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新一届党中央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与发扬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29 共489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十八大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深化与创新探究
  【第一章】新一届党中央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与发扬引言
  【第二章】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立过程及其基本内涵
  【第三章】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章】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深化改革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学术价值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人们在讨论关于"发展"这个话题时,总有千言万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亦是如此,发展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发展的道路却不总会是风平浪静的,多多少少都要遇到一些挫折。在如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各个国家与不同社会制度间存在激烈竞争,这主要是由于各个国家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此时,人们就会去思考关于发展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发展、需要怎样去发展、要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合理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解决的过程,通常伴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矛盾的产生与缓和。世界形势在二十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产生过巨大的变化,世界人民极其渴望和平,并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最大程度上去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正是因为世界人民有这一颗共同爱好和平的心,使得成功避免了再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可能,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与此同时,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号角已经在全世界吹响,各国正准备整装待发。而在我国,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成功把重心放到了经济建设工作方面上,并且有条不紊地在国内进行着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众多新观念新思想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些观念、思想的产生,在让人感到应接不暇的同时,也产生过许多争议。尔后,邓小平强调,"不争论,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接下来的 30 多年里,国家、党和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家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升,依靠的就是坚持不懈地改革发展。

  30 多年后的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来说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并做出总体部署,举世瞩目。这是使中国面貌发生转变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

  诠释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视野和路径,也承载着中国的未来。显示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中央集体进一步推动改革的决心、勇气和智慧。回应了广大人民的期待,点燃了人们的热情和梦想。使新起点上改革再出发的中国,方向更加坚定,步伐更加有力。改革的部署在十八届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后表现的更为全面,其系统性、深刻性、广泛性是史无前例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全面改革,需要把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实际问题作为重点,深入了解需要改革体制制度的问题缘由,敢涉深水区,敢啃硬骨头,打好攻坚战。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不断证明,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富强之道,更是一个民族的复兴之道,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超越从前,适应未来的发展,对未来的发展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拥有乘风破浪的勇气,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体制的保障。同时,找准突破口很是至关重要,经济发展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关键,坚决要把经济体制改革放在经济发展的主要位置,施展其牵引的作用。想要使市场更加繁荣,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方面进行体制改革,让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到最优水平,扩大市场开放开放程度从而建立和完善统一市场。在任何情况下,"发展才是硬道理"需要"软道理"服从"硬道理",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将经济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并努力做到在发展经济中促进其他方方面面的发展。在此番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改革的中后期,许多长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将会更难解决,因为这些问题背后涉及的是一些利益集团,而这些利益集团又存在着深厚的社会关系,此举必然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也必然会遭到一些人的反抗,甚至会动用特权的想法来抵触改革,对改革的进程产生不小的影响。在改革的路上,要敢于向既得利益进行挑战,要敢于冲破体制的弊端,要感敢于解决前进路上的难题,不断向深化改革的目标迈进。

  因此,笔者旨在通过这一课题研究,结合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举措,试图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经济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建设及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1.2 学术价值及意义

  本课题研究具备深厚的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学术价值上来讲,首先,本课题将有助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当代社会发展规律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进一步扩展研究社会构想视角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决定》提出的一些新论断、新举措,开展本课题能够对积极探讨中国应该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对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途径进行深刻的再认识,对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的再认识。最后,联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内的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践,对出现的各个方面问题和经验做出再次总结,使其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发展,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只有发展,才能让我国在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永葆朝气与活力。

  从现实意义上来讲,一方面发展是现代世界的主旋律,同样也是现代中国的主旋律,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显着加快,世界新兴科技技术的推陈出新,各个国家之间的发展都在综合国力上集中反映出来,竞争程度不言而喻,本课题以当今世界大环境发展变化为基础,立足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分清发展的形势,抓住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加速发展的态势愈加明显,我国国内的现实状况以及我国经过改革近 30 年的发展,一些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新矛盾、新问题的出现,本课题在这方面也有所涉及。在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之时,依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发展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努力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不懈的奋斗目标,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1.2 文献综述与国内外研究状况
  
  学术界对邓小平发展观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这一理论,以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为基础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力求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这也促使了这一理论的不断完善与丰富,使之越来越系统、越来越完善,这也逐步促成了一个学术研究热潮的形成。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在我国学术界有很多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学术论文和着作研究,主要以以下两大类为代表:

