥各方的长处、也可能集中各方的短处。既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又要面对敌方顽强的防御抵抗。历史证明,在敌方发起反击之前,迅速恢复战斗建制,组织强有力的纵深攻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没有港口设施情况下装(卸)载人员、装备,所带来的后勤保障问题使作战计划和实施非常复杂。尽管诸多困难,历史上在冲突中要取得胜利,实施两栖作战,在敌岸登陆一支两栖合成部队,仍然是主要方式之一"[1].

  两栖作战依托的支撑力量主要包括登陆力量、航渡输送力量、火力支援力量和后勤保障力量等。海上火力支援力量在两栖作战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在先头部队作战阶段,实施火力杀伤、火力干扰、火力封锁、火力压制和火力欺骗,保障先头部队登上海滩;在部队登陆后,我方舰艇进行水面机动,支援登陆部队,通过密集火力(拦阻火力和压制火力)对机动中的地面部队进行直接支援;在持续和后续的岸上作战阶段,登陆部队已在岸上立足,应逐步在岸上建立有机的火力支援体系,强化总体支援火力,如应招射击、纵深射击和反击火力。与传统的近海、近岸防御作战力量相比,海上火力支援力量更属于进攻性力量和武器装备;与争夺制空、制海权的作战力量相比,海上火力支援更注重发展对岸上和陆上目标的侦察、打击和评估能力。

  海上火力支援武器装备重点强调四个方面要素:持续能力、灵活性、反应时间和经济性。持续能力,二战及后续70年来发生的两栖作战几乎每场都依托了海上火力支援,并贯穿至战争或战斗始末;灵活性,两栖作战具有诸多不可预见性,强调根据战场局势进行战术的灵活调整;反应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战斗胜败,对地面部队的火力请求能够做出及时反应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性,两栖作战易守难攻,各类消耗很难精确预计,需要采用命中概率高、突防能力强的高精度低成本制导弹药提高效费比。

  1.3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涉及的装备

  1.3.1平台方面

  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舰艇平台涉及到两栖攻击舰、航母、火力支援舰、驱护舰以及部分潜艇等。新一代的两栖攻击舰是两栖作战的核心,能够搭载直升机、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登陆艇及其武器装备和作战部队,既可充当指挥舰,提供协调、控制火力支援功能,也可以搭载武装直升机(或无人机)提供空中火力支援;火力支援舰、驱护舰以及部分潜艇主要提供舰(艇)载武器的火力支援。

  1.3.2武器方面

  舰载武器主要有战术导弹、舰炮、舰载火箭炮。舰(艇)载或机载战术导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但造价高、易受干扰,通常用于打击高价值目标;舰炮、火箭炮,持续作战能力强、火力密度大、抗干扰能力强、造价低,但精度和射程有限,通常用于压制、拦阻、应招射击或保持持续火力和扩大战果。

  1.3.3保障方面

  从作战角度,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保障主要涉及情报保障、定位保障、指控保障和评估保障。由卫星、无人/有人侦察机、上陆突击分队和炮射自备式侦察手段进行战场信息侦察,为舰载/机载武器系统提供实时或非实时战场目标情报数据;通过战术数据链等,实现本舰、本机的自主定位、互定位,是形成统一战场态势、实现战术或火控级协同的基础;两栖作战涉及多种兵力协同,战场情况更为复杂,对指挥控制要求更高,包括综合态势感知、制订任务计划与调度、武器弹药选择、协调任务冲突、建立火力安全区域等[2];战场评估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术保障环节,准确的战场毁伤评估可以减少大量的重复打击,减少不必要的弹药消耗,主要依赖航空侦察、上陆突击分队或炮射自备式侦察手段。

  2国外发展

  以美海军为例,近年来,其"前沿作战,从海到陆,由海制陆"的战略思想特别强调海上火力支援的能力。战术上,区别于传统严格按照预先计划协同的两栖作战模式,发展了垂直包围、超视距登陆、舰对目标的机动、空海一体登陆等新的战术。同时,对海上火力支援装备提出了新要求:反应速度、毁伤力、灵活性、经济性[3],将"海上力量"装备建设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

