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军事法论文

国内外关于国民党政权执政基础丧失原因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4-15 共5501字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是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重要问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近年来,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叙事视角多样性的调整,以及档案史料的补充,老问题也有新演绎。

  然而,迄今为止,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尚未有专门以军事连坐法为切入点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进行研究的成果。以往的涉及多是通过文学影视作品描绘国民党军官举着严惩的大棒而战局却难如其愿的画面,从学理上对军事连坐法这一惩罚机制予以梳理的则没有先例。与本文论题相关的丰富学术成果是本论题的重要背景和基础,主要包括国民党政权执政基础丧失原因的研究、国民党军事法制的演变及其功能的研究、国民党内部认识和反思其政权失败原因的研究三个方面。

  国内外关于国民党政权执政基础丧失原因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在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对国民党丧失执政基础原因的研究主题基调变化不大,基本离不开国民党的腐败及其领导人的专制独裁,以至于民心尽失。但近年研究的视角呈现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趋势,即更多地突出史实考证和史料梳理,更多地关注不该被忽略的历史过程或历史片段,甚至是某些历史细节。这方面学术成果书籍类的代表作有金冲及的《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该书以1947年国共两党的军事政治斗争为观照,指出这一年内双方优势的根本转变直接决定着此后中国的走向。金着紧紧围绕“转折”为核心,大量征引两党解禁文件档案,折射出了国民党政权丧失执政基础的种种表现。论文类如齐春风的《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走私活动》、戚厚杰的《略论抗战中国民党军队与民众的关系》等是比较出色的,都是通过某一具体现象来探讨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原因。

  而从某个侧面来探讨国民党政权执政基础丧失的问题的代表性成果也很丰富。

  如李宝明的《"国家化”名义下的“私属化”:蒋介石对国民革命军的控制研究》,作者指出,蒋介石试图将这支军队改造为清一色的由黄埔军校毕业生担任各级主官的军队,以加强个人对军队的控制。在20世纪40年代末,当他接近目标时,国民革命军却走向了败亡,因为这支军队的“基础”已经丧失。金以林的《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选取了从1931年胡汉民被蒋软禁,到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蒋介石东山再起这一年零一天的历史截面为对象,以微观视角细致梳理了这一时期国民党内的高层政治权力斗争,以及卷入斗争的地方实力派之间的种种利益博弈,金着对于了解国民党高层政治生态颇有助益。聂资鲁的《国民党大陆失败论:对一个执政党迅速衰败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剖析》视角独特,过去对国民党政权垮台原因的研究尽管很多,但从执政党与国家政权和法源的视角,即从法哲学层面研究国民党的失败原因的论着尚不多见,聂着从历史的、观念的与法制的不同角度和层面,以国民党政权为例对执政党与政权合法性问题进行了丌创性的探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谁丢失了中国”一直是关注中国局势的美国朝野和学界热议的问题,50年代在冷战时期的特殊背景下,当时的研究大多将责任归咎于美国国内的左翼势力和苏联的从中作梗,加之麦卡锡主义(McCarthyism)的盛行,冷静地分析国民党政权自身问题的着述不多。直到冷战中后期的70—80年代,政治形势发生了改变,美国学术界也有了很多新的声音。1983尔,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一书问世,在国民政府的部分大量引述了芙方材料,包括美国国务院和外交部的档案文件,对于难以接触到这些资料的中国入门研究者极具参考价值。不足的是,该书极少引用大陆的档案资料和円文史料,由二手文献得来的史实存在不少硬伤?。次年,担任《剑桥中华民国史》“南京十年”一章撰写工作的易劳逸(Lloyd. E Eastman)出版了《流产的革命》和《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它们是探讨国民党政权丧失执政基础原因的重要着作。作者指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芙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虽然这些原因并不是什么新提法,但作者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摘取若千典型事例,对论点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和精辟的阐发。

