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普通高校军事教育改革内容与效果预期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4 共2849字
摘要

  一、前言

  在世界各国不断提高军事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同时,我国普通高校的军事教育仍停留在20世纪的作操层面,不能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不能满足当前国防建设的需要,普通高校军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名称偏差

  到目前为止,全部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对其实施军训,而内容就是队列练习、歌咏比赛、内务评比、投弹、打靶、阅兵等初中、高中已经完成的项目。高校学生应该掌握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国防意1训过程中并没有占据突出的位置。

  (二)标准过低

  各校一律参照士兵标准实施军训,而不是以大学生素质水平和专业特长的特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教育。一旦战争爆发,没有任何一个接受过军训的学生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兵种、应以哪个层面为作战基点,岗位是什么,从何入手。

  (三)内容陈旧

  大多数普通高校仍未能及时把当代国际形势和现代军事融入教学当中,学生们不能清楚地意识到、体会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无法了解到现代国防的实际需要。另外,军事理论课教材内容笼统、粗泛,缺乏系统性、适用性、科学性,内容更新严重滞后。

  (四)方法简单

  各普通高校在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时照本宣科,多以非教师专业的武装部人员讲、学生听为主,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军事技能也只是重复一些简单的操练。由于缺乏现代技术的应用,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资源匮乏

  首先表现在合格的军事理论师资严重缺乏,相当一部分普通高校没有配备专职、专业的军事理论教师。除少数学校聘请少量军事教官外,多数仍以非教师编制的武装部人员来承担相关任务。其次是军事理论课教学条件投入不足,相应的教具、资料非常有限,课程模式无法结合普通高校已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

  (六)效果低下

  军训后,学生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个人作风上确实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没有相应措施保障其溶入思想,落实行动,致使学生在军训过程中得到的一切,大多随着军训的结束而逐渐消失,未能贯穿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人生全过程,大大降低了军训的效率。

  三、改革的指导思想

  为切实贯彻、真正落实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的有关要求,以“着眼国防,结合战位,注重实效,寓军于民”为思路,明确军事教育的性质、目标、层次和地位,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充分利用军事教育课程,开阔大学生立足国家,放眼世界的全球战略眼光,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水平,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军事人才。寓军官于学生,寓军队于百姓,平时为民,战时为军。配合部队缩小规模、提高质量的要求,源源不断为国家培养、储备现代化高素质军事人才,为保卫祖国,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打赢未来现代化战争做好充分的军事人才储备。

  四、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明确性质,强化内涵

  将普通高校的军训明确定义为国防教育,建立相应的军事教育教研室,聘用相应的军事教师;将军事教育列为公共必修课,实施完整的全过程教学管理。

  (二)对应军队,分级教学

  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应战位的要求,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内容。中等专科院校以列兵为具体标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以上等兵为具体标准,本科院校学生以少尉军官为具体标准,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对应兵种,分类教学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应战位的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实行学校对应集团军、学生对应兵种,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主修专业,有针对性地把大学生培养成相应军种、且具有一定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和技战能力的标准的预备役士兵或预备役军官,强化军事教育的针对性。

  (四)结合日常,强化效果

  把军事教育中的爱国意识教育与学校的思政课相结合,把军事技能与部分体育教育相结合,以有限的教学时数,充分满足军事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依托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制作网络课程,实行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果。

  (五)启发意识,强化能力

  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以数字化教材、计算机和网络为教学环境的军事理论和相应的军事技能教学,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军事理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六)调整政策、积极鼓励

  军事教育采用学分制,应以灵活多样的通过性考核为检验形式。学习结束后,凡通过相应考核的,除记入学习成绩外,还应给予相应的免费学分,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向优秀学生颁发高等学校预备役士兵资格证或预备役军官资格证,除记载必要的个人信息外,还应注明持证人的预备役军阶和专业背景,以便在战时发挥作用。

  五、教学内容要求

  具体的军事教育内容须对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低层战位要求,以列兵至少尉为范围,要求教学以达到相应标准为限,不求过高,不可过低。其中军事理论学习要加入相应的组织管理理论、战术意识和适当的军事医学知识。军事技能训练要加入战训组织、战术实施和相关的战地救伤技能。

  六、改革效果预期

  (一)明确角色

  经过军事教育的学生将十分明确他们在未来战争中的角色,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将马上找到适当的战位,在极短的时间内投入战斗,学有所用。

  (二)提高效率

  军事教育将整合初中、高中(中专)和大学的军事教育课程,形成一整套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避免重复,节约投入,提高效率。

  (三)保证效果

  将相关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教育与现有思政课和体育课相结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保证军事教育的教学时数和教学效果。

  (四)促进其他

  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其他课程,以及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效果

  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改变,激励机制和学分制的引入将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强化军事教育的效果。

  (六)与时俱进

  新的课程制作模式、新的教学环境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方便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有利于学生及时得到最新的资讯。

  相信一旦军事教育改革完成,就可以形成一整套成熟的高校军事教育教学模式,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军事教学时数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具有战略眼光、战术技能、知识全面,能带兵、能打仗、符合现代形势需要、有发展潜力的预备役军人,完成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葛泉。对高等学校学生军训的几点看法[J].教育发展研究,1987,(4)。

  [2]吕宏凌,谭书臻。试论普通高等学校军训中的和谐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3]高斌。论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的育人功能[J].太原市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4]蓝伟华,谭永丰。实现军训的“三个转变”[N].中国国防报,2005-10-24.

  [5]孙彦新。大学生入伍难过体检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3.

  [6]郭新元,秦同喜。大学生军训:补齐短板再上层楼[N].中国国防报,2004.

  [7]李国强。结合大学生军训搞好国防生军政培训[N].中国国防报,2004.

相关标签:教育改革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