  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两栖部队干预过世界各地出现的危机超过104次之多,危机的发生率比冷战时期的两倍还多[5].建国之初,海军重点发展了"空、潜、快"的近岸防御武器装备,但就两栖作战经验,除近岸渡海或小规模夺岛战斗外,在此方面十分匮乏,海上对岸火力支援装备建设十分薄弱。

  2.1平台方面

  海上火力支援作战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两栖攻击舰朝着综合化和多功能化的趋势发展。美海军装备的"黄蜂"级和"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具有排水量大、机动能力强、后勤保障功能齐全、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配备较完善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具有一定的防空和反潜能力,可搭载一定数量的直升机、垂直起降攻击机和偏转翼飞机,可承担两栖作战火力支援作战指挥等任务。即将服役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代表了海上火力支援舰艇的发展方向,其设计理念完全围绕海上火力支援作战要求,标识性地安装和配备了两座155mmAGS先进舰炮武器系统和"标准"、"战斧"对地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2.2武器方面

  "战斧"对地攻击导弹是美国海军对岸火力支援计划中主要的舰载精确对陆攻击武器,目前广泛使用的"战斧"BlockIII导弹采用了新的全球定位和数字景像匹配导航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末制导精度,改进型BlockIV采用多模式制导,可在飞行中实施接收导引、修正航道、到达时间控制并重新瞄准目标,使用数据链还可实时对目标进行选择并在事后对攻击效果进行评估。对于155mmAGS舰炮,针对远程精确对地攻击,研制了LR-LAP制导炮弹,最大射程的初始指标为83nmile(150km),最终指标为100nmile(185km),圆概率误差约20m以内。2艘"朱姆沃尔特"驱逐舰上4座AGS的火力与陆战队一个155mm榴弹炮营的火力相当。美海军一直非常重视航空炸弹的研究和使用,战斗载荷大、毁伤威力高是航空炸弹相比其他打击武器的优势所在,美舰载机航空炸弹的圆径系列和制导体制系列在国际上最为完备,通过滑翔增程、常规炸弹制导化、优化导引头、多模复合制导,目前正在向远程化、高精度方向发展,并主导发展了更加先进的SDBII型小直径炸弹。

  2.3武器系统协同控制方面美海军将原陆军高级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阿法兹"系统,移植到海军海上火力支援舰艇,创造性地应用到对地面部队的火力支援系统中,利用"阿法兹"系统处理空中任务指令和进行其它战斗事务管理。帮助协调海军舰炮、野战炮火和空中火力,支援在陆地上作战的部队,大大缩短了从传感器发现目标到向目标射击的反应时间,有效提高了打击精度[4].

  总的来说,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军强国,海上火力支援装备正向着机动性、协同性、高精度、低费用的方向发展。

  3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为满足传统国土防御要求,海军水面和航空力量建设始终强调近岸、近海的制空权、制海权,重视航空兵空中格斗和打击水面舰艇力量的发展,海上火力支援力量建设较为滞后,对陆攻击装备建设十分薄弱,有些方面甚至空白。

  目前,海军用于近海、近岸作战大多属于中小型登陆舰、登陆艇,还没有装备面向远洋两栖作战的两栖攻击舰,已投入使用的船坞登陆舰还未形成规模,不具备海上火力支援综合指挥能力。21世纪初,针对大规模军事斗争准备急需,在护卫舰上加装了中大口径火箭炮,研制了具有试验性质的"火力支援舰",技术可移植到临时民船改装。但是,这类舰船即使形成一定规模,也只能适用于近岸渡海作战,不具备远海两栖作战的火力支援能力。此外,航母还远未形成战斗力,形成海基的空中火力支援能力还为时尚早。海军没有装备海基对陆巡航导弹和舰炮制导炮弹,远程对陆精确打击能力仍属空白。另外,海军在两栖作战火力支援情报、定位、指控和评估保障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未来两栖作战海上火力支援的作战需求。
  