  从研究的发展趋向看,近些年国内外涌现出来的学术作品对国民党丧失执政基础及其最后失败的研究越来越细致和全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两岸学界的合作和交流F1益频繁,去旧意识形态化的学术着作逐渐成为主流,为本论题的丌展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国内外关于国民党军事法制的演变及其功能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专门研究国民党军事法制的学术作品主要是论文,专着迄今尚未见到,而专门针对国民党军事连坐法的学术研究至今还是空白,已发表的文章中仅有一篇高建中釆访李默庵整理而成的《话说国民党军队的“连坐法”——访黄埔一期生李默庵》。研究国民党军事法制的论文有尚振峰的《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战时军律论述》(西北大学硕士论文),这是唯一一篇针对某一具体军法的研究;许泽丰的《军法审判与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军事派系斗争》(上海大学硕士论文),主要从工具论的视角对国民党的军法审判进行批判。这两篇文章虽然视角较有新意,都只针对抗战时期的军法审判进行探讨,类似的作品还有李重华的《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风纪问题》、张豫豫的《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法纪整饬的措施及评价》。赵晓冬的《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事法制概述》从军事立法、军事行政法、军事刑法、军事审判法等几个角度对整个国民党军事法制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归纳,但军事连坐法仅作为“战时军事刑法”中的一个部分被简要介绍。

  在书籍类文献中,只有从法制史或军事制度史的材料中看到一些国民党军事法制和军事连坐法的片段信息,此类文献大多浅尝辄止。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戚厚杰等主编的《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曹剑浪的《中国国民党军简史》、季德源主编的《中国军事制度史》等。周健是国内研究军事法学的主要专家之一?,其着有《周健军事法文集》四卷,对中国的军事法史、军事法原理、战时军事法等都进行了介绍,遗憾的是,其中涉及国民党军事连坐法的内容仅寥荽数语,缺乏理论探讨且存在些许讹误?。

  台湾地区出版的《何成濬将军战时日记》是与本论题密切相关的一部重要文献,何氏在抗战期间担任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监部部长和执行总监,其円记中有大量涉及军法案件的情况。相似的文献还有台湾“中央研究院”出版的《徐永昌日记》,徐身为军令部部长,并一直任职到国共内战时期,对一些军事案件多有评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刘凤翰的《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一书对国民党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防政策、军事制度、中央与地方部队的组织与演变,都追踪索要,做了详细的考述。与戚厚杰、周健等人的作品存在同样的遗憾是该着作对军事连坐法的涉及也极少。海外专门研究国民党军事问题的成果虽然很多,但细致到国民党军事法制的作品笔者还未见到。故海峡两岸及国内外对国民党的军事连坐法至今还是一个空白。要研究国民党军事连坐法的问题,可能还需要从学术界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时期法制的一般评价以及对戚继光等中国传统连坐法的研究中发掘更多信息,以纳入本研究的动态视野。

  国内外关于国民党高层认识和反思其政权失败原因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对国民党丢失大陆的原因,国民党内军政要员多有评述。这方面的重要文献包括蒋介石日记及其在台湾的一些言论着述,以及海峡两岸的各类回忆录和口述史料,这些材料为本论题之开展提供了历史背景和相关史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方面主要以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为主,出版了大量前国民党军事将领的回忆文章编辑而成的书籍,如《国民党高级将校抗日战争亲历记》、《三大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绝境:国民党将领追忆被俘经过》等,这类书籍都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由于政治因素,这类文献难免对国民党政权有过分的贬抑,但亲历者的回忆仍然是可资参考的重要材料。在两蒋时代的台湾地区,比较重要的回忆史料有沈云龙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传记文学丛书》,还有一些军政要员如何应钦、顾祝同、薛岳等人的回忆录,同样地,这些书籍对大陆方面也多有贬低、诬蔑、曲解之辞。九十年代以后,这种意识形态对立很强的局面才有所改观,相关文献在论述上也相对客观一些。

  除回忆录外,口述历史是该领域的另一种重要史料。口述史作为一种研究方式虽然由来已久,欧美中国史界以及台湾地区也较早引起了重视,但大陆方面对口述史的关注则是新世纪以来的事情了。海外治华语口述史之大家首推唐德刚,其采访和整理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等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台湾方面的口述史工作主要由台湾近代史研究所首任所长、着名历史学家郭廷以组织实施,前后共三十多年,采访整理了几十名国民党要员的记忆资料,是史料丰富、涉及面广、当事人影响大、研究价值极高的鸿篇巨制。目前在大陆公开出版的已经有李宗仁、白崇禧、张学良、陈诚、万耀煌、徐启明等一大批口述史材料。还有台湾学者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民国亲历智口述实录》

