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教学论文

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11 共2537字
摘要

  各个学校中的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是符合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在计算机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善于从学生周围生活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讲解计算机相关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1 精心设疑,激发学生形成旺盛的创造欲

  心理学上认为最重要的创造性的心里品质是旺盛的创造欲,在计算机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神设计和安排每一个概念和每一个问题,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所提出的问题要立足于生活实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入手,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为主,学生就会很认真的学习,因为她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科目能够解决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帮助和鼓励下得到建立,创造性的心里品质也能够形成。 例如在 C 语言中数组概念的引出上,就可以拿全班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数组,而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个体比作是数组中元素,而对应每一位学生的学号就可以被看作是数组元素的下标。 这种存在学生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学生是有较大学习兴趣的。 再比如说,计算机教师在讲到排序算法时, 可以在课前立足与学生本身设计关于排序算法课程的问题,具体的问题有:如果对任课教师的认可程度进行一次排名,作为学生的你用什么方法排呢? 而会有多少种排序方法在学生的思维中? 类似这种问题的设计能够使学生的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也被提升起来, 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被有效的激发出来,教师可以以此来将课堂的课题引出,这极大的增加了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有利于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质量。

  2 引导解疑,授以科学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因素,就是要教会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原有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创造性价值。

  2.1 注意引导与提示

  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都容易将学生学习的过程的重点放在具体的操作行为上, 在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时过于简单,通常都是将答案或者解决的办法直接告知学生,完全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挥学生的自我想像意识和自我发挥的能力,最后导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 也不自己去动脑筋想问题,长时间下来,就会扼杀学生在学习时候的创造性思维发挥。 其实,很多教师都没有完全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的过程。 在教学中,当学生针对一些问题产生疑惑的时候,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点拨和提示,去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路上思考。 同时,还要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搭设一座桥梁, 教师先走过这座桥梁,然后让学生清楚的看见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存在的差异性,并主动去探究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定规律性。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直接示范和讲述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分析问题的角度,这样能给学生带来更加清晰的思路,让学生有信心去进一步探索。 同时,还可以将思考问题期间容易走进的误区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交待,防止学生离正确的解决思路越来越远。 此外,还可以让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同学起到带头作用,让他们先讲述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这样也能为其他同学带来启发,更能起到引导性的作用。

  2.2 注重发散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会说发散思维,在计算机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目的性的训练学生的发展思维,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寻求变异性是发散思维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思维方向也是多向性的,同时也是逆向性的,具有变通性质的思维内容,对开拓新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的创造潜力被很好的开发。 灵活多变的程序设计就是计算机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其进行思考,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3 打实基础,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就是广泛而扎实的知识基础。学生只有掌握牢固而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拜托低级的感性思维的束缚,使自己的思维层次上升高级的理性思维。 在计算机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是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和理论也要较好的掌握,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呈现合理性的状态。 例如,学习编程就必须先学好有关的语法、数据类型、各种语句的功能和使用。 初学程序时先要读懂他人的程序,然后是模仿他人程序的编写,最后才自己动手编写程序。 计算机学科是建立在其他学科基础之上的,在程序设计问题中,学生遇到最多的、最困难的往往是数学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程序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对相关的、横向知识的掌握,注重各学科之问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4 加强实验,培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能力

  实验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有时就来自具体的实践活动,加强实验,训练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可以采取这样几种做法:a.

  让学生在解读他人的程序基础上,修改和增加程序的功能。 b.让学生调试自己编写的程序,排除错误,检查正确性、完整性,比较不同编程方法的优劣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高级思维过程。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认识,转变思路,积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材料,指导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努力去发现矛盾、揭露矛盾、挖掘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和形成正确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用创造性的思维武装学生的头脑,并把这种思维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付伟。对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9(6)。

  [2]陈友富。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J].职业,2009(21)。

  [3]易帆。浅谈计算机课程与素质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

  [4]刘国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