  4发展途径建议

  4.1加强海上火力支援装备军事需求和作战使用研究

  目前,两栖作战部队在不同作战行动中所起的作用,从安全合作、到危机反应、再到"主要战斗",不纯粹就是"强行进入"的代名词。近年来,我国周边环境日趋复杂,来自海洋方面的威胁和挑战尤为突出,对海军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海洋权益的要求十分迫切。同时,随着国家日益拓展的海外经济和政治权益,海军开始频繁担负起国际救援、撤侨护航等处理危机的多样化任务。这些现实需求对两栖作战力量,特别是海上火力支援力量建设需求尤为迫切。对不同层面、不同范围、不同模式下的两栖作战,都迫切需要专门的海上火力支援作战专业知识及关键能力。

  4.2加快海上火力支援武器平台建设

  美、英、法等国的两栖攻击舰都配备了先进的指控系统,可在火力支援作战中承担主要指挥任务,而船坞登陆舰指挥硬件、软件设施不足,无法达到两栖作战指挥舰的标准。同时,两栖攻击舰可灵活选择武器和手段,满足多样化军事任务要求,在海上反恐、海上禁毒以及海外撤侨等行动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海军新服役的驱护舰还是以编队防空、反潜为主,对陆攻击能力不突出,在未来发展的适合远洋作战的大型驱逐舰,应突出海上火力支援能力建设。此外,加快两栖攻击舰建设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舰载无人固定翼或直升飞机平台,实施远程空中火力侦察、打击和评估任务。

  4.3大力发展远程、高精度、低成本海上火力支援兵器

  两栖作战本质上仍属消耗战,以硫磺岛登陆作战为例,此次战斗不属于大型两栖作战,但仅三天火力准备就消耗弹药2.4万吨。而海军舰载平台空间有限,应重点发展精确制导炮弹、制导火箭弹等低成本、高精度的打击武器。其中,舰炮制导炮弹具有反应时间快、效费比高、可全天候作战和持续作战时间长的特点,特别是能够根据登陆部队的召唤进行及时的火力支援,发展130mm甚至更大口径的舰炮增程制导炮弹,重点突破增程制导、高效毁伤、实时毁伤评估、新型火控和多源信息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陆军大口径、超远程、制导化火箭炮的研制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综合使用卫星、无人机、炮射侦察设备以及岸基观察哨等信息支持手段,通过解决装舰适应性和系统集成问题,可有效担负打击、压制、摧毁岸上各种面目标和集群目标的火力支援任务。

  4.4重视海上火力支援武器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

  在两栖作战指挥控制层面,开展战役、战术级海上对岸火力支援力量协调运用研究的基础上,推动火控级武器协同控制的技术研究,进行精细化的火力组织,提高武器对岸火力打击的突然性、猛烈性和毁伤程度,节省弹药消耗量,缩短完成任务时间。一是火控级定位跟踪技术,通过精确地形、战场目标定位、异构数据融合、终端位置报告、相对定位等技术,形成火控级统一战场态势;二是武器级辅助决策,通过火力分配、目标排序、弹药用量规划,实现目标属性集、广义跟踪器、火力支援武器三者的优化匹配;三是武器协同控制,重点完成目标导引、实时毁伤评估、诸元修正等;四是发展模块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的协同控制终端,搭载于火力支援舰艇、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及上陆突击分队,灵活火力配置,形成火力支援的网络化协同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史贝勒。两栖作战的战略和战术---20世纪两栖作战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2]佚名。海军水面火力支援计划和海军水面打击计划[J].海军陆战队,2001.
  [3]孙凤军,等。两栖作战新观念---舰对目标机动[J].水面作战,1998(1)。
  [4]阿法兹系统促进美海空军火力支援现代化[J].海上力量,2003(9)。
  [5]W·H·P·布朗迪。美军二十一世纪的两栖作战[M].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2009.
  [6]倪齐生,等。两栖作战联合条令[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