  (1)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分析,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叙述

  从邓小平发展观入手,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叙述,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和他们的着作: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程显煜在《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中的中心思想,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探索发展之路,在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设计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发展道路,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在与之有关发展的各方面内容上、关系上以及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应当如何实践上,都有独具一格的想法。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一切围绕经济建设发展,同时鼓励社会全方面发展。在魏胜文、刘敏的《论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中,是关于对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的讲述,这种思想从实质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的理念,但同时也是对传统发展理论中的某些不具备实践意义成分的摒弃,更是对涉及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经验教训的反思。由此延伸出,需要着重提高生产力的基础作用,强调以发展来促协调;需要着重加强改革的动力,强调以创新来促协调;需要着重突出民主与法的调配作用,强调用机制来推动社会和谐;重中之重是使用好共同富裕目标的集结作用所创造的价值来促进协调发展。

  (2)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的研究

  王鑫《邓小平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实践》一文讲到,发展观在邓小平思想的产生是以中国改革和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为基础的,涉及到邓小平的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建设当代中国民主以及建设当代中国精神文明等,对我国更深层次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了深刻的阐述,指出"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本人及全民族在新时期、新阶段谋求发展的实践和创新的经验总结,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范燕宁、邱耕田《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一文,笔者对邓小平所提出的发展理论就思想体系、基本内涵、特征意义作了系统的阐述,并且就其深远影响进行了说明。在青连斌、张英杰《邓小平发展理论》一书中,对邓小平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刻系统阐述,且富有深刻见解。

  这些研究的结果是系统的,勾画出了邓小平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发展思想的纲要,不仅为其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理论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为本研究还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学术资料。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有很多研究邓小平思想的科研人员,依据国外的研究现状,海外学者也很多。《北京共识》是由高盛公司的高级顾问雷默所发表,细致深刻地思考并分析了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其经济的腾飞及发展的理念,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来解析邓小平发展理论。同时,在文章中,邓小平的其他理论也频频出现。

  由此可以看出,海外研究者和国内研究者的观点在这方面是相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对邓小平发展观的深层认识是有极大帮助支持作用的。

  邓小平发展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发展观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国内外的学术界是清晰可见的,这也有利于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作出引导。发展问题,是全世界瞩目的问题,世界各国在铆足劲头奋力加速发展的时刻,包涵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思想的邓小平发展观,对深入研究并应用于中国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古籍记载到当代生活,从书上得来终觉浅到绝知此事要躬行,力求全方位、多层次、宽角度地展开研究。认真研读多位伟大领导人的思想着作,学习党的重要文献,特别是党的十二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全文、十八大四中全会全文,深刻领会在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重大意义。

  (2)跨学科研究法

  发展问题,是涉及到社会相关方面的问题;发展研究,是需要跨学科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多集中于分析与解决发展问题。跨学科研究的学科一般以经济学、地理学、政治科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和人文学等文科类科学居多,但是,现如今随着学科研究的需要,自然科学也逐步加入到此行列中。本课题从理论上讲,覆盖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从实践上讲,覆盖了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科学文化进步等多个领域,实质上是一个系统庞大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在本文中运用跨学科研究法,是研究本课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3)比较分析法

  经过对不同文献资料的比较分析与学科整合,从研究的视角方面和体系的创新方面形成其独特的特点。加之对各届领导人的思想观点进行学习,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索其中思想观点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深层次解读本文研究的重点。

  (4)综合分析法

  关于发展的问题,各届领导人都有不同的解读,应当使用系统的方法,从全局的视野出发,分析、判断各届领导人的发展思想,从而对发展问题有全面的解读,提出完善和发展的新思路、新想法。

  1.3.2 创新之处

  其一,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理论进行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学者是结合当时国家发展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对现在而言时效性变小。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十八大三中全会全文及其他经济会议文件,对当今发展地位、阶段、动力、道路等进行再认识,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其二,从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出发,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趋势,阐明发展的内在逻辑,明晰民富才能国强的道理,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就是对民间活力和创造力的尊重与不断激发的过程,也是诱致型的制度变迁过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