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29 共586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十八大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深化与创新探究
  【第一章】新一届党中央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与发扬引言
  【第二章】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立过程及其基本内涵
  【第三章】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章】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深化改革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3 章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1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首先,在国际层面上,从刺激经济增长和拉动出口贸易的国际投资模式格局的形成,涵概宏大的变化形成并发生在政治格局上,这都需要进行改革来进行解决。其次,在国内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改革和发展上寻找到了突破点,在深圳等地设立了五个经济特区并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措施,我国经济自此一路走高。经过 30 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步入了深水区,正如***总书记所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安全问题;官僚主义和腐败,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深化改革。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要素市场改革滞后、行政权力干预因素多,导致权力精英和财富精英分享大部分的改革成果。资源被精英阶层过度占有,加之又有大规模的社会底层,这使得中产阶层不发达,造成社会结构的撕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李克强总理表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我国的发展渴望拥有的是一个能够顾及全局的有体系的改革方案,对待固化的利益和阶层问题能够有所突破,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应对国内、国外的复杂局面,让不该存在的社会矛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使各阶层人民都能够安居乐业。面对社会经济的许多障碍,特别是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可以支持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通过改革获得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值得探索。此外,在"发展方面,邓小平同志上世纪 90 年代讲,我们再过 30 年可能制度上就要定型了".也就是说,到 2020 年,我国应该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其拥有一个现代化的体系,而当下只能通过系统的全面改革,一个定型的制度才能孕育而生。由此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一次纠正路线的大会,从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十八届三中全会与此不同,这是一次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全面推进我国深化改革的大会。

  3.2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贡献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集中在对制度创新和体制的变革,以适应发展的新要求,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全体会议上的一些基本制度,得到了新的突破,抓住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性,解读了更深的社会内涵,思想更加解放,如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首次被定义为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清晰地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并重,即"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是指出了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等。这些新的突破,极大程度上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充实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助于遏制腐败,对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2.1 激发了个人创富热情

  全会推动了各项基本制度的完备和定型,在制度运作的有效性、规范性和程序性方面推动力增大,此举有利于社会成员和各个市场主体对未来形成稳定的预期,有效的减少利益间的重叠和交叉现象,为百姓参与市场竞争可能会使用的方法和手段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约束。这将大大激发百姓参与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使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的由内而外地释放出来,使社会财富完全涌出。

  3.2.2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会强调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制度的建立是最根本的保障,全会对市场和产权等多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改革,为的就是能够有效降低基尼系数,不断推动和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3.2.3 推动国家发展转型

  全会部署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对全国进行重大改革,统筹推进改革的各个领域,消除了各种发展模式的消极转变和体制性的障碍,转变发展模式为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改革在不断向前,政府的过度干预、不完全竞争、价格扭曲等在这一过程中肯定会逐步摆脱障碍,从而促进全面实施的改革目标的完成。在同一阶段,由于对外开放的进程仍然不能放松,开放的商品种类和商品的加工程度也仍需加大加深,这对发展方式的转变无形中增添了许多外部压力。

  3.2.4 有利于世界和平繁荣

  在深化改革部署的全体会议上,深化改革的思想及措施,不仅是让中国得到改革的红利,这一红利也能够普及全球,如全会强调"推动对内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是许多国家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此外,全会还强调"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这不仅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一个庄严的承诺,是中国身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为世界发展所做的显着贡献。

  3.3 重新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

  全会通过了《决定》,为新一轮的改革揭开了新篇章,全会指出,"到 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对于"攻坚区"和"深水区"的中国改革而言,为其绘制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全体会议通过了一连串新的思路,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面,理论得到了创新。

  3.3.1 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全会强调,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清楚认识,构建现代经济体制离不开科学地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合理地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认识问题的过程是曲折迂回的,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我们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亦是如此,不断冲破思想的约束,不断将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二届三中全会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对市场和市场所存在的价值规律等市场经济的理论有了新的理解,十四大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创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了新的进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角色功能发生了转变,由"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这是对超过三十年来改革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体制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世界各国探索经济现代化过程提高了宝贵的经验。

  从理论方面来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市场可以借助价格的信号来反映繁杂的经济信息,引导不同的市场主体做出适合自身的选择,推动生产要素不断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巨大的激励功能,激发民间活力,创造民间财富。同时通过各类要素的良性运动,创造就业岗位,劳动者收入得到增加,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民。此外,市场凭借竞争机制,使适应市场发展的生产要素得到发展,使抵触市场发展的生产要素不能生存,从而促使创新,诱导结构发生变迁,推动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的提高。