  丛书,内容翔实,细节丰富,可信度高,允为珍贵史料。

  蒋介石作为国民党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一直备受关注。早期的作品以传记类为主,两岸因为意识形态对立的缘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对蒋介石的传记都是脸谱化的非黑即白形象。台湾方面董显光的《蒋总统传》、日本古屋奎二的《蒋总统秘录》等书多出自国民党官方授权,刻意塑造伟人形象;大陆出版的《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人民公敌蒋介石》、香港的《金陵春梦》又对蒋刻意贬抑和丑化。海外着作如克罗泽(Brian Crozier)的《蒋介石传》和乔纳森?芬比(的《蒋介石传》等,不乏道听途说之论,常做隔岸观火之评,学术价值亦有限。九十年代在台湾出版的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影响颇大,以其擅长的“大历史”手法,别具一格。可惜当时蒋氏日记尚未开放,作者引用之日记多为二手资料,且作者将蒋之过错和失误归咎于时代,引起学界争议不小。

  随着2006年3月,哈佛大学胡佛档案馆公布了蒋介石日记这一重要史料,引发了海内外研究蒋介石的新一轮高潮。近几年国内研究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学术作品都开始陆续引用蒋介石日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杨天石教授的研究,日记开放前他己经长期研究台湾和海外的蒋介石R记的“类抄本”

  和“仿抄本”,并多次赴台抄读蒋介石的“大溪档案”,2006年、2007年又两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抄读陆续开放中的蒋介石日记的手稿本。杨氏《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一书大量引述和分析蒋介石日记,对不同历史时期蒋氏治军治国各个方面都有深入详尽的探讨,极具参考价值。2009年,以为蒋经国作传而在学术界闻名的前美国外交官陶涵(Jay Taylor)出版了 “一书,大量利用蒋日记等一手资料,是最近几年海外研究蒋氏的最重要作品,目前该书简体中文版正在引入国内。

  国内科研机构对蒋的研究,除中国社科院近史所有关人员之外,以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陈红民为主的研究团队最为突出。海内外尚无专门研究蒋介石的学术机构,研究力量相对分散,而在此领域,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有着无可比拟的地域优势,前辈学者做了大量的开拓工作,其研究成果在海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该中心通过开办网站、出版学术着作、召幵学术会议、培养研究生等工作,使蒋介石研究不断走向深入、该中心以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为基干,采用幵放式交流的渠道,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与相关的社会人士担任中心的客座研究员与名誉职务,其近年来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是从事蒋介石研究和国民党史研究不可忽略的。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是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重要问题,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主脉络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同的视角,入微的史料论证,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问题研究的深入。通过本论题探讨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可以发现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稳固其统治地位、加强军队战斗力颇费工夫,但决定战争的成败、乃至政权更迭的关键是人心向背,军心向背,而不是武器装备,更不是军事连坐法。

  从切入角度来看,国民党的军事连坐法既是一个有特殊性的话题,也是一个新话题。军事连坐法是军事刑法发展进程中历史的、阶段性的存在,与当今的军事刑法相比,相同的是都由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两大部分组成,不同的是前者以连坐惩罚方式,显得更为严酷。说它有特殊性,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近现代各种政治派别和军事力量的军法制度中,由国家机关颁布的军事连坐法是国民党军队所特有的,并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大陆时期的国民党军队各项军事法中,连坐法是唯一直接从封建军法中借用过来,但披上了新外衣,冠以“革命”之名。说它新,并不是指军事连坐法是一个刚刚被发现的问题,而是指军事连坐法是迄今没有人进行专门研究的问题,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只有一些军事制度史、民国法制史、回忆录中有只言片语涉及到军事连坐法,且还有不少讹误。因此,军事连坐法作为研究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一个切入#,有其特殊的意义。

  从以史为鉴的现实意义来看,不同时期国民党军事连坐法的效用变迁启示我们:

  第一,军事连坐法不是军队战斗力的保障,严刑峻法不是军队战斗力起死回生的良方。第二,法律代表国家政权的威严,军事法更是法律威严的叠加,但法律的效用不完全取决于法律本身,有法制也不等于有法治。国民党军事失利及其咦权在大陆的最后失败的根源是丧失人心,这一点值得后来的执政者警惕和深思。

返回本篇硕士论文目录查看全文     上一章:中英文摘要     下一章:国民党军事连坐法的产生与演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