  3.3.2 把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提升到理论与实践的新高度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为核心的当代市场体系,因为市场起关键性的作用,那么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市场体制就必须存在,这决定了市场能否良性运转。

  三中全会的召开,将"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的关键性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强调了"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就市场体制的完善与深化改革的进程来讲,深化改革的工作任务还很多、担子还很重。现在,我们的各个市场还没有形成完全的统一,市场的分割十分严重,由于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土地资源配置的错误和低效使用的现象频繁发生,以至于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同时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价格还存在不完整之处,行政干预价格形成的现象经常发生,消费品和其他一般商品现在基本上是由市场机制来控制价格,但生产要素的价格与自然资源仍然没有做到完全由市场决定,难以完全反应其真实价值和稀缺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使用上的挥霍,阻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而需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此外,还有大量的市场壁垒,尤其是生产因素,未能达到完全自由的流动,投资和消费自由受到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依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思想,需要提升当代市场的体系建设速度,让商品以及生产要素充分的循环起来,使各类市场的主体得到权力进行自由选择,使市场拥有充足的弹性和灵活性,使人民得到充足的经济自由和不错的物质福利。

  3.3.3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增添新的科学成分

  党十五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方针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十六大深入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表达更为科学,更为完善,其内涵也愈加丰富,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体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清晰地道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体制的关键地位,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体制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和不断完善的;其二,更清晰地指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一样的关键性,讲到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再次学习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总结的经验;其三,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尤其强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不同类型财产受到有效的平等的法律保护是市场经济体制畅通运行的体制基础,也是所有主体平等竞争的前提,只有产权得到有效的保护,各种资源才能充分调动,激励人们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和有效的利用财富,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得到不竭动力;其四,指出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积极发展,现代市场产权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效组织形式就是混合经济,也是公有制经济的有效表现方式,其可以极大程度借助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优点,只有这两种产权方式在经济活动中各自调节自身的优势,在新一轮的改革中以多种形式积极协同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够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会改变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机制和企业的良性管理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3.4 注重简政放权、激发民间活力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的思想

  民营经济的问题,是我国的一个特殊而复杂的问题。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邓小平在民营经济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实际的贡献,促使了独特的邓小平民营经济理论的形成。作为历史经验,探索市场发展的规律为深化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参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现在,深化改革是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为有力地推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革做贡献,推动各项事业的蓬勃向上,然而问题的存在是需要解决的,往往留到最后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倒逼了必须是一轮范围广、力度大的改革。权力下放,政府职能进行转变,促使民间活力由内而外迸发,这些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淘宝网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其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提升的重要平台。李克强曾明确指出,"我们对新经济要重新认识、高度重视。新经济不仅仅解放了老的生产力,更主要是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中国经济要'爬坡过坎',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兴增长点,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3.5 更加注重改革统揽全局的作用,为整体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自改革开放来,已有三十多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不能只依赖于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因素也愈趋复杂化,还有许多矛盾也更深层次化,处理问题要从全局考虑,究其根本,从源头上化解余留下的弊端,在重点领域获得突破,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为此,全会强调,"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其完全可以使党发挥主导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社会建设不仅涵盖了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还包括管理系统等的建设。"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优于社会建设,同时文化体制改革与民主体制改革也相对滞后,然而实践告诉我们劣势决定优势,这促使中国更加关注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在改革的许多领域中必须是通过"顶层设计"来一同实现,从而有利于促进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更加深入。

  此外,"顶层设计"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政府要作为一个好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描绘一个很好的蓝图。政府和市场双方的精准的市场定位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以避免发生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这就有必要打破资源的垄断,减少市场价格扭曲局面的形成概率,缩小盲目性政府行为的发生范围,从而削减改革的风险和成本。

  3.6 突出制度建设,丰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意义

  历史充分证明,我国的发展关键在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程度,积极推动国家制度的建设,是衡量管理和制定现代化决策质量的最好方法,有序建设现代化国家制度是现代治理的基本方式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适应社会与市场进一步发展,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经济的增长对社会结构形成了冲击,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党和政府将加强现代国家制度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建设,有效满足社会和大众的治理诉求。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决定的亮点和贡献有很多,主要是制度层面和国家治理体系方面,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全会提出了具体的制度建设任务,表明我们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内在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这是全党全社会智慧的结晶,同时在突破观念、打破利益束缚方面,我党也有很大的决心,在不断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早日完成中国的伟大复兴,这不仅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制度发展,而且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推动意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